分卷閱讀162
,兒子死了,女兒也沒什么好歸宿,皇太極還葷素不忌,孝莊太后和那位被封為宸妃的海蘭珠都是皇后的侄女!順治兩個皇后,一個被廢的理由居然是奢侈,吃飯要用金器,問題是,這是規矩好吧!第二個皇后,也就是現在這位皇太后了,裝聾作啞已經變成習慣了,要不然,她也未必有什么好結果。
至于康熙皇帝,三個皇后,兩個是安慰性質的,都快要死了,給人家一個安慰獎!頭一個孝誠皇后赫舍里氏,是康熙為了親政娶的輔政大臣索尼的孫女,你看康熙整天懷念赫舍里氏,但是赫舍里氏在的時候,后宮里頭一個個都在忙著生孩子,就知道赫舍里氏這個皇后到底分量怎么樣了!
雍正皇帝嘛,如果不是舒云轉世成為了這個世界的烏拉那拉氏,也沒什么好說的,好不容易生了個兒子,七八歲就沒了,之后雖說是當了皇后,去也沒什么存在感,連死后都得被憋屈一回,她死后謚號是孝敬憲皇后,結果呢,鈕鈷祿氏因為生了個好兒子,不光活得長,謚號居然是孝圣憲皇后,她要是還活著,準保能再氣死一回。
至于乾隆這個渣,就更別提了,他老爹起碼在嫡妻還活著的時候還給了相應的身份和尊重呢,輪到他,兩任皇后其實都沒落到什么好結果。富察皇后也就是得了一個賢惠的名頭,卻沒撈到什么實惠,兩個兒子都死了,女兒也撫蒙了,她謚號孝賢皇后,就有個慧賢皇貴妃,活著的時候被這位皇貴妃惡心了那么多年,死了還要被乾隆這個不要臉的湊在一起。第二任更是個大寫的悲劇,一輩子大概沒怎么得寵過,不管是在正史還是野史上,她被廢的原因都不算很光彩。
再往后就更別提了,輪到慈禧的時候,皇帝號稱是同治,但是,慈安太后呢?晉封的速度倒是挺快的,但是咸豐活著的時候沒兒子,要讓著當時還是懿貴妃的慈禧,咸豐死了,兒子不是自己的,還是得讓著,據說死因也存疑。至于光緒的皇后,和宣統的皇后,那就更是呵呵了!
某種意義上來說,愛新覺羅家的這些男人根本都是渣!
所以,在清朝當皇后,是個風險比較大的行當。當然,這話舒云是不能這么跟胤禛說的,她只是說道:“這些勾心斗角的事情實在是心煩,有這個時間,我能做多少別的事情??!”
胤禛對此也是沒辦法,其實他也覺得康熙在處理朝堂上的事情的時候,效率其實很低,不過,這都是沒辦法的事情,因此,他只好說道:“你若是覺得麻煩,回頭我去跟額娘說,請額娘幫你擋一擋!其實額娘也懶得應付這些人,只是這也是無可奈何的事情!”
舒云搖了搖頭,其實也是深宮里頭實在是太無聊了,就算是一宮主位,也沒多少能打發時間的事情,既然沒事可做,跟與自己地位不對等的人在一塊,更是沒什么共同語言,那么,幾個身份地位相當的人湊在一起,哪怕是互相斗嘴也是好的。
至于說什么讓德妃應付的話,也還是算了,德妃如今其實心情并不是很好,自個兒子都立了太子了,康熙對她卻是沒個說法,就算是不離她做皇后,做個皇貴妃也成啊,雖說其他妃嬪沒有跟她嚼舌,但是德妃總覺得,其他人暗中在看她的笑話,宮里頭還有人偷偷摸摸說什么,康熙可能放心不下自己的舅家,回頭只怕還要找個機會,將胤禛的玉牒改到孝懿皇后名下云云。
雖說這個可能性其實很小,真要是這般,之前冊立太子的時候,康熙就該做了,但是,很多時候,不怕一萬,就怕萬一!佟國綱那一脈,鄂倫岱一向是個天老大,他老二的性子,性子上來了,康熙的話也是不聽的,為此,幾度被削職貶官,又幾次起復,如今破罐子破摔,跟老八一門心思混到底了!倒是差點被鄂倫岱趕出家門的法海是個乖覺的,借著曾經給十三、十四做過老師的由頭,跟胤禛搭上了關系。法海在儒學上頭還是比較精通的,人也比較圓滑,胤禛雖說對佟家不滿,卻不能在康熙那里表現出來,因此,對法海還算是比較重用。
比起法海來說,佟國維這一脈就讓人心煩了。舜安顏之前因為胤褆的事情被康熙訓斥了一番,雖說沒有奪了額附的名頭,卻也將他身上其他的官職爵位都得削掉了!舜安顏倒是想要轉頭去討好溫憲,溫憲卻懶得理會這個額附,她如今很能夠自得其樂,干什么要將自己的喜怒寄托在一個不靠譜的額附身上呢!尤其,舜安顏要是真的低頭也就算了,但是看他那個樣子,搞得像是給溫憲低頭是自己的恥辱一般,這就讓溫憲很是厭煩了!
舜安顏在溫憲這邊吃了癟,回去之后還要被佟國維夫婦抱怨教訓,難免心中更是怨憤,如今聽說經常在外頭借酒澆愁,頗為頹喪。倒是隆科多,如今卻是春風得意,他一直做著九門提督,康熙對他很信任,當然也是如今佟家沒什么得力的后輩,康熙也希望自己去后,胤禛能夠照拂佟家,因此,不免要讓胤禛跟隆科多這個便宜舅舅打好關系。
結果隆科多是個蹬鼻子上臉的,胤禛叫他舅舅,他就真的拿自個不當外人,在胤禛那里充長輩,在外頭炫耀,借著這個名頭,賣官鬻爵,大肆斂財。他那個小妾李四兒如今愈發風光起來,可惜隆科多聲勢正盛,其他人就算是有什么想法,也只能是忍氣吞聲。
隆科多這般囂張跋扈,也就是康熙不知道,其他人也不敢跟康熙說,要不然,真要是又引得康熙中了風,回頭算誰的!
隆多科那里得罪了胤禛還不自知,或者是他知道,卻是不在意,這愈發讓胤禛惱火,只是暫不發作罷了!
康熙是真沒有給胤禛改玉牒的想法,感情這種東西,本來也不是一個玉牒上頭的名分能決定的。嘉靖皇帝說是過繼給了弘治皇帝,但是到頭來,不照樣是追封自個親爹做太上皇帝!而且,別說是過繼的兒子了,就算是親的,許多皇帝在對付自個的舅家外家的時候,也是從來都不會手軟的。像是漢文帝,漢武帝都是其中的翹楚,用的到你的時候,高官顯爵都沒問題,回頭你觸犯了底線,那么對不起,王子犯法與庶民同罪,何況你不過就是國舅呢!
再有就是,德妃這么多年來一直本分順從,康熙對她也不是沒感情的,而且這么多年來,胤禛夫妻兩個對德妃也頗為孝順,所以,就算是真把胤禛過繼了,回頭說不定反而適得其反。
至于不晉封德妃的事情,一方面是康熙早就說過,不會再立皇后了,另一方面呢,德妃宮女子出身,康熙還是覺得她身份上頭低了點。所以,反正兒子上位之后,德妃就是太后了,也不差這么一點。
康熙覺得不差這么一點,卻是讓德妃為此耿耿于懷,恨不得揪著康熙的領子問你什么意思,覺得我不配晉位不成?胤禛呢,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