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161
如今胤禩正好被抓住了把柄,就是他的家務事??滴鯇⑷私辛诉^來,說了一下家和萬事興的道理,又表示,男人嘛,家里的家務事都處理不好,還能指望你什么呢?
胤禩會錯了意,以為康熙如今身體好起來了,又開始后悔立太子的事情,想要故態復萌,再弄個人出來跟太子打擂臺了!雖說這是一件風險比較大的事情,但是呢,對于胤禩來說,他不怕冒險,他就是怕沒機會。某種意義上來說,這位是個唯恐天下不亂的性子,不亂起來,他壓根沒機會??!
胤禩心思一下子活泛起來了,回去就開始琢磨開來,康熙到底想要讓他做什么,當然,前提是,得讓他先將后院的火給撲滅了。
胤禩呢,還是比較果決的,雖說鈕鈷祿氏懷孕了,按照太醫的說法,這一胎八成是個兒子,但是呢,鈕鈷祿氏除了有個好姓氏之外,其他也多有不足。她阿瑪凌柱原本就是個候補官員,沒錢沒勢,原本就是候補到天荒地老的架勢,即便是胤禩后來暗中拉了他一把,鈕鈷祿氏那邊也想要提拔一下這個旁支族人,結果凌柱的仕途依舊非常不順,最后胤禩無奈之下,將他塞進了內務府擔任了一個閑職,不用擔什么責任,還有內務府的福利。
鈕鈷祿氏自身的價值在這里,鈕鈷祿本家也不可能在她身上搭上太多的資源,要是這位有什么意外,阿靈阿能立刻選一個本家偏房的女兒進來,可比凌柱的女兒靠譜多了。
而比起鈕鈷祿氏來說,郭絡羅氏雖說脾氣不怎么樣,但是,她在其他方面的素質可要強多了!所以,本心里頭,胤禩其實是不介意去母留子的。
至于良妃的死,胤禩也不得不承認,更多的其實是自己的緣故,他之前對郭絡羅氏的冷落無視,無非就是遷怒而已。
總之,胤禩很快又變成了各種意義上的好男人,他依舊是將鈕鈷祿氏安置在了別院,自個還是回了自個的府里,嗯,康熙冊封了胤禛做太子之后沒多久,又下旨恢復了胤禩貝勒的爵位,現在,他府里也能稱得上是貝勒府了。
胤禩若是愿意討好一個人,那么,能夠拒絕他的人真的很少,很快,八貝勒夫婦又開始伉儷情深,出雙入對了。
胤禛對于康熙的這些cao作看在眼里,心里頭卻是感嘆,康熙畢竟是年紀大了,很多時候,一味求穩,和光同塵,對于下面的官員并不想深究,所以,他只是想要暫時壓著胤禩,然后對胤禩的黨羽進行分化,讓他們拋去顧慮,回頭是岸。當然,這對如安郡王府這般已經跟胤禩沒法拋開關系的人是沒用的。
問題是,對于胤禛來說,這些人就算是旗人,也都是不可用的,這天下就是這幫人禍害成這個樣子的,就算是不殺了,也該讓他們回去吃自己,哪能讓他們繼續留在位置上繼續做禍害呢!
雖說心中不贊同,但是胤禛也從康熙那里學了不少帝王心術,胤禛不缺做事的本事,他缺的就是身為帝王的手腕心機。
胤禛與康熙父子兩個勉強算是相得,而舒云如今卻是不像從前單純是四福晉的時候一樣清閑了,后宮里頭沒有皇后,皇太后一貫是個不管事的,以前的時候,瓜爾佳氏作為太子妃,就接手了一部分宮務,如今輪到舒云,這些事情自然也落到了她頭上。
要是舒云現在已經是皇后,那么自然是按照上輩子管理皇宮的規章制度,稍微修改一下就可以了,問題是作為太子妃,她還沒這個資格!開國近百年,內務府早就是盤根錯節了,某種意義上來說,整頓八旗都比整頓內務府容易,沒辦法,內務府牽扯到的利益太大了。如今還好,皇帝總算還知道一些民間疾苦,后面什么二兩銀子一個雞蛋,補個褲子幾千兩什么的,那已經是明目張膽地敲詐了,偏偏皇帝還沒辦法。
舒云就算是接管了宮務,那也是蕭規曹隨,真要是想要大刀闊斧的改革,那么,肯定要引起軒然大波,所以,也只能稍微等一等了。
好在胤禛當年管過內務府,而且德妃出身內務府世家中的烏雅家,所以,舒云接管那一部分宮務的時候,并沒有遇到什么刁難。而一些擔心舒云這個新晉太子妃上任,要來一次新官上任三把火的,也算是放下心來。他們卻不知道,舒云已經開始琢磨著,以后如何整改內務府了!
讓舒云比較心煩的其實不是宮務,而是宮里頭的人際關系?;侍笠恢本褪莻€什么事都不管的老太太,平常還比較樂觀。蒙古那邊如今威脅越來越小,皇太后的日子也是越來越好過,康熙還叫人用蒙語排了戲,給皇太后看,之前康熙中了風,可是把皇太后嚇了一大跳,康熙對她這個老太太孝順,換個孫子當皇帝,可未必有這樣的好處了,所以,對皇太后來說,她情愿康熙長命百歲,可別走在她前頭。
等到康熙好起來了,皇太后總算是放下心來,也有心思聽人說笑,閑著沒事聽聽戲,還叫人在宮里頭唱一些蒙古的歌曲。
皇太后很好伺候,但是,其他那些嬪妃,都不是什么省油的燈,德妃向著兒媳婦遲早要單獨面對這些事情的,因此除了一開始提點了一番之后,就看舒云自個發揮了。
舒云雖說厭煩這些事情,但是也不是真的什么都不懂,她輕描淡寫地將那些暗含深意的試探推回去之后,大家也就明白,這位看著是個不喜歡生事的,實際上卻也不是什么可欺的人,何況,康熙現在這個樣子,她們這些人日后還得在舒云的手底下混日子,自然也不好太過分,但是,時不時地就要跟這些妃嬪在一塊消磨時間,對于舒云來說,也是一件比較痛苦的事情。
聽了舒云的抱怨,胤禛不由噗嗤一笑,他伸手將舒云的頭發理了理,笑道:“不知道多少人想要這樣還不成呢,也就是靜怡你,覺得這些瑣事心煩!”胤禛隱約記得當年孝懿皇后還是皇貴妃的時候,一直對于后位耿耿于懷,皇貴妃雖說名義上是副后,實際上呢,也就是自欺欺人而已,妾就是妾,難道說是二房,就不是妾了?這與掩耳盜鈴有什么區別!
只是孝懿皇后最終雖說是如愿以償,卻也是因為她那時候已經油盡燈枯,所以,康熙才給了她幾天作為皇后的尊榮,冊封禮結束,接受了后宮諸多妃嬪的叩拜之后,孝懿皇后就撐不下去了。
不想當皇帝的皇子不是合格的皇子,不想當皇后的妃嬪自然也不是合格的妃嬪。只有皇后能夠與皇帝并立,其他后妃,在皇后那里,只能自稱婢妾,放在清朝,皇后是主子娘娘,妃嬪說苛刻一點,就是奴婢。
當然了,這是正常情況,實際上,有清一朝,皇后都沒有真正得到過相應的權力,光是名義上好聽有個毛用!努爾哈赤立了四個大妃,說是大家一樣大,但是真的能一樣嗎?皇太極的皇后嘛,壓根就沒存在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