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40
道縮減了多少,許多地方十室九空,還得想辦法移民呢,怎么能鼓勵百姓出海呢?所以,許多事情,還是得依靠那些海商,甚至是海盜。
想要百姓出海,需要的就是利益,舒云琢磨著,也只能是對外懸賞了,賞格還不能太高,免得對方覺得奇貨可居,不知道打些什么主意,無非就是鼓勵海商從海外弄一些可以食用的植物種子回來,這些植物種子可以按照種出來之后的情況進行退稅,如果能找到類似于馬鈴薯,番薯之類的種子,舒云覺得,即便是給這些海商免掉大半的稅收也是可以接受的。
另外就是,出海的船隊,如果愿意從海外運輸糧食回來,那么,也可以按照比例退稅,舒云將自個的一些打算跟朱元璋一說,朱元璋對于退稅這種事情還是有些敏感的,不過,他畢竟是農家出身,對于糧食還是非常敏感的,如果真的能找到什么糧種,讓天下人不再受到饑餓的影響,那么,再多的代價也是可以付出的。而這些對于那些出海的船隊來說,其實就是多問幾句話的事情,并不會耽誤多少時間。
至于從海外運糧這種事情,朱元璋卻是不抱什么希望,其實舒云也覺得希望不大,要知道,海外盛產的東西實在是很多,什么寶石香料,還有那些檀木,黃花梨之類的,國內如今數量已經沒那么多了,但是海外這些真的不值錢,森林里頭隨便一砍,就是幾百年的樹齡,拿這些壓艙,可比用容易潮濕長霉的糧食劃算太多了!
所以指望這些,還不如朝廷自個派出船隊,出海向那些藩屬國采購糧食呢!
“秀秀,這些事得一點一點來,咱們不用著急!”朱元璋笑吟吟地說道,“咱們現在還年輕著呢,標兒也不過就是十歲,就算是咱們這一代不能完成,也能等到標兒繼續下去!”
朱元璋對于朱標還是非常滿意的,表面上,朱標長成了一個謙恭有禮的孩子,宋濂他們對朱標這個皇太子寄予厚望,沒辦法,朱元璋是個不好糊弄的皇帝,而且做事非常簡單粗暴,對于什么圣人之言,致君堯舜什么的,壓根不感興趣,他的確也讀書,但是,朱元璋讀書是為了利用這些學問讓自個的主張顯得更有道理,卻不會被這些學問套??!
朱元璋如今雖說還沒有顯露后來的殘酷手腕,但是讀過史書的人都要知道,開國皇帝就沒一個是什么好脾氣,好糊弄的。因此,想要完成自個的主張,自個的理想,最好從下一任皇帝著手。
他們比較幸運的是,帝后之間有著患難之情,皇后又一連生了三個兒子,都居長,也就是說,即便是朱標有什么問題,接下來能夠上位的大概率還是朱標的同母兄弟,這就讓他們少了站隊的麻煩。尤其,之前朱元璋開國登基的時候,就說了,未來的皇子宗室,除非你想留在中原混吃等死,否則的話,都可以帶著自個的臣屬和軍隊出去開拓自個的王國。雖說這個聽起來有點不符合圣人的主張,但是呢,誰讓朱元璋滿口都是什么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呢!既然是普天之下,就不能局限在中原的范疇,就得放眼到整個天下。再說了,往西邊還是蒙古人的汗國呢,總不能讓蒙古人以后從西邊卷土重來吧!
所以,不管怎么說,未來皇子中,有野心的,大概率都會被派遣出去開拓,留在中原做藩王的,能夠保持的親衛都沒多少,自然對皇太子就沒了多少威脅。
這對于他們這些臣子來說可是一件大好事,別的不說,省去了多少站隊的麻煩??!
所以,他們一個個都對朱標寄予厚望,就像是始皇帝當朝的時候,許多臣子對于扶蘇寄予厚望一樣。不過,扶蘇的處境可比朱標差遠了,扶蘇可沒有一個做皇后,還是一個地位非常穩固的皇后的生母。
只是,朱標表面上表現得尊師重道,謙恭有禮,實際上呢,骨子里頭,對于儒家的那一套,其實是充滿了懷疑的。
最主要的問題就是,朱標很早就開始在舒云的引導下接觸一些實事,儒家的理論在這種事情上頭,是有著天然的缺陷的,這一點,一直到王陽明提出了格物致知的心學,才算是讓儒家不再流于表面,而是開始成為一個可以務實的學問。
只不過王陽明死后不久,心學慢慢也就式微,后來更是變成了掛羊頭賣狗rou的學派,興起的東林黨實質上已經是南方既得利益階層的代言人,在朝堂上很多時候,根本就是為了反對而反對,一個個根本拿不出什么實際的解決辦法出來,就知道互相攻訐了!
當然,朱標倒是沒有因此對自個的幾個老師有什么輕視的意思,朱元璋給朱標選的幾個先生品行cao守還是比較靠譜的,所以,朱標就算是心里頭有什么異議,一般也不會當著他們的面提出來,這些老先生一個個年紀也不小了,朱標這個如今切開來完全是芝麻餡的家伙可不想將先生氣出毛病來。
朱標從來不覺得,道德這玩意能約束什么人,道德是約束自己的,不是用來約束別人的,想要引導別人的想法和作為,最好的辦法是利益。這也是舒云教導他的道理。法律這種東西,雖然很重要,但是在利益達到一定的程度的時候,法律其實根本無法阻止對方。甚至有句話叫做,能夠最快致富的手段都在里!更是將利益講解得淋漓盡致,只要利益足夠大,人類連絞死自己的絞索都敢賣給敵人,還有什么好說的呢?當然,并非所有人的利益指的都是金錢,實際上,名望也是一種利益,所以,對于不同的人,就得找到他們的利益訴求,才能知道如何用他們,如何對待他們!
這樣的朱標無疑很符合朱元璋的期待,雖說目前很多看法還非常稚嫩,做事也顯得有些幼稚,但是,這些都是可以學習的,而一個人的三觀才是最重要的。
歷史上的朱標要不是死得早,估計也是被廢的命,他到了后期,已經無法滿足朱元璋的期待了,只怕如果是朱標繼位,朱元璋的許多主張都要被推翻。至于朱允炆,其實比起朱標來說,只能說更虛偽一點,沒錯,是比較虛偽的那種仁慈,而不是真正的寬仁。
如今這樣的情況,朱元璋就不用擔心自個不在了,自個純良的兒子被下面那些老狐貍坑了,所以,他自然可以非常輕松地說出,不用太著急,他們夫妻這一代做不完的事情,可以等到下一代,讓朱標他們來完成。
舒云聽了,不由露出一個笑來,她笑道:“我只是想著,我如今做得多一點,將來他們就能更加容易一些,也能走得更遠一點!”
朱元璋笑吟吟地說道:“秀秀你實在是想得太遠了,咱們把難題都給他們解決了,回頭他們一個個不思進取,不是更麻煩!所以啊,許多事情,該讓他們自個做的,還得讓他們自個做!我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