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299
書迷正在閱讀:落花風雨古人詩[穿書]、安檢員X青年(H)、我愛電影院里的變態 (H)、桃花源記(H)、生了五四三二一、穿成大佬的隱婚妻、還珠之交鋒、父皇,我要娶隔壁廠花[重生]、[綜]黑魔王日常、我懷了老子的崽崽
面。 倆倆相加,又有之前的諸多事情,李老太太看見宋師竹時,真是滿眼是笑容。 她舉起手指跟宋師竹噓了一聲,才道:“旨意明日才下發,咱們還是要保密一些?!?/br> 李老太太難得笑得跟個老頑童一般,宋師竹眨巴眨巴眼睛,表示自己知道了。李老太太又道:“不過今日下午,那些落選的姑娘應該就會出宮了?!彼D了頓,才道:“你先前拜托隨玉說的林姑娘,是個聰明的姑娘,她也留到了最后一輪,洗清了先前的污點,以后應該會有個好出路?!?/br> 這一回選秀,名單這般詭異,雖然李隨玉和李家承擔了不少壓力,可對那些能留到最后的姑娘其實都是一件好事。 宋師竹卻是品了品李老太太這句話,很想知道林櫻究竟做了什么才能得到李老太太的贊譽。 李老太太笑容十分舒暢,沒有賣關子。她含蓄道:“明兒禮部官員發完娶后旨意,后日應該就會把大駙馬守公主陵的事情宣告天下了?!?/br> 這真是一連兩個好消息!不過兩件事八竿子打不著一塊兒……跟林櫻有什么關系? 難不成……? 宋師竹的表情從疑惑轉為震驚。 李老太太笑道:“你這機靈的,看來我不說你也猜到了?!?/br> “……老太太還是說一說吧!”宋師竹立刻道,這些都是后宮秘聞,她哪里來的途徑知道。她還指望著能到馮氏面前詳說這件事。 李老太太見她擺出一副聽故事的模樣,便細細說了一下。當日李隨玉把宋師竹的懷疑轉達到太后耳邊,章太后直接便讓人去林家走了一圈,提溜出一個極有嫌疑的嬤嬤出來,審了幾日,就發現眉目了。 這個嬤嬤是有人特地送到林櫻身邊的,對李隨玉的愛好習性神態舉止如數家珍,而這樣的人,這批秀女身邊應該還有好幾個。 章太后十分震怒,背后的寧家就遭殃了。 “查了這兩個月,查出的有問題的秀女還有另外一個?!崩罾咸珖@了一聲,不無可惜道:“只會用這種法子在后宮塞人,難怪寧家這幾十年來一直默默無為。想當年他們家太公真是英雄無敵的一個人,若不然……” 宋師竹替她補完,若不然李家也不會娶了寧氏進門。 李老太太見宋師竹已經知道了,便道:“這件事不僅是皇家丑事,也是李家家丑,寧氏——” 她頓了一下,道:“寧氏畢竟和隨玉是姑嫂的關系,她從年后,就一直讓人把隨玉的消息傳出府里,這件事做得十分隱秘,府里無人發現。若不是蕙心你發現不妥,寧家弄了那么多贗品出來,怕是不會讓真貨一直活著?!?/br> 李老太太確實是感激宋師竹的,李隨玉從小便長在她身邊,兩人之間的祖孫情分非同一般,她這些日子一直想起曾孫女跟她說的那幾個宋師竹卜出的卦象,每一回想起來都覺得心驚rou跳。要是沒有宋師竹,李隨玉許是真的就要栽了。 自打上回回京后寧氏被關在家里后,宋師竹好長時間沒有聽到寧氏的名字,突然聽到,心里只覺得陌生。她想了想,道:“多行不義必自斃,也是隨玉meimei自己的福氣?!?/br> 李老太太笑了笑,她之前給過寧氏許多次機會。寧氏被關在家里,雖是懲罰也是保護,章太后明擺著就要收拾威遠伯府,寧氏摻合進去只會倒霉。 可惜先前章太后用大駙馬守陵的事試探朝臣,卻被寧家抓住機會反戈一擊,當時寧家身上積累了不少外人的同情,寧大夫人和寧二夫人又相攜上門,哭號著讓她把寧氏放出來,李老太太不愿意李家也陷入眾口爍金中,便把寧氏放了出來。 墻角冰山化水時有幾聲咝咝的聲響,氣氛有些安靜。 宋師竹也能體諒李老太太的心情。這種事畢竟不是什么好事,她便從善如流地說起別的話題。 李老太太只是覺得惋惜家門不幸罷了,收拾完心情后,隨即又說了一件好事。 宋師竹這一回真是有一種受寵若驚之感。 李老太太說,太后特許封家就近把藥粉供給北地軍馬,宣旨的人應該在路上了,太后還特地指了一個認識昭王的隨行太監過去,到時候好給他們牽線。 短短幾句話泄露的,卻是章太后對他們家格外的照應。宋師竹還記得李隨玉給她科普的皇商和內閣之間的關系,她道:“不會給太后帶來麻煩嗎?” 李老太太覺得宋師竹還是不明白旱災成真這件事的意義。 石刻字出來之后,內閣也做了許多工作想要打擊外頭種種不利聲音,可隨著天氣越來越干,權臣無道,欺凌皇帝的印象越來越深入人心。 幾個位高權重的閣老現在一在朝上說些什么,皇帝便含沙射影地拿這件事指摘起來。 朝議這種事不是東風壓倒西風,就是西風壓到東風,那幾個閣老都被皇帝噎得快要吐血了,哪里還能顧忌這種小事,而且封家藥粉只是供應北地,又不是整個皇朝,內閣那邊也只能忍下了這件事。 李老太太話說得信心十足,就連皺紋都寫滿了意氣飛揚,宋師竹看得有趣,忍不住也笑了。 內閣那邊的窘境就連李老太太都能說出來當笑話,實在說明情況對他們十分不利。 連著一個多月的火熱驕陽,連內閣三個閣老都火燒屁股了。 “權臣無道,毒月京旱”這八個字已經成了幾個閣老的夢魘,御書房外,徐閣老和錢閣老、蘇閣老正在等著陛見,便見著這兩個月前皇帝面前的大紅人封修撰出來了。 徐閣老面色冷淡,對封恒的拱手禮視而不見。他對這位封修撰并沒有什么好感,這些日子皇帝好些旨意都是他起草再下發到各部,那一筆筆鋒端正的楷書,徐閣老一見著便是滿心厭惡—— 從來朝事都是要通過內閣議而后行,皇帝這么干不僅打破了祖宗傳統,還把他們幾個老臣的顏面掃在地上,徐閣老如何受得了。 可以往皇帝想特立獨行一回,徐閣老都敢帶著闔朝臣子長跪施壓,可現在有了那八個字,這天下到底不是他們的一言堂,官員也怕百姓的悠悠眾口。 可恨的是皇帝不知道從哪里找來了高人,預測出了今年大旱之事,使得他們極為被動,想干什么,身上都是滿滿的非議。 徐閣老生生忍了一個多月,忍到各處證據皆已就位,他才聯合其他兩位閣老一塊過來。 想著袖兜里的奏折,徐閣老安心了些,皇帝就算找著高人,弄了塊石頭放在親耕地里又如何。同樣的招數他也能使。 天降預言,若是國朝各處都有,就不稀奇了。 封恒被人忽視也并不覺得委屈,這些日子,內閣陡然變得搖搖欲墜起來,他作為皇上的御前侍奉,招人恨些也是能理解的。 他正想離開,便見著大太監張從喜從御書房里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