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961
還不拿出來給災民救急,朝廷就是太死板了。 就算要未雨綢繆,那也不能讓災民們餓著肚子,而倉稟中的糧食卻喂了老鼠吧? 難道人還沒有老鼠精貴?這老鼠一個個養得膘肥體壯,人卻瘦成了皮包骨,簡直是可笑至極。 楊朝英聞言大張著嘴,呆愣了半晌,隨后便將頭搖成了撥浪鼓。 “不成,不成!沒有朝廷的命令,絕對不能開糧倉。否則皇上怪罪下來,本官可是要吃不了兜著走的。就連顧大人你,也不能幸免吶!” 楊朝英沒想到顧誠玉竟然會打著糧倉的主意,真是不要命了,簡直是瘋了。 “只是先拿出來救急,時間太短,本官來不及籌備糧食。先借用糧倉之中的,不出三日,本官必能還清?!?/br> 第八百八十二章 李氏米行 胡茂深原本也十分反對,他既然來了江南,那就與此事撇不開關系了。 就算賑災一事現在是由顧誠玉總領,可一旦皇上怪罪下來,他也是無處可逃。 不過這會兒聽著顧誠玉說有辦法還了糧食,他心下好奇不已,隨后便開口問道:“那你可有什么良策?你也知道此事非同小可,沒有朝廷下令,咱們私自開倉挪用糧食,若是朝廷怪罪下來,咱們可擔待不起。就算你頗得皇上看重,那些朝臣也不會放過你?!?/br> 顧誠玉自然明白其中的厲害,他要是沒把握能輕易開了這口?他又不傻。 “楊大人只管照做,有事本官擔著便是?!?/br> 顧誠玉自然是有這點底氣的,其實他空間里的糧食都堆積成山了,但他卻沒理由拿出來。 不過這問題馬上就能得到解決了,現在已經到了時機。 楊朝英張口欲言,而后想了想,竟然沒再說什么。 顧誠玉知道他這算是同意了,這幾日相處下來,他發現楊朝英是個內秀之人。 其實為人膽大又心細,而他的外表看著就是個木訥的,看來還是人不可貌相。 “接下來你們放下手中江堤改道的活計,將這些都交給段郎中他們,咱們有正事要辦!” 顧誠玉眼冒精光,唇角微勾,儼然一派成竹在胸的模樣。 胡茂深與楊朝英相視一眼,只見對方的面上都帶著些許疑問。 …… “掌柜的!那些百姓都聚集在咱們米行前頭不肯離開,說是還要買米?!?/br> 一名伙計一邊用袖子摸了摸額頭上的汗漬,一邊小跑進內屋稟告。 掌柜的連忙上前,將布簾拉開一條縫,看著外頭的百姓們還滯留在鋪子內不肯走,伙計們則忙著將人往門外趕,掌柜的更愁了。 將門簾子放下,掌柜的急得團團轉。 他之前就和東家說過,不要現在賣糧食,可東家根本不聽。他知道東家心善,不忍心屯糧,看著百姓們忍饑挨餓,可胳膊扭不過大腿??! 那夏氏米行,在各大府城都開了不少家,如今不也在外頭到處收糧食? 難道他們是為了賣嗎?還不是為了屯著,等將糧價漲起來之后,再大發橫財? 其他的米行哪里敢和夏氏作對?還不都是唯夏氏馬首是瞻? 只有他們李氏和城西的張家,隔三差五地賣些糧食,否則城中的百姓早就斷頓了。 可他們李氏與張家都只是小家族,李氏也就是靠著祖蔭過日子。如今李氏是每況愈下,成了府城內不大不小的商賈之家,還不如祖上發家的那一代。 這樣的小家族能抗得過夏氏這樣的龐然大物嗎?那簡直是天方夜譚。 若不是這些年來李氏做生意童叟無欺,怕是早就將被那些豪門大族擠得不得生存了。 即便是這般,可在夾縫中生存是真不好受??! “叫你們掌柜的出來,你們開米行的不賣米,還開什么米行?你們到底意欲何為?咱們都斷頓了,再不買米,都要活活餓死了,你們的良心呢?是不是也和別家一樣,想屯了糧食,好坐地起價?” 一名書生打扮的青年義憤填膺,一手拎著空空如也的布袋子,另一只手上拿著的折扇狠狠敲擊著柜臺。 “對!叫你們掌柜的出來,咱們每次買米都是在你們米行,都是熟面孔了,你們掌柜的和東家這次做事不地道??!” 一旁也有人應和,他們都是李氏米行的老主顧了。他來了三次,一次也沒搶著。 掌柜的見這些人如此態度,他的火氣也蹭蹭漲了上來。 他撩開門簾子,從里屋到了外頭,“諸位,請稍安勿躁!整個府城大家都去問問,除了咱們米行和張家的,誰現在還開著鋪子呢?為了不讓百姓們忍饑挨餓,東家可是下了好一番決心,才照常開了米行。為此,他還付出了不小的代價。咱們李氏的存糧本就不多,為了大家能買到米,還四處籌糧,為此得罪了不少人。你們這么說,真是讓咱們米行寒了心吶!” 李掌柜說到這里,險些老淚縱橫。 他是李氏的家生子,當年父親差點餓死,若不是李氏收留,如今哪里來得他? 現在他年紀大了,就被放到府外做了管事,也算給了他幾分體面,這樣好的主家真是哪里都尋不著。 雖然李氏是商賈之家,但主家仁義良善,在這杭天府的口碑盡人皆知。 如今竟然被這些人這般冤枉,李掌柜氣得是直哆嗦。 見李掌柜氣憤難當,鋪子里的眾人也有些尷尬,大家不由都安靜了下來。 其實他們哪里不知道自己來鬧十分沒道理?但是沒有糧食下肚,不是要餓死嗎? 大人還能忍幾日,可孩子不能忍??! “李掌柜,咱們也知道你們東家是個好人,咱們也是一世情急,口不擇言,還請李掌柜見諒!” 其中一名老者走了出來,他的臉上微微泛紅,表情更是羞愧不已。 整個杭天府不敢說,城中誰不知李氏的名頭?聽說前幾日李氏還在城門外為災民施粥,這確實是個樂善好施的人家。 他們這般逼迫人家,的確理虧,也顯得忘恩負義。 “對!是咱們的不是,不過咱們也是被逼急了。眼看家中無米下鍋,兩歲幼兒餓得瘦了一大圈,我這心里急??!還請你們東家行行好,再賣些米糧?!?/br> 一人提議,眾人也都紛紛附和。他們也是實在沒辦法了,其他的米行都是鐵將軍把門,只有李氏和張家時不時地賣米。 張家鋪子小,剛抬出來就被賣了個精光。只有李氏,米糧還能稍微多些,可那也是杯水車薪。 “諸位,非是咱們李氏不愿賣米,而是咱們李氏也沒米了,大家都回吧!” ...... 顧誠玉坐著馬車往城外趕去,這幾日災民的情況他得先了解一番,接下來可是還有一場硬仗要打。 馬車剛行駛到西城之時,顧誠玉遠遠就聽見了喧鬧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