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960
有許多災民斷了頓,連方圓十里地的野菜都被挖光了。城中那兩家施粥的,今日也不見了人影?!?/br> 茗墨匆匆進了書房,面色十分凝重地稟報道。 顧誠玉從圈椅上起身,沉思片刻反問道:“城中的米價可是又貴了?” 茗墨點了點頭,“前兩日糙米是三十文一斤,今日已經漲到了四十文,百姓們還是趨之若鶩。只要米行一開門,百姓們都蜂擁而至,不消片刻,就將米行搬空了?!?/br> 江南富庶,土地更是肥沃。這里氣候溫暖,種植水稻居多,產糧也比北地好上不少。 所以每年江南的糧食都通過天椏江運往其他偏遠的州府,天椏江便是大衍朝最重要的漕運之一。 要是按照往年,交過賦稅之后,剩下的留給自家食用應該還是夠的。 當然,那些窮苦人家,一家子也不過兩畝地的就除外了。 去年這個時候糙米的價格在八文一斤,現在竟然漲到了四十文一斤。而其他州府的糧食也漲了價,只是沒有杭天府這般嚴重罷了! “還是那兩家米行開的門?”顧誠玉摸了摸下巴,心中的計策漸漸成型。 “正是,只有那兩家開了門賣米,其余米行不但沒有賣米,小人讓人調查時,還發現他們正在大量儲存糧食。其中夏氏的幾個米行動作最大,他們甚至還到鄉間慫恿那些百姓賣糧?!?/br> 第八百八十一章 送往應南府 顧誠玉聞言皺眉,江南這里是夏清的祖地。夏氏盤踞江南已久,已然成了江南的龍頭。 不管是商賈還是本地的大小官員,均以夏氏為尊。他要想實施自己的計劃,那必然得先對夏氏動手。 所以他在前幾日就開始認真部署,他寫了密信給皇上,這會兒怕是已經到了京城。 現在就看皇上能不能理解他的用意了,得給夏清找點事兒做做,省得夏清將精力放在他身上,來阻礙他的計劃。 也不知朝廷的救災銀兩幾時能到,災民們可等不了多久。他這個欽差也是當得憋屈,沒銀子,還沒糧食,一到江南就一堆爛攤子等著他。 顧誠玉皺眉,米價高升這事兒當然得遏制,但現在還不到時候。 那些囤積米糧之人,他自然有辦法讓他們乖乖吐出來。 “大人,那些災民們該如何安置?災民一多,就沖突不斷。搶地盤,搶吃食,咱們可是制止了好幾次打斗。還有好些災民聽說有人能進城內做事,都表示不服,成日里沒事找事兒?!?/br> 茗墨憂心不已,不患寡而患不均。大家都是一樣的境遇,那這些人自然沒什么指望。 可同樣是災民,有人能進城內做工,不但拿工錢,還管兩頓飯。眼看自己和家人快餓死了,這些人哪里還忍得??? 顧誠玉聽到這則消息并不意外,他早就能預想到這樣的后果了。 杭天府不可能接納得了如此多的災民,當然不會都進城去做河工。 “你帶著我的印信去找楊朝英,命他將災民們做好登記,暫時分成兩撥,其中一撥派人護送去應南府?!?/br> 顧誠玉覺得此刻的人數差不多了,可以將其中一半送往應南府。之前人太少,分成幾批次的話,十分不便,還不如一次送過去。 “可是大人,那些百姓會愿意離開?且應南府不是不同意接收災民嗎?” 茗墨眉宇微皺,他覺得他家大人會不會太樂觀了些? 顧誠玉聞言嗤笑一聲,“不同意?這可由不得他李太行,他有什么資格不同意?你讓茗硯帶著三名丁字輩的跟著那些災民,要確保他們安全抵達應南府?!?/br> 顧誠玉算過了,從這里到應南府,常人估摸著得走上三四日,可這些災民中大多都是老弱婦孺。又好久沒吃上一頓飽飯,那時間上可能還得再加上兩日。 “等你們到達應南府之前,我會快馬加鞭趕過去。李太行有把柄在我手中,再加上我手中的尚方寶劍掣肘,他敢不同意?” 顧誠玉對此人沒什么好感,當初和靖王一起合謀算計他一事,他還沒跟此人算賬呢!現在他到了江南,還不得將之前的仇給報了? “可是災民們現在身無分文,又好幾日沒吃飽了,他們能走到應南府嗎?路上吃什么?” 茗墨做事向來細心,一路護送倒也沒什么,他看哪個不開眼的山匪能自己送上門來。 再說這些災民衣衫襤褸的,一看就知道是難民,山匪也看不上這樣的。沒銀子,誰來打劫? “算了,你去將楊知府請過來,我有事與他相商?!?/br> 顧誠玉沉思了片刻,覺得還是得喝楊朝英當面說清楚,畢竟這是他的杭天府。 “哦!還有胡大人,一起請來!” 不消片刻,楊朝英便到了顧誠玉所在的書房。 “顧大人!城外災民越聚越多,這可怎生是好?” 剛進屋,楊朝英就抹了一把頭上的汗珠。 他來顧誠玉書房的路上碰到了茗墨,一得知顧誠玉尋他,他立刻火急火燎來到了書房。 “楊大人莫急,請先喝茶緩口氣。等胡大人來了,咱們再一起協商災民之事?!?/br> 胡茂深很快便來了,這兩日他也是擔心地夜不能寐。甫一進屋,就問起了與楊朝英一樣的問題。 顧誠玉行了禮后,微微一笑。知道這兩人心急,他索性也不賣關子,直接切入正題。 “本官打算將災民分成兩部分,其中一部分前往應南府,如今的杭天府已經無處容身了?!?/br> 胡茂深沉思了片刻,接著擰眉說道:“前往應南府是咱們之前就商量好的,只是這路途遙遠,這么多人也不可能雇馬車,那災民們路上的吃食該如何安排?再者官府還得派人保護他們的安全,若是中途出了什么差錯,咱們也吃不了兜著走?!?/br> 前去應南府的災民肯定不少,按照外頭的人數來估算,最起碼得有七八千人。這么多人,途中出了什么事,他們可擔待不起。 “本官叫上四名隨從跟上去,再加上楊大人府上的衙役若干,安全自是無需擔心。至于吃食,那就更好解決了。凡是跟著前去應南府的災民,都每日每人發三個饅頭,直到抵達應南府。到了應南府,吃食就更無須擔心了?!?/br> 顧誠玉覺得這些都不是問題,最麻煩的是怎么搞定李太行。 不過他已經有了對策,所以他心里并不擔心。 “敢問顧大人,這吃食,你打算如何解決?” 楊朝英無法理解顧誠玉就這么輕描淡寫地將事兒給解決了,可問題是還沒解決這事兒的根本??! 就連胡茂深都看了過來,他也很好奇。 “這不是有倉稟嗎?將糧倉打開,先拿出一部分,應該不妨事兒的?!?/br> 顧誠玉端起茶碗,心中正在想那些糧食放在倉庫里簡直是浪費,都發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