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177
來的臉上又刷的染上了一層紅。 他又艱難萬分的將自己從林先生手里解救了出來,還不忘記到了父親身邊去把段青恩救下來。 作為兒子,當然是不敢對父親動手的,于是段青恩就這么坐在馬先生膝蓋上,看著秀秀氣氣的少年對著馬先生行了個禮,恭恭敬敬的道:“父親,您吃醉了,將段家師弟放下來吧?!?/br> 一個喝醉酒的人當然不會就憑著他一兩句話就聽了,馬先生權當做沒聽到,一手抱著段青恩,一手就拿起了桌上的酒杯,樂顛顛的對著林先生舉起酒杯: “林兄,我們再喝一個?!?/br> “好,喝一個!” 兩人喝起來了,馬先生就更加不搭理兒子,急的馬儒宵圍著親爹團團轉,又要努力維持著穩重語氣,斯斯文文的:“父親,您先將師弟放下來?!?/br> “父親,您吃醉了?!?/br> “父親,父親……” 見他實在是著急,段青恩索性快速吃完了自己手上的雞腿,又掏出手帕擦了擦手,確定手上干凈了,直接伸出兩只比較胖的稚嫩小手,一用力,就把馬先生的手推了下去。 他自己再趁著這個空隙輕松跳在了地上,快速的讓馬儒宵看的一愣一愣的。 “師兄好,我姓段,喚做青恩,還未取字,您直接喚我青恩就好?!?/br> 眼見著七歲大點的小豆丁一本正經的給自己見禮,馬儒宵連忙整整衣衫,確定自己沒有失禮于人之后,才也跟著回了個平輩禮。 “師弟好,我姓馬,名儒宵,癡長你幾歲,你喚我師兄便好?!?/br> 兩人見過禮了,一直起腰,馬儒宵看著喝醉的親爹師叔又開始著急了。 “這、這可如何是好?!?/br> “無妨無妨?!?/br> 段青恩揮揮手,還有嬰兒肥的臉蛋上滿是正經:“先生與師伯情誼深厚,這才吃醉了酒,師兄便讓長輩喝著,我跟你一道就好?!?/br> 馬儒宵謹遵禮,是絕對不敢去安排長輩的,見段青恩都這么說了,秀氣的小少年擔憂看了一眼父親和師叔,見他們雖然醉態,卻也還不是喝的爛醉如泥,這才放心。 當下父親既然喝醉了,那就該由他來照料小師弟才對。 這樣想著,馬儒宵也覺得這個主意好了。 他點點頭,跟個大人一樣的,滿臉正經:“如此甚好?!?/br> 于是,在馬先生和林先生喝醉酒快樂放飛自我的時候,兩個小輩已經成功碰頭,還順帶著逛了逛馬家的園子。 馬儒宵是從母親那里知道段青恩即將入縣學,并且和自己住一間屋的,于是在逛園子的時候,他順帶也把縣學的情況介紹了一下。 “先生們都十分嚴格,但從不藏私,也并不偏袒任何人,同窗們也都十分友善,平日里大家下了學都會去竹林那處一起吟詩作對?!?/br> 這是在隱晦的跟段青恩表達不用擔心因為他家窮而遭到不公平對待了。 段青恩點點頭,表示自己明白了,馬儒宵才又接著說道:“縣學每一個月一小考,每三個月一大考,師弟可要注意,若是考不過,小考兩次不過便不能再在縣學念書,大考三次不過也是如此,每年都有許多同窗因為此規定而離開縣學?!?/br> 這規定也是后來的縣令慢慢摸索著訂的。 畢竟縣學縣學,那是要認真讀書的地方。 可歷代的縣令可沒有第一任那么有錢,能自掏腰包去補貼這些窮學子,為了有錢運轉和補貼窮學子,縣學學費必須昂貴,而這也就造成了只有權貴人家才能有錢進縣學。 這些錢對于窮人家來說是一輩子都不敢仰望的財富,可對于權貴們來說,也只不過是九牛一毛罷了。 一開始,指定這個規則的縣令只想著回血,結果等到一些權貴為了讓自己的孩子學好,把人送進縣學后,就發現不得了了。 紈绔們自己沒學好,還拉幫結派,帶壞了原本挺好的孩子。 因為不喜歡念書,他們也看不上好好念書的窮學子,搞排擠,嘲諷,弄的窮學子們苦不堪言,卻也只能為了繼續入學而忍辱負重。 直到其中一個自尊心強的學生被搞毛了,直接去了縣衙狀告欺辱他的紈绔,縣令才發現事情不對勁,連忙開始嚴查。 被查出來的紈绔們也都被家里一頓按著打。 他們把自家孩子送進縣學是為了什么?不就是為了讓他們好好學,好好念書,再結交人脈嗎? 這年頭,讀書人的人脈是最容易也是最難結交的,最容易便是因為大家在同一個學堂念書,朝夕相處,日夜相對,想要搞好關系太容易,最難則就是讀書人都清高,還有人文人相輕的意思,弄個泛泛之交可以,若是想要更加親近的,那就需要多下功夫了。 他們特地在這樣好的年紀把自家孩子送過去,讓他們結交人脈。 結果他們倒是好,不光沒結交,還把人家給得罪了。 能夠在這個小縣城稱得上是權貴的人家都不是什么蠢人,畢竟真蠢的早就被玩死了。 那一陣子,幾乎每一個家中有不聽話紈绔的人家都特地拿了禮,挨個的跟被他們冒犯過的學子們道歉。 他們是上,還沒有功名的學子為下,再加上他們又是低聲下氣,好言好語的將過都歸于在自己名下,又表示已經教訓過了不孝子,這些學子們心里的怨恨也漸漸消去,倒是沒記恨。 因此,這件事才能無聲無息的過去。 雖然沒有釀成大禍,但縣令也把這件事放在了心里,為了避免以后再出現此類情況,他重新制定了一下規定。 所有的學子們,不管是交了錢的有錢學子,還是沒交錢靠本事進來的窮學子,都得考試。 考中的留下,考不過的走人。 當然了,學費是不退的。 雖然這么制定了,但因為分級考,而且第一考基本上都不難,還是有大把的有錢人家把自家孩子送過來。 畢竟那點子學費對于他們來說不算什么,但若是兒子真的能在縣學留下來,上進了,那就是大大的驚喜了。 于是,每次考試,都會有一批人被刷下去,基本上都是權貴人家的子弟,被強行送進來的那種。 不過馬儒宵在用著干巴巴語調講解完這段歷史之后,還是又隱晦的補充了兩句。 也還是有憑著真本事進來,結果考試時被刷下去學子的。 他隱晦當然是為了照顧段青恩心情,畢竟馬儒宵已經入學幾年了,雖然年紀小,但也見過不少人。 縣學里,大部分像是段青恩這樣家里窮的學子,都比起其他學子要敏|感來的多。 比如說,在縣學下學之后,會有半個時辰的活動時間,這半個時辰,學子們可以出去走動走動,有錢人家的學子不在乎這些錢,就會吆喝著一起出去吃頓飯他請客。 幾乎九成的貧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