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22
!][沖著頭像的棉花糖點進來的,不想看網紅臉和講股票的禿頭大叔,沒想到運氣那么好]……文灝簡單介紹了“活力背詩法”,按計劃表演了一遍。“春眠不覺曉”,長發青年雙手劃了個圈,收回頰邊偏頭“入眠”;“處處聞啼鳥”,雙手比作翅膀在空中“飛過”;“夜來風雨聲”,手臂起伏如風吹雨落;“花落知多少”,食指輕晃,定格在太陽xue處。[天吶,這個聲音?。?!][老師你是怎么把那么傻的動作做得那么迷人的?][從不知道這首詩那么美][我學的肯定不是同一首][長發!美顏!聲音!手指!猝及不防萌點全中!][剛來就看到美人,他在做什么?][同剛來,不管在做什么,沖這顏先打賞]……直播間里的人數在增加,評論數也直線上升,文灝做完一輪“教學分享”,走近看評論。隨著距離的拉近,他的臉也清晰地出現在了鏡頭里,評論區靜止了兩秒,然后更快地向上滾動。[我不關心你是不是老師了,你是不是真人?][剛才有種被甩到外太空又拉回來的暈眩感][關注!主播我跟定你了!][mama,快來看男神!]……文灝有些困惑,這些人的關注點都偏了,語氣也不像是家長。“你們不是家長嗎?是不是進錯直播間了?請看看直播介紹?!彼麊柕?。文灝給直播間取了個中規中矩的名字,叫“寶貝成長路”,今天的直播主題是“幼兒園老師教小朋友背詩”,以為進來的觀眾大部分都會是幾歲孩子的家長。實際上,在直播網,名字并不能代表什么,大學生表演唱歌跳舞、學校老師直播打游戲的多了去了,“幼兒園老師教小朋友背詩”也可能是個搞笑直播啊,有閑心去看一個新主播的還是以年輕人為主。在觀眾們眼中,俊逸非凡的男子輕啟朱唇,眉頭微蹙,眼帶疑惑,以樂器般動聽的聲音,問他們是不是進錯直播間了,好像要把他們趕出去,或者因為沒有家長而停掉直播,那答案還用說嗎?[沒進錯,絕對沒進錯!][就是來看老師你的][我也需要學習][我喜歡背詩][記憶力不好,要提升,求教老師]……要學習啊。雖然跟開始想的不一樣,但本質上沒有區別。不過對象變了,內容也要調整。“方便告訴我年齡嗎?”文灝又問。[18!][我17][寶寶才16歲][不好意思,比你們都小,14歲哈哈]……文灝經??吹亩际琴Y源型、問答型的網站,社交平臺上那些介于日常吐槽和誠意分享之間的公開信息他雖然能連接,但并不了解,實在太碎片化了,而且很多網絡用語都限定在一個圈子內,對圈子外的人天然有種阻隔。他的網絡文化等級剛到學會用表情包的程度,去考試肯定是要不及格的??吹皆u論里的答案,他真心把觀眾們當成了中學生。“既然這樣,那我們就來背中學的必備篇目吧,先來杜甫的。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中學生需要的就不是幼兒園小朋友那種淺顯的記憶了,那些詩詞也不適合做幼稚化的表演,文灝沒有再拉遠鏡頭,認認真真、帶著感情地念詩,并引用大家之言做簡評,偶爾還會提到“這是必考點”,“這句在填空題中出現的比率很高”。從岑參到李白,從到,一個化身中學語文輔導老師的幼兒園老師,和一群越來越多的偽中學生,一起認真地學習了一個半小時。文灝教得全神貫注,“學生”們的注意力開始還分散在他的容貌、神態、音質上,漸漸就全部投入他用聲音構建的詩詞世界,夜望星辰,江邊懷古,寒鼓聲里思報國。除了新進來的人會在評論區發出感嘆,大家都安靜下來,不自覺地真的學起來。這個文老師那么年輕,語言卻那么有感染力,無論是詩詞本身,還是詩詞里蘊含的情感、背后的歷史都如解渴之水順利流進聽者心中。他不需要停頓,也不需要思考,好像這些內容就長在他腦中,與他融為了一體。當他的朗誦和解析告一段落,聽眾才驚覺他說的內容自己竟然完全記住了,仿佛他的聲音擁有魔力。這并不是他們的錯覺,文灝的聲音確實有“魔力”。大家詩詞是文化瑰寶,是歷史上最有才華的一類人留給我們的寶貴財富,這樣具有充足分量的內容經由文灝這個本就代表求知和分享的存在傳導出來,其效果不是S1,而是S的平方。這也是文灝愿意采用這種近似于“靜止”的方式直播的原因,不能給別人帶去樂趣,也一定要有價值,不然就成了浪費雙方的時間,純粹用皮相換錢了,明星們還要表演呢。直到他宣布“今天就到這里了”,評論區才陡然活了過來。[別走,沒聽夠!][老師我還想繼續學習!][居然忘了打賞,怎么可以?!][這是我看直播最認真的一次][沒錯了,文老師你就是我的新男神!]……金燦燦的視效很快淹沒了直播間,那是觀眾在投打賞。等文灝退出直播一看,不到三百的觀眾,居然打賞了兩千多!這怎么行?他們都還是中學生呢!第17章不像其他直播平臺把打賞設置成禮物,以棒棒糖、香檳、高跟鞋、跑車等虛擬物品來代表不同額度的“平臺幣”,每種禮物對應的“平臺幣”通常還要去掉一到兩個零才能得到人民幣價值,“來錢直播”的打賞系統設計得十分赤裸。打賞按鈕是一個金元寶,點開來只有五個數字選項,0.1、1、10、100和1000,單位全部是“元”,再往上,用戶可以選擇重復打賞,或自行填寫大于1000的打賞額度。除了金錢打賞,其他不要錢的諸如鮮花、愛心通通沒有。這意思就是你要么送錢,要么什么都別送,非常刺激人。曾經有土豪觀眾連續一周每天給喜歡的主播送六位數的打賞,看得人眼熱。因為這個設計,“來錢直播”被稱為最具銅臭味直播平臺,但這并不影響這個直播網中的后來者快速發展,聚集起一大批在金融、娛樂等領域活躍的有錢且愿意花錢的用戶。可就是這樣一個金錢至上的直播平臺,卻還有另外兩個同樣被同行嘲笑為腦子有坑的設計:“關閉打賞”和“打賞限額”。會到“來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