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10
才懷揣期待,從容的往放榜的地點走去。 “讓我看一下!快讓我看一下!” “不要擠??!” “我上榜了!我中了!我成秀才了!” 嘈雜的聲音不絕于耳,寧硯看著前面已經擠成了一鍋粥的人群,雖然也迫不及待的想知道自己的情況,但到底沒有摻和進去。 便站在一邊等著人少一點再去看榜。 正在這時,管光武神清氣爽的走了過來,身后還跟著一個垂頭喪氣的小廝。 “寧硯,你怎么不去看?” 寧硯無奈的指了指人群。 “擠不進去,也不想去擠。 反正名次已定,早一刻看到和晚一刻看到沒有什么區別?!?/br> “口是心非!”管光武鄙視的說到。 寧硯笑了笑,沒說話。 他好像真的有點口是心非。 努力了這么久,家里人的期待,還有他對寧家已逝二老的承諾,他對榜上有名無名,名次幾何不可能不看重。 管光武用折扇戳了一下身后的小廝,吩咐道:“去!給他看看榜上有他的名字沒?有的話看清是第幾名?!?/br> 小廝苦著臉說到:“少爺,您自己沒中怎么還關心別人呢,老爺和二老爺還在家等您的好消息,他們要是知道您又沒中,該有多失望啊?!?/br> 管光武不耐煩的踢了小廝一腳。 “讓你去你就去,哪來的那么多廢話!” 小廝也不敢多,老老實實受了這一腳。 “可是……我不知道這位公子叫什么,我也不識字啊,我只認識少爺您的名字?!?/br> “夯貨!”管光武嫌棄的瞪了小廝一眼。 “手伸出來?!?/br> 小廝將手伸出。 管光武就將寧硯的名字在他的手上寫了兩邊。 “就這兩個字,‘寧硯’,記住沒?” 所幸“寧硯”二字都比較簡單,小廝看了兩遍也記了個大概,點了點頭。 “少爺,我這就去?!?/br> 說完,小廝便朝那一堆人群中擠了進去,也不知道他用了什么辦法,一會兒就靈活的擠到了前面。 管光武“啪”的一聲將折扇打開,快速的扇了起來。 “這鬼天氣,熱死人。 院試那兩天,貢院的號舍熱的讓我想睡一會兒都不行,只能坐在那里數毛筆有多少根毛?!?/br> 寧硯覺得,要是管光武的繼父和親生父親在這里聽到他的話,絕對能氣的吹胡子瞪眼。 “這才二伏末,三伏還沒開始呢?!?/br> 寧硯雖然也覺得熱,但卻沒管光武這么夸張,也許是心靜自然涼? “要是有冰塊就好了,聽說皇宮每年夏天都供的有冰塊?!?/br> 管光武感慨的說了一句。 然后又對寧硯道: “一會兒看完榜,你就回去收拾東西,然后來祥盛酒樓找我,坐我的馬車一道回去。 記住,過時不候?!?/br> 寧硯點了點頭。 “多謝?!?/br> 管光武撇了撇嘴。 “本少爺看你太窮,用腳想你也不舍得雇馬車,這才讓你跟著我沾沾光?!?/br> 寧硯:“……”就不能好好的說話嗎? “少爺!是第一個!第一個!”小廝激動的聲音響了起來,寧硯心頭一震,連忙朝跑過來的小廝看去。 小廝跑到兩人跟前,咧著嘴笑著。 “少爺,寧公子是榜上第一個,是案首!名字用朱筆寫著呢,可亮堂了!” 管光武偏頭望向寧硯,想祝賀的話到了嘴邊就變了。 “沒想到你還真行,案首都被你拿下了。 本來還想寫你要是沒中該怎么嘲弄你呢?!?/br> 寧硯也抿唇輕笑著。 案首,那就鐵定是廩生了,以后每月就可以領官糧,而且家里也不用交賦稅了。 他真想有雙翅膀能立即飛回去,告訴他娘和秋歌這個好消息。 “別笑了,不知道的還以為你中舉了呢。 趕緊回去收拾你的東西去?!?/br> 早就已經習慣管光武這張嘴的寧硯也不介意,心情舒暢的朝自己落腳的客棧走去。 嗯,他上榜了,以后就是秀才了。 小廝看著寧硯的背影,嘆了一口氣。 “要是案首是少爺就好了?!?/br> 管光武斜睨他一眼,語氣涼颼颼的。 “我要是中了案首,就把你暴揍一頓,然后趕出管家?!?/br> 小廝打了個哆嗦,欲哭無淚的問道:“為什么???” “說了你這夯貨也不懂?!?/br> 說完,管光武轉身邁著四方步就離開了。 小廝連忙跟上。 ** 客房內,寧硯將自己的東西整理好,一打開房門便看到了站在門外的胖掌柜和小二。 寧硯蹙眉。 “你們這是?” 胖掌柜笑的眼睛都快瞇成一條線了。 “寧案首,我們這是來給您道喜來了,恭喜寧公子榮登院試榜首?!?/br> 寧硯一怔。 “你怎么會知道?”消息傳的這么快嗎? “官府剛剛來人了,讓我告知客棧里的考生,凡是中了秀才的人去祥盛酒樓一趟,學政大人和知府大人在那里設了小鹿鳴宴,我就多嘴問了一下案首的名字,才知道原來案首就住在我這里呢?!?/br> 胖掌柜心里都快樂開花兒了。 案首出在他的客棧,他的客棧也就可以跟著出名一次,以后的生意肯定能好上不少。 寧硯點了點頭,將重點放到了胖掌柜話中的“小鹿鳴宴”上。 鹿鳴宴是鄉試放榜的次日,請新科舉人和內外簾官參加的宴會。 宴會上會歌中篇,因稱“鹿鳴宴”。 院試顯然不符合舉辦鹿鳴宴的條件,而如今卻舉辦了,還加了一個“小”字,不由得讓寧硯往另外一個地方想了。 貢生。 大涼有規定,每次三年一次的院試,主考學政便會挑選府、州、縣秀才中成績或資格優異者,推舉他們升入京師的國子監讀書,這樣的人就被稱為“貢生?!?/br> 貢生不同于貢士。 貢士是經過鄉試后的舉人,而貢生還只是秀才而已,相當于舉人的副榜。 這種地方推舉的“優貢”稱為貢生,除此之外,國子監同樣招收七品以上官員子弟入監讀書,這樣的人被稱為“蔭生”,這兩種人被統稱為“太學生”。 理論上來說,貢生從國子監肄業后便有了做官的資格,但也只是一些類似于“儒學訓導”之類的教習,想真正入仕,依舊得參加鄉試、會試。 雖然這樣,但貢生制度確確實實為屢試不中的秀才留了一條后路,不至于讓有些秀才碰死在鄉試的門檻上。 想來這“小鹿鳴宴”就是為選拔這次院試的貢生了。 寧硯當然不會放過這次機會。 他不是那種科舉不中就能考一輩子的人。 這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