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9
抱頭求饒。 “掌柜的,別打,我知道錯了?!?/br> 胖掌柜狠狠的瞪了小二一眼,然后指了指寧硯。 “看二樓的哪間客房還空著,將這位公子領去?!?/br> 小二忙點頭。 胖掌柜這才轉身從柜臺里的一個盒子里抓了一把銅錢,仔細的數了兩遍后,遞給了寧硯。 “找您的錢,公子您點一下?!?/br> 寧硯數了一下后就裝進了荷包。 還好從管光武那里賺了一些錢,不然他真的不舍得住單人的客房。 “客房在二樓,您跟著小二就行?!?/br> 寧硯點了點頭,跟在小二的后面上了二樓。 二樓的每間客房門讓都掛的有木牌,用十天干和十二地支給客房命名。 小二領著寧硯在名為“乙辰”的客房前停下,推開了門。 “客官,您請進?!?/br> 寧硯進去后在房間環視了一圈,還算整潔干凈。 小二將桌子給寧硯擦了一下,然后就準備告退。 “客官您就住著,有什么事您隨時喚我?!?/br> 寧硯頷首。 “嗯。 麻煩盡快把晚飯和洗澡水給我送上來?!?/br> “好嘞!” 待小二離開后,寧硯將箱籠卸下,拖著倦怠的身體坐下等待,所幸沒讓他等太久。 吃了飯,洗了澡,寧硯躺上床,倒頭便睡。 三天的風餐露宿,他的身體已經快撐不住了。 ** 第二天,寧硯門都沒出,就在房間看了一整天的書。 晚上同樣也早早的就休息了。 次日清晨,已經收拾妥帖的寧硯便朝貢院走去。 今天,是第一場正試,試兩文一詩。 寧硯到貢院時,貢院的入口處已經排起了隊,接受過檢查后才能進入貢院。 大涼對科舉十分看重,嚴禁徇私舞弊的事情發生。 如果考生被發現有夾帶,就會被拉到貢院外罰跪示眾,同時會被禁考六年。 嚴重者,會被終身禁考。 輪到寧硯的時候,強忍著不舒服讓人搜完身,然后領了自己的坐號走進了貢院。 兩排長長的房子被隔成了一個個的小號舍,筆墨紙硯已經在號舍內放置好,已經有不少人已經在號舍內就坐了。 寧硯正對著自己的坐號找自己的號舍時,聽到有人叫了他一聲。 寧硯回頭一看,正好看到被場內巡視人員呵斥的管光武。 “貢院之內禁止喧嘩!還不速去找你的號舍!” 管光武從來都是被捧著長大的,被這么呵斥,臉一沉就準備回擊兩句,寧硯忙用兩聲咳嗽制止了他。 將管光武拉到一邊,寧硯小聲道:“這里是寧安府,是貢院,不是鳳鳴縣,也不是致遠書院?!?/br> 管光武哼了一聲,揮開了寧硯拉著他衣服的手。 “膽小如鼠?!?/br> 寧硯:“……”這是膽大膽小的事嗎? “行了,找你的號舍去,認真考。 我睡兩天就回去了,你到時候可以來找我,我順便把你帶回去?!?/br> 說完,也不等寧硯說話,揮了揮手就瀟灑的走了。 寧硯搖了搖頭,就去找自己的號舍了。 半個時辰后,貢院內走進了兩個穿著官服的人。 兩人穿過長長的號舍,來到了貢院最里面擺放著桌案的地方。 寧硯猜想,這兩人其中的一人是主持院試的學政,一般是出身翰林、御史臺或者是六部的侍郎。 另外一人就是寧安府的知府。 一般來說,兩人的官階幾乎等同。 但寧硯發現,走路的時候,其中一人卻總是落后于另外一個年齡較長的人半步。 不僅如此,兩人所坐桌案也是一個坐北朝南放置,一個坐西朝東放置。 年長的官員坐的是坐北朝南的正座。 寧硯猜想,這個老者應該就是學政,而且還是一個不簡單的學政,不然不會讓知府這么敬著。 兩人入座后,學政理了一下自己的衣服,而后對身邊站著的人說到:“開考?!?/br> “是?!?/br> 那人躬身行禮后,退了下去。 沒一會兒,從號舍通往貢院后院的拱門一群人魚貫而出,每個人的手中都托著一疊宣紙。 這些人逐個來到號舍之前,將考卷分發給考生。 寧硯領到考卷后,將兩文一詩的題目都在腦海中過了一遍。 兩文他胸有成竹,尤其是其中有一道題為“知者慮,義者行,仁者守”,他曾在整理宋朝的鄉試時,見過一道相同的題,腦中還有一兩篇優秀試卷的幾句精煉的句子。 試帖詩經過這段時間的專攻,雖然不敢說能寫的有多出色,但中規中矩,不拖后腿還是可以的。 他比別人還有的優勢就是心態。 從小到大,他經歷過的大大小小的考試沒有一千也有八百了,心態比之他人,不知道要穩上多少。 在正式開考的銅鑼聲響起后,寧硯便開始提筆在紙上打草稿,寫了一個類似于提綱,但比提綱更加詳細的草稿出來。 寫完后,再次理了一下思路,寧硯才開始寫正式的答卷。 今年的院試在六月份,天氣雖然炎熱,但到底比隆冬臘月好上許多,至少四肢不會僵硬。 兩天的時間過的很快,覆試結束后,院試也就宣告結束。 當寧硯交卷從貢院走出來后,只覺得整個人都輕松了不少。 他自己覺得答的還不錯,不出什么意外,上榜沒有什么大問題。 但寧硯希望自己的名次能入一等,那樣就會是生員中的“廩生”,每個月就可以在官府廩米津貼。 接下來的三天就是漫長而又焦躁的等待放榜的時間,寧硯這三天過的卻是出奇的放松。 每日閑來無事還會去街上逛一逛,見了不少新奇的東西。 管光武還找到寧硯,帶他去了一趟寧安府城外紅崖山上的居士觀,還開玩笑似的說他以后的志向就是做一個求仙問道的修士。 寧硯也從他人的口中知道了那個學政老者的身份。 章嚴維,字世安,隆武二十八年的榜眼,和他爺爺是同一年的進士。 但章嚴維的仕途卻比他爺爺順了不少,一路坐到了正三品的禮部尚書的位置。 三年前,新帝登基,章嚴維主張革新變法,被保守派系排擠,被貶謫到了寧安府當了督學的學政。 今年是第三年,期滿后章嚴維應該就會被調回京師上元府。 這也是寧安府知府何才巖對章嚴維如此恭敬的原因。 沒有哪個官員不想在天子腳下任職。 他希望章嚴維回京后,能提攜一下他。 ** 三天后。 六月二十七,院試放榜的時間。 第8章 小鹿鳴宴 寧硯在客棧中換了一身干凈的衣服,將頭發束好,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