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104
笑,后世有個詞叫“綠茶婊”,但那是漂亮女孩……她看看張一帆的身材和五官,搖搖頭。 可惜了那男孩,能無怨無悔替她做苦力四年,一定是真愛無疑了。 心情愉悅的出了門,楊阿姨兩口子已經等得著急了?!翱焐宪?,待會兒完了我們一定會把你送回來?!?/br> 車子出了農大,往主城區方向開了四十多分鐘,穿過主城區,又往另一個郊縣開,不知道是車里太悶還是緊張,她覺著頭有點昏,連方向也覺著有點繞。 “阿姨家住哪兒?” “快啦,就在前頭,累了吧?你叔叔開車就是有點兒繞,我也頭暈呢?!?/br> 這個理由倒也說得過去,杜淼淼靠在座位上,昏昏欲睡。 也不知坐了多久,就在她快睡著的時候,車子終于停下,楊阿姨扶著她下車,進了一座普通的民房。淼淼奇怪,聽談吐他們應該是單位上的,還以為是住樓房呢。 當然,她也不能“以貌取人”,多少本地人幾年后就是千萬富翁呢,現在只是隱形富豪。 只是,這院子也有點奇怪,住了不少外國人。這年代的外國人在華國,總是能引來民眾圍觀,甚至爭相拍照,可現在卻反過來,她成了“大熊貓”,老外都在看她呢。 楊阿姨適時的安慰她:“杜醫生別擔心,他們是我們學校的外教,租住在我這兒,在國外都是很優秀的人才呢!”言語間不無得意和向往。 杜淼淼淡淡的笑笑,也就這年代,華國內咨詢不發達,在普羅大眾眼里,來個老外都是優秀人才……殊不知二十年后,洋垃圾也是一種輸出。 楊阿姨帶著她進屋,倒了一杯溫開水,“先喝點水,我去給你找點解暑藥?!?/br> 淼淼忙說不用了,“阿姨家的狗在哪兒,我先看一下,待會兒回去還有事兒?!?/br> 楊阿姨卻很客氣,硬找了解暑藥來。 坐了一會兒,淼淼頭暈目眩的癥狀緩解不少,十一月已經涼了,哪還用什么解暑藥,連忙拒絕,為了緩解尷尬,喝了幾口溫開水。 女人露出滿意的笑容。 坐了一會兒,孩子沒看見,狗也沒看見,淼淼又問了兩次。女人出門,不知道跟什么人商量過,沒一會兒,牽進來一條大大的金毛犬。 杜淼淼眼睛一亮,她就喜歡這種大暖汪,每次見到都恨不得揉一揉。 只是,這只狗有點奇怪,揉狗的時候她順便感知了一下它的狀態,病確實有病,但年齡卻只有三歲,正是青壯年汪,跟“十三歲的老狗”對不上。 她裝作若不經心的問:“楊阿姨,生病的不是這只吧?” 女人一愣,“是,也不是。其實啊,這只是它孩子,也病了,麻煩你先看看這只……” 杜淼淼雖然覺著奇怪,但也沒拒絕。在她心目中,老狗小狗都是一樣的生命,只要能救它們,她都覺著滿足。 ☆、074 那位楊阿姨的“老公”仿佛消失了一般, 再沒出現。 楊阿姨的“女兒”也從未出現過,仿佛這個心善又執拗的小姑娘從始至終就不存在一般, 反正整個“家”里沒有任何表明他們存在的痕跡。 很快,女人把她安排進一間屋里,給狗看病。 淼淼雖覺著奇怪,但她一路上已經透露了自己有一個在燕京當兵的大哥, 一個在人大上研究生的二哥,待會兒約好五點要跟他們吃飯。 意思很明顯, 如果自己五點沒有到達約定地點,兩個哥哥都會找自己。楊阿姨要是有壞心的,這對她也算是一種警告和震懾,如果沒壞心, 那也只不過是多此一舉罷了。 所以,淼淼全程雖然覺著奇怪, 但都從未往壞處想過。 這只金毛犬是三歲零兩個月的男孩, 四肢修長而粗壯, 毛發金黃發亮且柔順,一看就是養得非常好的。這種犬種現在華國還非常罕見, 價格異常昂貴,養得起的人非富即貴。 更別說還能養得這么毛光水亮, 其主人肯定不簡單。 淼淼替它摸了摸,體溫有點偏高,狗狗正常的體溫比人類偏高,這只金毛體溫已經過了39度, 腹部也有輕微疼痛,腸鳴音亢進……嗯,還能摸出剛拉過肚子。 不用化驗大小便,淼淼一摸就知道,這是典型的細菌性腸胃炎,要平時的話給它喂點兒止瀉補液的就行,可現在……為了早點回去,反正也沒人看著,她懶得喂藥,直接輸入“力量”。 沒幾下,金毛犬就抬起頭,活蹦亂跳。 還很不巧的遇上一只發.情期的男娃,抱住淼淼的大腿就……呃,不可描述起來。 杜淼淼滿頭黑線,這家伙,真是個精力旺盛的男孩子。 沒一會兒,那只病得快死的老狗也找到了,只不過在另外一個屋里,楊阿姨笑瞇瞇的把她領過去,完了回屋拿出幾部攝像機。原來,淼淼剛才忙著治病,沒發現屋里隱蔽位置有幾個攝像機,正對著她全程攝像。 另一個屋里,坐著一群高鼻子黃頭發的男女,無一例外,身上都穿著白大褂,屋里前后兩面墻上是正在播放的大屏幕,屏幕里是一個女孩,她的每一個動作都被無限放慢,一一分解。 “幾位教授請看,我就說這女孩不簡單,有超能力呢?!闭f話的正是“楊阿姨”,一臉諂媚,看著洋大人的眼睛都在發光。 反觀幾名老外就淡定多了,眼睛都沒掃她一眼,靜靜地看著畫面,一會兒交頭接耳,低聲“嘰里咕?!薄皣\里咕?!?,女人也聽不懂,只是莫名的覺著特別好聽,仿佛能聽出一股倫敦味兒西雅圖味兒,光聽著聲音就能聞到清新自由的空氣似的。 她真的真的太想去國外了,當年沒有勇氣偷渡香港,錯過了最佳時機,這一次她一定會爭??!只有西方發達國家才是國家,那里的生活才叫生活,其他地方連生存都不算。 對,這位“楊阿姨”就是多年前從雙水村逃跑的知青楊曼娜,最初過了幾年東躲西藏的日子,可謂是吃盡了苦頭,但好在她相貌不錯,又上過大學,言談舉止文雅,認識幾個不錯的男人,慢慢的也把日子過起來。 其中有一個,待她真心,又懂文雅,是當地小有名氣的詩人,每月往雜志社寄一篇詩歌,稿費都相當可觀。楊曼娜跟著他,不用下地,不用曬太陽,每天只要在出租屋里做好飯,等著他會友歸來,享受溫馨而又充滿希望的二人世界。 后來,順理成章的,楊曼娜懷孕,生下了愛的結晶,以為下半生終將平平安安,一帆風順。當然,中途知道“前夫”林水生因為養母豬,日子過得風生水起,她也曾心動過。 畢竟,跟著這位“詩人”雖然滿足了她的浪漫主義,但柴米油鹽卻略顯捉襟見肘,他每個月花在人際往來上的錢就占了三分之二,剩下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