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93
皇子,不僅存在著,他的見識還讓初次見到他的李無忌想到了武俠世界里的另一個挺有名的皇帝。 一個面對葉孤城的刺殺都能說出“天子之劍”的小皇帝。 那時候李無忌就想過,如果這代朝廷真的救不了,那直接換一代或許也不錯。所以在感受到危機時,李無忌的第一個想法,是要將革命的火種藏好。封王意味著蔡相有機會讓對方偏離政治中心,六皇子從來都是青睞這位年輕的、出自世家的年輕探花的,李無忌提出這樣的建議,蔡相一派只會順手推舟。 于是六皇子封王,封王沒多久,就被皇帝隨便派了個差事,派去了太平王所在的封地。 太平王的封地在原本陸小鳳的故事里,是反派宮九的大本營。只可惜世界變化太大,無名島還沒成勢力的時候,就被前往南海的燕南天因為好奇給一鍋端了。如今的太平島就是個普通漁島,那道上數不清的財富一早就被燕南天贈給了白云城用以改善南海漁民的生活,至于秘籍這樣的東西,自然是全送回了金風細雨樓鎖起來,以免流入江湖又生風波。所以若是要說如今最安全的異性王,本人忠君愛國的太平王絕對排名第一。 一個武功平平的宮九,李無忌認為六皇子能應付。要是連宮九都應付不來,那他保也保的沒啥意義了。 送走六皇子本來只是一步小心為上的棋,卻沒想到歪打正著。六皇子走了還沒多久,那把暗中燒著李無忌的火便更旺了。蔡相向皇帝進言,建議讓李無忌為宗室之師。說他師從名家,又出生清流,在士林中很有名望,諸皇子對他也多有孺慕,讓他教書再好不過。 老皇帝自己是個熱衷詩書禮易茶的風雅人,他喜歡李無忌有很大一部分也是因為他詩做的漂亮,畫畫的也很有特色(李無忌:感恩明清詩人,感謝現代素質教育以及讓我臨摹了無數駿馬圖的國畫老師),說讓如今前景一片大好的李無忌教書,他也沒多想,一口就在金殿上這么定了。 皇帝在上頭覺得是榮耀。李無忌在下頭聽著,臉色卻微微變了。 他還在朝堂上立著,不是沒有實質的大家,更不是已榮養的老臣。讓他一個仕途正盛,眼見很可能要成為開朝以來最年輕尚書的官員,去做宗室之師——這基本就是要他去做帝師的意思。 帝師是什么位置,是曾教導年幼皇帝讀書的老師,因為這個位置特殊,所以通常都是由遠離朝堂的中庸大家擔任,又或者是前朝卸任的前相宰甫,從沒有說讓本朝權官去做的道理。 如果李無忌真去做了這個老師,那他的仕途就算到頭了。 蔡相都不需要做什么,只需要讓宗室弟子問他幾個問題,從他的話里揪出些傾向性的話,編輯一下,再傳給老皇帝知道——干預國政、教唆潛在的儲君偏離國政是大罪,老皇子舍不得,那就是他丟官繼續做老師。除非他真的教出個對他十分信賴的“新帝”,在十年二十年后幫他重入朝堂,否則李無忌就真是個空有名望,但半點抱負也舒展不出的“好探花”了。 如果老皇帝對他真的不滿了,與今上離心,不再有皇帝寵信的李無忌面對蔡京重來的重拳打壓——那可真是有計也使不出,只能辭官逃命了。 毒、真的毒。先忍他足有一年多,甚至不惜犧牲自己的威嚴,用“李無忌能與蔡相分庭抗禮甚至略壓一籌”做扶梯,送他上青云!讓他登高至連三朝元老都覺得他有資格做帝師的程度,再非常干脆的抽掉扶梯,直接讓他困死于這不沾紅塵的青云之上,自己將自己困死! 姜還是老的辣。李無忌立在金鑾殿里,穿堂風吹得他一個激靈,讓他在短短一夕間想到了無數種可能,竟然沒有一種能全身而退的。 此刻拒絕,便是不識好歹罔顧神恩,寵信必不能如故。 此刻同意,又是沒得防賊千日的,戰戰兢兢,就算保全自身,卻也再不能自主命運。 春天的風冷得李無忌惆悵,讓他思念他原本的“江南”故鄉。 他站在殿里認真思考了一下,覺得算了,連這種狗話都能聽進去的皇帝估摸著也聽不了多少人話。與其費這個功夫,不如換條輕松點的路吧。 他們李家世代簪纓,也不是只當官了。他們李家也有轉入江湖行走黑白兩道的。 李無忌頗為憂郁:暫時先換個“李”用下就是了。 他琢磨了一下,排布了一下,順便查了一下,準備看哪條路走起來比較合適。 而大約老天爺也在幫他,瞧見他一口拒絕了帝師職,而讓皇帝震怒勒令他閉門思過的蔡相一脈歡欣鼓舞,出手也就更不顧及了些。他的同期,一位同樣立志報國,想要滌清氣象的官員,死在了外派的路上。 從前也有不少京官外派后,或因水土不服、或因當地環境險惡,而死在了自己的任地的,這樣的事情本不足為奇,最多只是死在了路上有點奇怪而已。 為奇的是他死得地界是河北。 一個李無忌一早就通過金風細雨樓和風云鏢局打過了招呼的地方。 不用李無忌特別交代,花大已經自發性去查。這一查,便查出了蔡相與斷魂谷之間的勾結。只是他們沒有證據,更要命的是,除非是蔡相本人舉兵謀反,否則以今上對蔡相的寵信,重拿輕放的概率極高,甚至一個處理不好就會反噬其身。 花大拿不穩注意,他問李無忌有什么看法。李無忌已經惹怒了今上,時間拖的越久對他們越不利,若要在短時間內動手,斷魂谷是目前他們有的最佳選擇。 花大記著李無忌與江湖關系很好,若是李無忌也和蔡相一樣完全動用起江湖勢力,或許還能有一搏之力。但出乎花大的意料,李無忌在看完資料后,竟仍是說:“這把刀,不夠利?!?/br> 花大嘆道:“我何嘗不知,但我們的確沒有更好的刀了?!?/br> 李無忌便是在那時笑道:“有?!?/br> 花大:“什么?” 李無忌道:“我們還有六皇子、或者說衡王?!?/br> 花大:“衡王剛剛離京,你不是還說要保他?在這個風尖浪口——” 李無忌打斷了花大,他似乎也厭倦了彎著說話的風格,所以他直接對自己好友道:“溪云,你想不想換個皇帝?” 花大:“???” 李無忌老實道:“我想換一個了?!?/br> 于是李無忌借著當初幫金風細雨樓弄到的與前線聯絡的線,聯絡了邊疆早已不滿的軍戶。李無忌一篇檄文寫的慷慨激昂,直言蔡京誤國,需要諸位清君側。一直在被當朝打壓、活的苦不堪言的軍戶哪里見過這種攻心陣勢。黃山的李家也不知道李無忌到底想搞什么,總之因他是家主,順手幫著幫著就替他把檄文送到了每一戶人家的手上。因為軍戶里有不識字的,黃山李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