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222
小真人身邊的東西都一個屬性——傲嬌,紙鶴是這樣,小烏龜也是這樣,都說寵物似主,恐怕小真人也是挺傲嬌的一位。 小小的一卷密旨展開,只見上邊只寫了一個字:查!雍王便知皇帝這是準備開刀了,這次殺雞儆猴的雞已經有了對象。有了皇帝首肯,雍王自然是快刀斬亂麻,直接捉了李長卿,扣押后院女眷,查抄家產。 等邑城大小官員一覺醒來才發現這天都變了,剛因為雍王做派而稍微放下的心又重新提上來,如驚弓之鳥一般。 第158章 佛門本是清凈地,無可奈何惹塵埃 李長卿此人自在安逸慣了,抓起來不過在小黑屋關了半日便忍受不住, 吵嚷著要全部交代。把人提到雍王跟前, 所有關于紫云庵的事兒立馬交代的一清二楚,紫云庵一開始只是作為李長卿自個的獵艷場所,他自己都沒想到竟然越做越大, 引得邑城甚至周邊幾個臨城的富商權貴爭相出入。這些年掙得錢沒有細算過, 李長卿本人也不在意錢財, 都是紫云庵的主持師太主動孝敬的, 約莫至少有一二百萬之數,他花銷又大,手又散漫,剩在手里的不過幾十萬之數。 李長卿雖從未在明面上宣稱紫云庵是他罩著的,可邑城上下都是默認的,愿意給他幾分薄面,不會找由頭故意與之為難。真有些齷齪時,也顧及著京城的面子忍了。 雖不是實打實的關系, 可法辦了李長卿也不算冤枉了他。如果沒有他, 紫云庵可能還是一個清修之地,縱然內里有爭斗、有欲望, 也不會成為現在這個銷金窟、溫柔鄉。 至于邑城其他官員權貴因著只是進紫云庵享用美人,這跟逛青樓沒太大差別,并未直接跟紫云庵有牽扯,雍王也不好以此為由法辦了他們。若非要查,也能查出來不少其他臟污事兒, 只是屆時邑城政務誰來處理,一時間哪里找這么多合適的人員后補? 最后只是敲打一番,罰俸一年,讓他們明己修身,各自上一份請罪的折子,痛定思痛好好反省自我。如此邑城大小官吏才真正松了一口氣兒,只要不是罷官流放,那就好,那就好。原以為雍王這個鐵面王爺要徹查到底,沒想到竟只是點到為止,真是白驚出了幾身冷汗。至于罰俸一年,請罪思過,那是再簡單不過,還不如蚊子咬上一口難受。 待邑城事結后,雍王便帶著李長卿回京,等著皇帝親自降旨處罰。至于皇帝要不要借此再敲打敲打太子一脈,反正人已經送到跟前,皇帝用不用就是他自己的事兒,雍王只負責送人。 待雍王回京呈上普濟寺和紫云庵等人的罪證,皇帝一派震怒,痛斥佛門敗類,下令要求各地嚴查大大小小寺廟庵堂,務必一查到底。凡是作jian犯科、濫竽充數之輩全都清出佛門,將真正向佛的高僧整合,清點人數,留下少許寺廟,查封多余空閑的廟宇,除了夠他們日常用度的寺院田,余下多余的產業全部罰沒,土地良田重新丈量售賣。各地官員務必秉公執法,做到公平公正公開,不可中飽私囊,不可欺上瞞下。 因著有標簽的指引,這旨意傳達到各地后,各地官員清查起來也不難,不怕有人弄虛作假,不怕有人咬死不認。即便有些人就是不承認犯了孽欲,只將這人趕出寺廟即可,沒了佛門這座大山庇佑,又頂著那樣不知何時才會消散的標簽,除非躲到深山老林之中,否則是難以在人世間改頭換面生活了。 這樣的清查少則一二年,多則兩三年,前前后后甚是繁雜,也不要他們一蹴而就,只要將自個管轄的地方弄清楚、搞明白才是關鍵,各地最后都得呈上一份漂漂亮亮的奏呈,還有收繳的金銀田產及賬目明細。 都已經是擺在臺面上的事兒,哪怕是背后的勢力少不得斷尾求生,忍痛割愛,拋卻這項重要的收入來源。 大齊舉國范圍內的大動作,又是在除惡人、清惡欲,又對老百姓有好處,自然是引得百姓們拍手稱贊,直言乃是上蒼警示之功,皇上英明之舉。 這次大清洗之后,佛門中十之八九都被或者即將被清除,留下不過十之一二之人,整個大齊的寺廟庵堂也查封的七七八八,不剩下什么。這些空置的寺院因占地面積頗廣,之后或作為貧民、災民容身之所,或售賣重建做他用都可,總不能任由其腐爛空置,平白占著地方。 最大的得利者自然是皇帝,單是第一波清查結束,加上售賣田地得來的銀兩,國庫便收入了將近五百萬白花花的銀子,原本空虛的國庫瞬間豐盈不少。之后隨著各地的清查結束,還有源源不斷的銀兩送繳至國庫,百姓買到田地后每年還要繳納賦稅,這些保守預計也可增加三分之一的國庫收入,百姓們又有田可種,有飯可吃,可謂是利國利民的大善事。 對于獻上此計又全程通力協助的江映蓉,皇帝自然是感激不已,更是奉為上賓。大手一揮,京城靠近皇宮根兒的一處寬闊恢宏、景色甚美的府邸便賜給江映蓉做清修之用,又命工匠日夜趕工修繕,完工之日親賜“太清無上宮”五個大字。加封江映蓉為“太真元君無量至尊真人”,要不是江映蓉死活攔著,還非要大張旗鼓的封她個國師,昭告天下的那種。 遷入新居那日,皇帝親臨給江映蓉暖房,上至大王爺下至二十二皇子,小二十二皇上新添的一位皇子,剛滿月都給抱來了,可見是有多么重視。害得旁人差點以為江映蓉是位小妖道,不知給皇帝施了什么迷魂大法,讓皇帝這么寵信于她。幸虧外人不知道佛門之事的源頭在江映蓉,否則阻礙了這么多人的利益,恐怕恨不得喝其血,啖其rou,生吞活剝了江映蓉不可。 借著這次喬遷之喜,皇帝定要見識見識陽城知府所描述的大鳥——飛機,那個可日行千里的神機。既然拿出來,江映蓉也不打算藏著掖著,幸而新宅子后院寬闊,江映蓉直接將飛機停在后院空地上,皇帝稀奇的看了一圈,又由江映蓉帶著和幾十個皇子皇孫共同乘坐繞著京城小轉了一圈,過了過高空飛行的癮,才算作罷。 皇帝早就收到了此神機現下難以再造出第二架的消息,也就沒再提這話頭。不過下了飛機那一刻,雙腳重新踏上堅實厚重的土地,皇帝一顆心才放下來,無論這神機速度再快,還是腳踏實地來的好,堅決不再坐第二次,皇帝面上鎮靜入如常,心內暗下決心。 而對于其他皇子們或火熱、或打量、或稀奇的目光,皇孫們崇拜熱切的眼神,江映蓉表示已經習以為常,既然當初選擇了這樣一條路,那跪著也得走完了,不就是一點兒注目的目光嗎?小意思,小意思……呵呵,才怪!京城內出名就夠了,所以國師什么就算了,她可忍受不了千萬人狂熱崇拜的注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