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372
秦昭懷里抱著一個,對面坐著一個,心知道衛善說的對,可看太初睜著烏溜溜的眼睛,粉嫩嫩的小臉上滿是期待,又舍不得叫她失望。太初頭一回嘗著甜味兒,眼睛里滿是驚奇,把頭靠在秦昭的胳膊上,臉上的笑就不曾停過,這些東西乳母是不給她吃的,怕一嘗著味兒就再不肯吃別的,可跟王妃還能念叨,對著王爺一個字都不敢說。太初不停張嘴,秦昭便不住拿勺子刮粥上的米漿給她吃,父女兩個玩了許久,直到太初的眼睛都撐不開了,嘴邊一圈米糊糊,還咂吧著要吃。果然午覺的時候太初便不愿意吃奶,吃上兩口就不肯再吃,乳母不敢怠慢,愿也存著心思,若是這回哄好了,下回依舊給她吃這些。趕緊報到了正屋,衛善正給秦昭磨墨,鋪開撒金箋,預備寫呈送給正元帝的賀年表,她一聽便知道是剛剛秦昭給她吃多了,米漿全給她吃了,蹙蹙眉尖盯了他一眼,對乳母道:“既不肯吃,叫她餓一餓,下頓就吃了?!?/br>秦昭滿面不忍,提著筆半天沒落下一個字兒,可到底沒當面反駁衛善,等那乳母退下去了,才心疼女兒:“她才多大,哄著她吃就行了?!?/br>衛善瞧了他一眼,對沉香道:“賞她一枝金簪?!边@才是當真精心照顧著太初,背地里哄著,全隨著主子高興,可不折騰了孩子。沉香咬著嘴唇忍笑,應了一聲是,從匣子里取了一枝素面圓頭金簪賞了下去,乳母原來也不會當真就餓郡主一頓,她也沒這個膽兒,一見沉香來,想替自己辯白兩句。沉香笑瞇瞇的把金簪賞給她:“這是王妃特意獎賞的,往后可得更精心照看郡主才是?!?/br>乳母連聲謝恩,這下知道王妃心如明鏡,賞罰分明,不是那等光知道寵愛孩子的母親,原來看她年輕,這個又是頭生女,生怕有個不好,惹她生氣,這回可算安了心。秦昭寫完了賀年表,往偏殿去看女兒,看太初睡在悠車里,身上蓋著刻絲小被子,夢里還在笑,伸手捏了捏她的小手。第二日他再吃粥的時候,太初躺在他懷里不住伸腳,衛善捧了碗看著,就見秦昭滿面不忍,太初咿呀得著急了,他就低頭看一看。衛善從來沒見過秦昭這個模樣兒,又想笑又得忍著,一屋子的丫頭都退了出去,沉香落瓊兩個互相看看,差點兒就笑出聲來。太初咿呀發急,沒一會兒又累了,腿也不蹬了,秦昭這才低頭,跟她道:“你娘不讓?!?/br>太初也不知是不是聽明白了,竟應和了他一聲,衛善既是好氣又覺著好笑,作勢叉起腰來:“她才多大,你就這么慣著,往后不懂道理可怎么好?”秦昭抱了女兒:“原來我也這么慣著你的?!?/br>作者有話要說: 今天有二更我不能再叫外賣了我胖的連肚臍都圓了我要走出去吃謝謝地雷票小天使么么噠~~☆、第258章頭香年關還有十來日,晉王府門前車馬不絕,里頭一半都是來王府求字的,春聯是不必肖想了,便想求一個“?!弊只厝?,貼在門上辟邪招福,壓一壓祟。秦昭的一筆字,學的是衛敬禹的字體,業州衛王廟中立了石碑,拓印著衛敬禹生前詩作文章,還有些公文批復,還有人專門去拓印下來,印成字帖流傳,就叫作衛王帖。秦昭的字比衛敬禹的字還差著些圓緩氣,也是胸中志向不同的緣故,卻也深得其境,這些人來求字是很求得著的,可他們也不是真的來求字的。上門來求字的,幾乎全是來拍馬屁的,求了字去,能貼在家中供在堂上,顯得有面子。誰也不曾想秦昭竟極擅書法。還是曹大人先來求了,秦昭還真給寫了一張,宮中便有賜福的舊例,袁禮賢的門前也多是求字的,只是袁禮賢的字和他的人一樣瘦削,瞧著便干巴巴不圓潤。曹大人把這字捧回家去,他雖當著司兵,也算半個文官,來往中也很幾位懂得書法的,秦昭本就寫得極好,再經這些人的嘴一吹,就成了千金難求的字,門上一時涌來許多人,都是來求字的,就連永壽寺的方丈也來乞字,說要把這字刻在碑上。秦昭只覺好笑,卻依舊寫了篆字給他,沒兩日這位方丈便送信來,說正在刻碑,到正月初一日立下這個福字碑,還請秦昭過去揭開碑上蓋的紅綢。永壽寺的方丈在書畫一道上很有些名頭,永壽寺的藏經寶閣中便收了許多名家手筆,連他都特意來求字,可見晉王的字確實寫得好,求不著福字的,聽見正月初一要立碑,都想去瞧瞧熱鬧,還有民人傳說只要摸一摸那福字,便可多福多壽。衛善手里握著剪子剪梅花的枝條,挑了一支花苞半開的剪下來插進瓶里,沉香捧了梅瓶,落瓊替她撐傘,雪沫紛紛揚揚落在她身上的紅狐皮斗蓬上,衛善剪下兩株來,一株擺在房中,一株送去書房,捧了手爐子暖手問道:“王爺怎么還不來?!?/br>沉香道:“王爺在書房寫字,外頭到處都在求,正月初一那一天,都想去摸一摸石碑上的福字,好添添福氣呢?!?/br>衛善一聽,撲哧一聲笑了出來:“他又不是老壽星?!边B求個字都有這許多花樣,這位方丈可真是替永壽寺的香火cao碎了心。沉香“哎呀”一聲:“公主可真是,都年里了,還說這些話?!?/br>衛善一向覺得這個方丈很有些小聰明,一年四季永壽寺中總有能拿出來說道的東西,四時花卉引得達官貴人去賞,寺里又有福前果結緣豆,三五文錢一只,恨不得月月都出新花樣,他倒不該當和尚,要是做生意,怎么也是常家聶家這樣的巨富了。衛善披著斗蓬一路往書房去,府中廊下處處開著朱砂紅梅,才一進屋門便聞見水仙香氣,就見秦昭正懸腕而書,案前裁了一疊紙,也不知道要賜多少人。“有兩張便得了,這許多分賜下去,也就顯得不金貴了?!毙l善解了斗蓬,擼起袖子,親手絞了巾子遞給他擦手。秦昭擱下筆:“這是賞賜給各縣中百歲老人的?!蹦芑畎贇q已是人瑞,各縣有這樣的老人都要上報,算是喜報。衛善把那梅瓶擺在窗邊,摘下兩三朵梅花苞擱在書桌上的水盂里:“年里總要有回禮,不如造些打上王府字樣的東西,酒水點心錦緞,再有一個金紅荷包,里頭塞些福錢,列出一等二等的來,倒能省去許多事?!?/br>年節回禮還真是個大工程,衛善看見永壽寺的回禮,點心模子都是自己造的,素餅上都印著紅字,不如也學這個。秦昭寫完了最后一張福,門上又了一匣子拜帖進來,衛善翻看一回,奇道:“再有幾日就封印了,這些帖子送來也無用?!?/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