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24
而且這只是初步設想,還得因時因地而變,怎么可能一計便一勞永逸。所以,我自是要跟著你們的。至于文高兄,你當對他比我更為清楚,文武皆極為出色,只是少了些歷練而已,帶上定也是一頂倆。至于小安......”還未等楚歸開口,便聽杜安搶先道,“你們都往云中驅逐匈奴,舍生忘死,我不會自不量力,但頂也不會拖你們后腿的,我孤身一人往朔原南下便可?!?/br>何暘有些擔憂道,“你一個人會不會有危險?!”“可莫要小瞧了我,我也是堂堂男兒,雖不能上場殺敵,但從這一個人回洛陽卻是完全沒問題的。再說這里離邊塞已很近,只要路上小心,能有啥大危險?!?/br>唯今之計,這也是不得已的辦法,他們本來人數就少,帶上杜安,對杜安和他們來說都反倒更為危險。竇憲見三個少年一臉堅決的模樣,也不知想到了啥,便也同意了楚歸的提議。何暘將自己隨身的匕首送給了杜安防身,一行人便就此與杜安分別,杜安往朔原南下,其余人往東奔云中而去。杜安此去,不知是不是帶了莫大決心,倒也真是一路順遂,平安回到了洛陽,暫且不提。卻說竇憲一行往東疾行,不到三日,便到了云中城。云中城為云中郡郡治所在,位于陰山以南。云中郡共有十一城,近三萬人,可說是地廣人稀。云中城西側有發源于陰山的荒于水從東北往西南流過,南面則是白渠水流經草原,在沙陵城兩河匯合成湖,最后注入黃河。云中城在草原之上,北依山,三面環水,天似穹廬,水草豐茂,不可說不是一塊寶地。只是位于漢胡交界,宜農宜牧,是邊境屯兵重鎮,也是戰馬的天然草場,向來亦被胡虜虎視眈眈。竇憲命一行人在荒于水東側駐扎歇息整頓,并派人刺探匈奴消息。很快消息回稟,匈奴騎兵駐扎在云中城東北方向的山谷口,看來是為往北出塞留下退路。楚歸得此消息,與竇憲道,“匈奴位于云中城東北側,我們位于西北側,又掩于河邊密林之中,正好可施障目之計?!彼炫c竇憲密語一番。竇憲聽后稍稍思索了一番,笑道,“你這招如果對手是稍微謹慎或機警的,便很容易被識破。不過胡人往往少那么根弦,倒也不失為良策?!?/br>遂命手下護衛在密林中砍伐許多樹枝,綁在馬尾,次日日暮時分,每人之間相隔數米,從驛道往云中城奔去。霎時塵土飛揚,映著西山落日,從遠處望去,若是稍加揣測,倒也頗像大批援軍來臨的陣勢。沒多時便到了云中城西門外,竇憲將通牒守城士兵看過,士兵上報后,廉范竟親自來城門迎接他們一行。不過待看到他們一行只有十數人時不禁面色有些古怪,“我遠在北邊城門便望見西方塵土飛揚,又聽士兵來報有援軍到,以為少說也有數百人?!?/br>竇憲不以為忤,反倒暢快笑道,“廉太守都以為至少有數百援軍,那匈奴定也這般以為。我們只需趁熱打鐵,順勢再施一計,不怕匈奴不就范?!?/br>廉范稍加思索,大笑道,“哈哈,竇家兒郎果然好將才!”竇憲謙虛道,“不敢!”卻說這竇憲謙虛倒是真心實意的,這廉范并非常人,乃戰國名將廉頗之后,世代鎮守邊郡,素有名聲,因而竇憲并不敢自持。這廉范如今已年過三十,身材強壯,很是英武。楚歸也是偶然聽他師叔說起過這人,永平十三年時,楚王劉英因圖讖謀逆一事被誅,株連甚廣,甚至波及到了廉范老師薛漢。薛漢被誅后,故人門生皆不敢為其收斂尸首,獨廉范收斂之。后天子得知大怒,詔廉范責問,廉范先是態度良好地,然后陳辭薛漢既已被誅,念及師生一場情分,不忍尸首流落。后明帝倒沒有見罪于他,只是道廉范為廉頗之后,曾祖父為前朝將軍,祖父為王莽時大司馬,膽氣超于常人倒也不足為怪了。由此之后反倒被重用,永平十三年時才被辟三公府第,永平十六年便已遷為云中太守。日暮西山,夜色漸黑,廉范令營地駐扎將士各舉兩支火把,高舉過頭,列陣營中,一時間營地火光熾盛,甚是唬人。卻說匈奴騎兵駐扎在城外,望見漢軍軍營火炬甚多,又添日暮時分從西方見到塵沙滾滾,一時間深以為是漢兵援軍已到,一時大驚。天明前的濃黑時分,匈奴便已陸陸續續準備退兵,往東北出山谷口往塞外而去。此時漢軍早已吃飽整裝待發,廉范一聲令下,由竇憲率領,便追擊匈奴而去。楚歸則與廉范守在城門上以觀陣勢。楚歸自幼在山中長大,目力極好,遠遠望見匈奴惟首的騎兵,想必定是頭目,遂搭弓引箭,蓄力往那頭目一箭射去??上Ь嚯x過遠,未能一擊斃命,只是射中了那人后肩背。不過即使如此,一時之間匈奴大軍也是方陣大亂,緊隨其后竇憲領著的竇家護衛便如一把鋒利的匕首插入了匈奴后背,漢軍也緊隨其后沖殺上去與逃跑的匈奴廝殺起來。一時間,殺聲震天,血光彌漫,楚歸不禁有些被震住了。他是第一次看到這么血腥的場面。即使是在城墻之上,戰場之外,當看到兵刃收割著生命,流血洗滌著大地,他還是忍不住感到恐懼、顫栗,他不禁臉色發白,有種頭暈目眩的感覺。視野中只有那如殺神般的那人,一身黑色勁衣,在潰散的匈奴騎兵中如入無人之境,以最快的速度收割著匈奴騎兵的性命,卻巋然如山一般凜然不動,強大、冷血,令人恐懼,卻又令人折服。在沙場之上,拋卻頭顱、拋灑熱血的戰士們,向往的、聚焦的、折服的,便是這樣的首領,千軍易得,一將難求。楚歸作為一個從后世來到這里的現代人,無法接受生命被如此收割的場面,卻理解了這些古人所堅持、所捍衛的,并為之所犧牲的。失神之中,楚歸連廉范拍打他肩夸他箭法好也未反應過來,自然也沒注意到那被他射中之人回頭看來時有如鷹隼一般犀利的目光。等他回神時迷迷糊糊,不知為何只是答道,“這弓箭是竇大哥送與我的,自是好弓?!?/br>廉范不明所以,不過瞧他這幅傻樣,倒是哈哈大笑起來。作者有話要說: 這章是在廉范守云中破匈奴的基礎上增加的情節,歷史上記載的很簡單,假如有啥BUG的話大家自動忽略吧。☆、18.東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