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76
倡導者。因為他很清楚為什么那么多庶子里,最后只有他得到了太宗拼死也要給出的王位。謝介和泰望私下沒什么往來,就是再正常不過的親戚,見了面親親熱熱的尊一聲,往日里能不登門就不登門給彼此添麻煩。泰王見謝介靠過來,眼皮子都沒抬一下,卻做足了回護的姿態,讓其他兔崽子再不敢打擾。謝介投桃報李,把房朝辭提前投給他的,也小聲提醒了這位舅姥爺一句:“一會兒不管怎樣都別出聲?!?/br>泰王是練了半輩子的八風不動,不管內心如何天翻地覆,面上也始終寵辱不驚,也不知道他的耳背到底聽沒有聽到謝介的話。隨后的朝堂上,泰王用事實證明了,他聽到了謝介的日行一善。等候片刻,人齊了,也就移步正殿,準備上朝了。隨著內侍官敲鑼唱名,百官在殿上齊齊下跪,恭迎神宗和聶太后入殿,神宗坐在了龍椅上,聶太后隱在了珠簾后。這與任何一個早朝都沒有區別,只除了……太后懷中包裹著紅色襁褓的皇子。念兒也不知道是還在睡還是真的很乖,始終不啃不響的,也沒被朝上山呼萬歲的聲音吵到。神宗在說了平身之后,又說了句:“賜坐?!?/br>歷朝歷代上朝的規矩都是不同的,大臣們從與帝同坐,到跪坐,再到站著。傳到大啟的時候,站著上朝已經成為了一個常識。哪怕七老八十了,只要你還有那個雄心壯志要在朝堂上有一番作為,而不是回家吃自己,那你就必須有個足以站滿整場早朝的體魄。不過,也有人可以坐下,判斷標準十分隨性——皇帝的喜歡。泰王便是之前朝上唯一一個可以坐著的人,但他也不是因為神宗喜歡他而坐著的,是因為他哥喜歡他,隨后的仁帝、文帝和神宗只是循了舊例而已。今時不同往日,小內侍搬上來的是兩把椅子,一把是泰王的,另外一把嘛……群臣、宗室都有志一同、齊刷刷的看向了謝介。謝介不怕看,也沒客氣,泰然自若的就坐到了第一排泰王的旁邊,連個謙讓的意思都不會有。沒辦法,他從小就是這么養大的,最好的、最貴的、他喜歡的都一定會是他的,若只有一把椅子,那說不定看在親戚的份上,謝介還會讓一下年事已高的泰王,但如今有兩把椅子呀。一把長輩坐,一把他坐,沒毛??!“輕松愉悅”的插曲之后,朝堂上的氣氛也為之一肅,隨著內侍官一句“有本啟奏,無事退朝”的高腔,正菜終于擺在了所有人面前。孫參政一步邁出,再一次舊事重提,請官家泰山封禪。永遠站在文臣第一個的紹宰執,輕易不會下場的老狐貍,用一句“封禪之禮,曠廢已久,,若非圣朝承平,豈能振舉*?!”拉開了轟轟烈烈的序幕。聞表侄小聲附耳謝介:“你聽懂了嗎?”謝介鏗鏘有力的小聲回他:“沒!”泰王:“……”在朝上交頭接耳這很顯然是不對的,若他們不是神宗的親戚,大概早就被罵了。因為不管他們的聲音再小,動作也還是太過明顯。大啟的官帽是長翅帽,就是在烏紗帽后面一左一右各有一根像翅膀似的黑色長桿,稍有不慎,就有可能會碰到別人或者什么東西。這么為難人的帽子,是太-祖發明的,發明的初衷十分質樸——防止大臣在朝堂之上竊竊私語。戴著這樣的帽子動,不可謂不牽一發而動全身。也就這些基本沒上過朝,平時參加宮宴又空間很大的宗室,才會沒有經驗的在朝堂上說話。對于宗室這一片畫風都感覺有別于其他人、僅僅團結在泰王和謝介身邊的圈子,朝臣們一眼就看到他們在說話,卻并沒有空參他們。因為此時此刻,那邊已經在短短數息之間吵成了一鍋粥。到底是怎么吵的,謝介聽不懂,他覺得大意差不多是這樣的:孫參政:請泰山封禪。紹宰執:我反對。同意孫參政的人:我反對宰執的反對。同意紹宰執的人:我繼續反對。反對來反對去,始終沒個結果,謝介實在是不知道他們為什么一定要把根本不管事的宗室拉出來充數,總不能是讓他們來舉手表決那么兒戲吧?……還真特么是啊。文臣那邊已經自動分了兩隊,武官勛貴后知后覺的跟著文臣站隊,人數竟然差不多是五五之數,所以剩下的就要看宗室這邊的態度了。一群本來以為沒他們什么事的人驟然暴露在了所有人的視線下,要不是怕丟臉,他們都快感覺自己就像是一窩瑟瑟發抖的兔子被群狼環視,嚇的要哭了。那邊估計也猜到了這邊基本的文化水平,特意有人又簡單說了一句,請他們發表意見。其實就是讓他們站隊。泰王能說什么?泰王當即就昏了。“叔兒!”“舅爺!”“爸!”一群平時沒什么腦子的宗室,此時此刻就像是太-祖、太宗同時附體,演唱俱佳,嘶聲裂肺,不等朝臣們反應過來,他們已經七嘴八舌的說完了“啊呀,這是犯病了”、“得趕緊著抬下去”、“我來吧,我體格健碩!”,集體七手八腳、干脆利落的就抬著泰王下去了。烏泱泱的來,又烏泱泱的退,真退了,反正他們也沒指望自己能走仕途,在規矩方面,除了皇帝,無所畏懼。只有神宗想著,求帶上我QAQ……一群人到了偏殿,泰王唰的一下就睜開了眼睛,顯而易見,他沒事。老爺子晃了晃自己的老胳膊老腿,看了一圈“=口=”這樣表情的后輩,嘖了一聲:“你們還有的學呢。成了,叫人拿點吃的喝的進來吧,再來幾個墊子毯子?!?/br>今天短時間是走不了了。作者有話要說: *宗室的地位:這個在宋代對宗室的態度上進行的演繹與夸張處理。宋代的宗室基本就沒什么存在感,哪怕是皇帝的兄弟也都很安靜,他們基本和武人聯姻,卻又沒有實權,最重要的是,宋代重文輕武。簡直坑的一比。不過,文里也有自己的改編和扯淡啦。最好的辦法是一個字也別信我的。笑哭。*反對泰山封禪的這話,也是里宋真宗時期宰相王旦的原話,大意就是說,你特喵沒有辦點功績,還封禪?封個捶捶哦?!疚埂?/br>*長翅帽:宋代趙匡胤同學天馬行空的作品之一。☆、第四十五份產業:等過了好一會兒,宗室兔們清點了一下人數才發現,不對啊,好像少了一個。泰王老爺子很頭疼,說話都有點不利索了:“這是哪個腦瓜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