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75
轎夫都已經讓了道,甚至還包括提前打聽過上朝規矩的宗室馬車。足可見鎮國大長公主之勢有多盛。以及,是的,謝介出門打的從來都是她娘的燈,還不以為恥反以為榮。有本事你也找個大長公主當娘??!看她認不認你!皇城已經近在眼前,仰頭就能看到嘉會門內大廣場上十五米高的旗桿,一張刺繡的碩大龍旗迎風招展。這代表著今天有朝會或者慶典。進皇城,入宮門,過水橋,就是一殿多用的正殿了,今天大殿的匾額是最正式的。在朝會正式開始之前,朝臣可以去偏殿等候,由于今天來上朝的人太多,偏殿準備了好幾個,宗室與大臣毫不意外的被分開了。謝介穿著魯國公世子的緋色朝服,百無聊賴的坐在宗室堆里,被無數聞姓親戚簇擁,大部分都是想和他打聽風聲的,也有約他改日一起出門去浪的,許久不見謝介,狐朋狗友都有些想念。謝介既不姓聞,也沒有高輩分,甚至在爹死了這么多年之后還頂著個不倫不類的世子頭銜,但在這種時候他永遠是宗室里的頭一個。因為他娘是宗室中難得的掌權派,還是掌了大權的那種。大啟的宗室基本就是一群被養廢了的存在,因為在太-祖那么忌諱宗室之亂的情況下,不上進就是一種上進。久而久之,整個宗室就形成了終日無所事事以混日子為榮的怪圈。這也是為什么神宗在沒有成為皇帝之前,可以理直氣壯的紈绔成那個樣子,因為大家都這樣。“到底怎么回事???”有以為是自己犯了事要被整頓的宗室子弟。“我好困啊,不睡覺,毋寧死!”也有三十幾年從未早起的神奇存在。“這茶也太難喝了!怎么伺候的?!”還有養尊處優,不是貢茶、名茶就看不上的大爺。反正就是半點沒有上朝該有的樣子,倒像是一群兔子開大會,刺激又新鮮。作者有話要說: 寫這章的時候,總忍不住腦補那個一群兔子圍在一起小聲逼逼的表情包233333*上朝路上要“限號”讓道,這個是真的,宋朝都城的天街上,有很多小巷子,就是為了方便讓小官給大官讓道準備的。*因為一場大雨,南宋官員開始了做轎上朝這也是真的。霸王票:感謝“楚昭羲”親每天都有的地雷,共2個感謝“我已”親每天都有的地雷感謝“包子是炮灰”親每天都有的地雷,共2個感謝“小竹子FOX”親每天都會有的地雷,共2個感謝“穆十一”親每天都會有的地雷,共2個感謝“每天被自己帥醒”親每天都會有的地雷,共2個感謝“園園園”親最近每天都會有的地雷感謝“666666666666”親扔了1個地雷感謝“六角鈴鐺”親扔了1個地雷感謝“鬼涅”親扔了1個地雷☆、第四十四份產業:對于這群聞兔子來說,上朝真的是一件很新奇的事情。雖然嘴上多有抱怨,但其實內心里還是懷揣著一些和上巳春游差不多的激動的。反正這個偏殿里都是自家人,丟人也丟的很有限,大家基本都沒掩飾自己看東看西的好奇,還會從嘴里蹦出無數匪夷所思的問題。最夸張的莫過于謝介的一個比他歲數還大的表侄,正指揮人給他和大殿作畫。“欸,你會不會畫???”謝介的這位表侄與神宗那是如出一轍的圓潤,卻沒有神宗自知,總覺得自己還是個身輕如燕的寶寶,對著昨晚特意和神宗從畫院要來的畫師吹毛求疵。“我雖然沒有表叔纖細吧,但也沒有他兩個壯??!”畫師朝謝介投來了求救的目光,這已經是藝術加工后的成果了好嗎?還兩個?三個都綽綽有余了,我真是謝謝您嘞。謝介默默的打量了一眼他表侄,然后就毫不猶豫、義正言辭的加入了討伐的隊伍:“對啊,我們大郎哪里胖了?和我也差不多嘛?!?/br>睜眼說瞎話說的特別真誠,因為謝介是真的覺得他表侄不胖的,頂多是有些富態。但宗室的富態那能叫富態嗎?那叫萬千寵愛于一身!這夸的連他表侄都有點臉紅了。其他人見謝介今天這么好說話,趕忙繼續湊上來進行朝堂咨詢。但……謝介也沒怎么上過朝啊,有限的上朝經驗還是在他幾歲大的時候,大舅抱著他去上朝,還被罵了。他哪里還記得真正的上朝是什么樣子?招架不住的謝介,干脆就坐到了宗正寺卿身邊,一瞬間,世界安靜了。宗正寺是個正兒八經的官署名,宗正寺卿是宗正寺的最高長官,從三品,官不大,但地位超然,不管朝廷開什么會,他都一定必須在場。因為宗正寺是專門負責管理皇族、宗族的朝廷部門,宗正寺卿代表的就是整個宗室的意見。當然,宗正寺還有管理外戚的譜牒啊,守護皇族的陵廟什么的閑雜工作,在大啟甚至是連僧人、道士等玄學也一并要插手的。一般宗正寺卿的人選,必然是皇族中輩分高又人緣好的那個。大啟也不例外。這一任的宗正寺卿是個一臉正氣的老爺子,輩分和年齡成正比,他是太宗的異母兄弟,連神宗見了都要叫一聲叔的那種存在。太-祖對自己的兄弟很大方,開國后,不管嫡庶都封了王,卻對自己的兒子們很吝嗇,除了把太宗這個結發妻子所生的兒子封了太子以外,其他女人生的兒子就好像不是他的一樣,防賊似的防著他們,到死都沒給任何一個封王,也不給封地,就那么胡養著,還留下遺詔不許太宗給他的異母兄弟們請封。太宗也是在死前,才稍稍違背了一下太-祖的遺愿,封了他最喜歡的弟弟為泰王。泰王便是如今的宗正寺卿,一個有些耳背的老爺子,手上常佩一串菩提,口念三清,不佛不道,誰也說不準他老人家到底信什么。泰王雖然一直站在朝堂之上,卻十分低調,因為這就是大啟養宗室的慣例。——宗室不得參政,只有虛職,多與武人聯姻,卻被杜絕了一切和外臣來往的渠道。經過幾十年的潛移默化,連宗室們自己都已經習慣了這種自成一派的生活。他們的孩子結婚不是從小門小戶里找,就是在和太-祖、太宗打天下之后還剩下的勛貴武人家里相看,平時往來也大多都是自己人,自得其樂,還十分排外。最初是不得不排外,后來就變成了一種習慣,非宗室勛貴的衙內,根本入不了他們那個圈子。牌子砸下去,十個里有八個都姓聞,剩下的自然是謝介這樣的姻親子。泰王是貫徹宗室孤島這一理念的翹楚,也是最早一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