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50
人,斟酌道:“我來的路上想起一件事?!眲@晏良一同看向他。“就是薛白薛太公的死?!眲⑤Y仔細思考了下前因后果,“薛太公讓薛云山給你報信晏家有難之后就死了,不過也可以當作壽終正寢……但奇怪的是,同一天死的還有宏選宏公公?!?/br>宏選這個人晏良是知道的。曾經還在朝中和淮家斗的時候,晏氏在宮里的眼線就是這位公公。“同一天……如果沒有差錯”,晏良抬頭篤定:“想必都是李恭賜死滅口的?!?/br>劉顯點點頭。“為什么要滅口呢?”劉軾想了想,“如果說他們只是知道李恭要為難晏家的話,但這件事那個時候所有人都知道吧?!?/br>“因為他們還知道為難晏家背后更大的原因?!眲@一字一句,目光冷峻,抬頭看著兩人:“晏家,劉家,都不過是兩翼,最重要的是軀干,是廣陽王,李恭的親弟弟。斬除了兩翼,剩下一副空殼子,即使有再大的威脅,再重的心病,往后也能高枕無憂?!?/br>晏良心頭悚然一驚。到底是怎樣的心病,竟然在幾十年之后,還能掀起滔天巨浪,血流滿地。“哥,你是說……”劉軾張了張嘴,難以置信。身為皇親國戚,他們就算沒有經歷過那段腥風血雨,但也看到過。“很多人都說,太和殿的那一夜,幾乎就要改天換地了。但廣陽王心軟,加上立嫡長子本就是祖宗之法,所以——”“世人都知道,是廣陽王見了先帝最后一面,也是廣陽王宣讀的繼統圣旨,難道?”晏良心頭打鼓,一聲比一聲響,難道這一切都是假的?“除了當事人,這世上無人知道真假。不過眾說紛紜……”劉顯的聲音像是從極遙遠的時空盡頭傳來,空空蕩蕩,但沉若千鈞:“不過,現在的結果你我也看到了,真假根本不重要?!?/br>“重要的是,李恭根本不信?!?/br>“他自始至終都覺得這個皇位他坐不踏實!”第七十二章杯盞里的熱茶升起裊裊煙霧,時間長了,煙霧散開,茶水冰涼。一如人心。“劉軾不用去,沒有人會單槍匹馬,我們名正言順?!?/br>帳子里響起晏良堅決的聲音,劉顯劉軾一同望向他。晏良低著頭,食指劃過赤赭暗紋桌案,上面濺了兩滴水漬,“謝行”兩個字寫到了“行”的最后一筆。匕首刀提,水紋隱現,殺氣畢露。“謝行陷害國之重臣,蒙蔽圣聽,罪淵jian藪,十惡不赦,當清君側?!?/br>說罷,晏良微微一笑,抬頭看向劉顯,“十六年前你為我清了一次,這次,怕是又要麻煩你了”。劉顯坦然一笑:“吾之所愿?!?/br>韋莊跟在辛淵身后進帳的時候,薛濤正在和劉顯等人說著他們下午商議的路線。幽云二州雖然是最快的路線,但不是最佳選擇,因為每州的守備都不在劉顯麾下,這樣貿然帶著幾萬大軍進攻京畿,難免不會打草驚蛇。“最好是從連州繞道,那里本就是王爺的屬軍,但是時間上——”“魏王?!表f莊躬身行禮。劉顯看了他一眼,點點頭,“你來得正好,薛濤正在說你的提議,想法不錯”。破天荒的,韋莊沒有立刻表態,而是轉向坐在劉顯身旁正低眉思索的晏良,謙卑恭敬:“言公子好?!?/br>所有人的表情都不對了。薛濤像見了鬼似的,直接走到韋莊面前,上上下下看了好多遍,傷到腦子了?雖然這樣說也不對……辛淵一下瞪大了眼睛,自己好不容易掏心掏肺,轉頭就被賣了!劉顯瞇眼,若有所思。晏良尷尬,“呵呵……客氣了客氣了……”伸手也回了一禮。劉軾全程搞不清楚狀況,摸了摸后腦,他哥的幕僚怎么神神經經的……當事人卻一如往常,接著進帳時薛濤的話說道:“時間上卻會多出兩天。不過這個也不是沒有解決的方法?!?/br>雖說眾人神色各異,但大事當前,也就先擱到了一邊。“魏王受傷的消息可以快馬向朝中再報一次,抗倭將領溺水感染,病情加重,以往也不是沒有的事??祚R一來一回,也費三四天功夫。雖然對于京里來說真假難料,但能拖一兩天也是好的?!?/br>這確實是個方法。劉顯采納了,正要開口說些什么,就聽韋莊謙虛有禮地問晏良道:“言公子怎么看?”眾人:……當我們魏王是空氣嗎!劉顯:不要緊不要緊。辛淵:我完了我完了。晏良顯然又沒有料到,愣了半天,回過神來:“這個……咳?!?/br>“我覺得可以。魏王以為呢?”地圖上連州十萬大軍的旗幟插得筆直,劉顯沉聲回應:“可以?!?/br>“宜快不宜遲?!眲@環顧眾人,“我劉家世代忠君,不幸被jian人所害。這次,有勞大家了!”“自古大義,力所不辭!”結束的時候,眾人一一退去。“辛淵”,劉顯低頭看著地圖上的路線,“你留下”。辛淵根本就沒打算走,這個時候更是視死如歸。韋莊心情大好,出了帳臉上還帶著笑。薛濤直接把人拉住,“我說你這回受傷怎么了這是?嘖,心情這么好?”“你不懂?!表f莊伸了伸懶腰,天色已經暗了下去,海鳥列隊掠過平靜的大海,“知道得太多不是好事,懂不?”“切”,薛濤不以為然,“肯定是辛淵和你說了什么”,說完還回頭同情地看了兩眼帳子。“咳,走吧!”“你心虛什么……”“我怎么心虛了?”“聽說人家知道你受傷了,可是直接半途就接你去了?!?/br>“那、那……怎的!”“沒怎的,我就是同情辛淵……唉!你走這么快干嘛!”“我餓了!”景貞二年春末的時候,京里一連下了好幾場雨。春雨貴如油,對于百姓來說,一夜春雨,明朝杏花,確也是尋常樂事。泥土松軟,馬蹄踏上去的時候,聲音都淺了不少。青柳逶迤,撩弄東風,拂過鐵甲肩頭,卻帶不回絲毫遲疑。五萬鐵騎,壓城而來。黑底藍紋的劉姓大旗肅穆端重,舒緩醉人的京城春風一下就浸入了漠北重重凜冽的霜風之中。“魏王——”小黃門一路慌不擇路,奔到了太和殿前的玉石臺階,驚恐萬分:“魏王——!”“魏王——反了——!”“魏王反了!”頌陽處理朝政的桌案前還放著兩天前浙州大營快馬送來的軍報:劉顯溺水感染,生死不明。在信里,凌陽郡主的安危,劉顯還委托頌陽長公主代為“照看”。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