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24
層,兩人朝高地走。他摸了摸艾德里安的額頭,艾德里安很聽話地任其擺布;他前額的卷發被弄得翹起,不知是被汗水還是雨水打濕了。淋濕的馬路像一面凹凸不平的鏡子,分裂出另一個世界來;墻壁因透水程度分出層層色彩。他們一直走到杜蘭家樓下,艾德里安拉著猶豫不決的納夫塔利的手進了樓道口,一會兒納夫塔利才走了出來,兩人分道揚鑣。不管杜蘭承認不承認,他內心里也曾希望艾德里安會是對自己抱有隱晦心意的秘密崇拜者,雖然杜蘭對艾德里安并沒有什么特殊感情。他像許多人一樣慣于陶醉在自我的魅力中,況且沙龍里的小姐太太們無一不對他的殷切回報以意味深長的眼神和嬌媚的嗓音。他每日穿著筆挺的西服走在圣日耳曼布滿了裝潢體面的店鋪的街道上,用拜倫的詩句點綴小姐太太的車前馬后,在公爵侯爺面前贊揚甚至是和自己敵對畫派的納夫塔利的作品,再在畫展收回那些奉承與殷勤的回禮,讓自己簇擁在愛意和恭維里。這沒什么不好,他知道自己如果需要愛慕,就要先給出同等價位的籌碼,這是他從知道世界上分為“美”“丑”那天就知道的道理。幼年時那個沒有河流的村莊里,同齡人都叫他叫圖釘,因為他腦門太大,眼窩太深,眼睛又小,仿佛是過攏的嘴和鼻子壓迫所致。他們不和“圖釘”玩耍,直到年幼的杜蘭表明自己在糖果上的富有,他們才像朝圣者一般簇擁過來。他在小鎮的畫室里當學徒,因為愚笨沒有受到老師的重視,有一天,老師笑著對他說:“算了吧,諒你再怎么樣也不可能趕得上查爾斯的?!蹦菚r,老師那個聰慧的兒子查爾斯也對杜蘭投以輕蔑的一笑。那個冬天,年少的杜蘭躲在閣樓角落里憤怒地哭泣。他多么想畫十字街頭的耶穌像和五彩繽紛的菜市場,然而他既調不出心中想要的色彩,也描不出耶穌圣誕夜埋藏在白雪下的慈悲的臉龐。他把同學打牌喝酒上妓院的時間全都用于刻苦練習,終于有一天,查爾斯也不得不在他畫前發出感嘆時,他在內心嘲笑查爾斯,表面上卻笑笑說:“只是隨便亂畫的而已,還是你的形描繪得更準?!?/br>他認為自己終于征服了庇厄利亞的女神,甚至可以說是報復,報復那個曾對他不削一顧、而他內心中又極其渴望和她一同逃離黑夜的女孩兒。他曾在多少個夜晚守望她走過田垅的身影,聽說她身體不適他就悄悄拿母親煮好的豆子給她(他家很窮),還在她生日時送給她自己畫的她的肖像。雖然那禮物最終淹沒在眾多精致的洋娃娃、閃亮的首飾、綢緞的新裙子里。只要她對他一笑,就能把他從充滿殘酷的孤獨的人間地獄里拯救出來,但上帝給了他這樣一幅皮囊,誰會對他微笑呢?他曾寫詩“你是一只殘忍的野獸……”等他終于有了他的畫迷、他的信徒,他就讓他們爭相奉承自己文學上的天賦,任由他們將它出版。但他終究還是認為命運在嘲弄他。當他終于風風光光地被巴黎美術學院錄取了時,納夫塔利,卻讓他看到了另一座山,它比自己正在攀爬的這座高出許多,然而自己已經進了全力才爬到這座的頂峰,納夫塔利卻在那座高山上早就爬得更高,還會爬得更高。納夫塔利,他的天賦和努力讓他能以“寬大的胸襟”與大家成為朋友,他也向杜蘭拋出了橄欖枝。他誠懇地告訴杜蘭自己配色的方法,當杜蘭畫得走形時,他不像西蒙一樣取笑杜蘭,還謙虛地幫他修改。納夫塔利顯然是希望與他們共同進步,然而他所表現出的天賦、努力、大度都深深激怒了他們。有一天,納夫塔利正坐在那顆白皮松下學習法語,一旁還放著一些西班牙語和英語的書。杜蘭想起西蒙曾在自己面前說納夫塔利的語言天賦也相當高。他便裝作在學習的模樣掏出一本,在納夫塔利不遠處大聲快速地把那本散文集倒背如流。納夫塔利顯然受到了干擾,但仍翻動著書頁。杜蘭就越來越起勁兒,直到他再也沒聽到納夫塔利的翻書聲,直到過往的藝術生都對他的文學天賦加以褒揚,直到納夫塔利默默地拿著書走開了。沒多久,西蒙也看出兩個人的不自然,跑來問杜蘭說:“你和納夫塔利怎么啦?”杜蘭說沒事,西蒙就隨口道:“哎,他很厲害吧?”杜蘭望著藍色屋頂后掩映的灰色墻磚,目不轉睛地說:“是啊,他很厲害。有資本張揚?!?/br>西蒙愣了愣才揉揉杜蘭的頭發,看著三樓窗戶里隱約畫板的一角笑道:“他是有點好為人師——納夫塔利老師——哈哈!”槲櫟的火紅也不能表達杜蘭的憤怒不平;哪個美院的學生斗膽畫出如此明晰的線條?然而界限就是如此分明——那條上帝在他和納夫塔利之間勾上的石墨黑線。面容扭曲的臉,那是他看到的人們用冠冕堂皇的理由回絕他的愛意時的表情;綠色的黃昏,那是因為他的雙眼因嫉妒和悲傷而充血;斜梁的屋頂——孤獨的夜里,純白的月亮就順著它滑落在自己窗前……當所有學生掛出自己的作品時,他也像別的學生一樣,在納夫塔利的前贊嘆駐足,然而他看到納夫塔利在自己畫前輕蔑的目光時,他就決心永不再與老派畫家為伍。納夫塔利畫中的千葉玫瑰哪里會懂他的痛苦!他認為它就像納夫塔利一樣,因為充足的雨水陽光而驕傲地茁壯生長,然而它永遠不會知道,種子若是落在了貧瘠的土地上,會長出多么驚心動魄、無法想象的生命的形狀。但杜蘭不知道,納夫塔利的痛苦并不比他少。只要納夫塔利永遠不讓暗室里那些的畫作見人。除了沙龍里的有錢人和靠有錢人吃飯的手藝人,馬路上每日匆匆忙忙為生計奔波的人們沒人在意那場在報刊雜志上進行得如火如荼的論戰。老派畫家說新派的畫作偏離了繪畫的本質:“人的感情說到底也是來自自然,當然不可能高于自然。繪畫表現自然之物,雖能容忍主觀加工,也不能越過造物主的界限;一旦完全用人的感覺——他們還稱之為的特點——來代替真實的自然,這樣的畫作的意義比最基本的臨摹還不如?!?/br>新派畫家則嘲笑老派眾人不過是強弩之末:“他們幾個月的心血比不上一片濕板。再等彩色相片普及,老派畫家馬上就會丟了他們的飯碗。就像電報取代了驛站,打字機把抄書人趕進了工廠。我們可以相信,很快巴黎街頭將再不會有奔馳的馬車,從法國到遠東也只需短短一日;人們還會像他們的祖先所想象的那樣在天空遨游——世界將會永遠地改變!只有他們——那群自詡是世上唯一的‘畫家’的人,他們還會死守在宇宙的中心——地球上,畫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