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77
藥上, 投入經費三千四百萬?!?/br> “二:感染病智能監測與防控預警大數據系統,研究重心是在感染病的傳播機理與數學模型、計算機模型建立上,投入經費兩億六千萬?!?/br> “三:腫瘤細胞的增殖、擴散、轉移機理與DNA的表達, 研究中心在腫瘤的靶向治療上,投入經費一億六千九百萬?!?/br> “年度研究目標如下:……” “月度研究目標如下:……” 喬知予在上面實話實說,下面那些昏昏欲睡的老教授們都醒了。 啥玩意兒? 你要搞啥研究? 你的經費這么就這么多呢! 這些大牛級教授原先覺得自己手掌幾千萬研究經費就已經相當得富裕了,誰能料到喬知予出手就是四億六千多萬的經費! 你們家的錢都是大風刮來的嗎? 有人已經上網搜喬知予以及‘future-sce’研究院的相關信息了,等他們搜到之后,心中的千言萬語都變成了嘴邊的一句‘沃日’。 本來還有很多新入職的講師心里不平衡,大家都是博士畢業,憑什么你一入職就是教授,我們得勤勤懇懇工作幾十年才能跑到你的起點上? 但這會兒看到喬知予的手筆后,大家心里都不酸了。 你有一塊錢時,會羨慕有十塊一百塊錢的,會羨慕有一百億的嗎?懸殊的差距可以讓人直接忽略檸檬的酸度。 李文山院長原先都沒戴老花鏡,他在聽到喬知予說自籌到經費的時候,就已經拿出老花鏡戴上了,然后一抬頭就看到了喬知予公布在PPT上的項目及項目經費。 項目名稱沒什么好看的,大家都在畫餅,使勁兒往高大上的方面吹,看項目名稱就如同看徐悲鴻畫出來的駿馬圖,要是想知道這個項目最后會做成什么鬼樣子,那得看成果匯報,多半就是個簡筆畫的馬。 但是項目經費投入與項目成果產出還是有一定正相關關系的,尤其是喬知予現在拿出手的這種單位自籌項目! ‘future-sce’研究院是一家盈利性質的企業,設置研究項目肯定是奔著賺錢去的,看喬知予公布的那三個項目就知道了,第二個項目暫時沒看到賺錢的苗頭,但第一個項目和第三個項目,那完完全全就是奔著掙錢去的??! 有些老教授還搜到了‘future-sce’新招聘的那些研究員的信息,有看到好多個藥物化工與精細化工專業畢業的博士,怎么會不明白喬知予的項目會偏向什么方向? 理論研究只是為了后續的生產轉化服務! 喬知予簡單講了一下自己的規劃,等湊到李文山院長要求的時間就下去了,其它教授匯報的時候,她也認真聽著,每當她腦子里迸發出一個新的研究構想時,甭管這些研究構想會不會管用,她都會記下來,搞的那些排在后面匯報的人壓力山大。 有些副教授已經能拿到三四百萬的項目了,很多教授都拿不到這么大的項目呢!若是放在平時,他們肯定會好好吹一吹自己,但今天,這些人都默契地草草結束了。 有喬知予作襯托,前面那些拿著千萬級項目的教授都不好意思說自己不缺項目經費,他們這些拿著百萬級項目的人更是得夾緊尾巴。 會議結束,喬知予收好材料麻利地從后門開溜,附屬醫院那邊有兩個病人需要做十二指腸內瘺修復手術,急診科同她約了手術時間,等手術結束后,她還得去‘future-sce’研究院那邊開一個短會,時間安排特別緊。 等李文山院長打算同喬知予仔細聊聊時,喬知予已經開著車快到京大醫學部附屬醫院了。 “喂,知予,你人呢?怎么一散會就沒看到你的影兒了?我去你辦公室,發現你辦公室的人也鎖著?!?/br> “???李院長,您找我?附屬醫院這邊有兩臺十二指腸內瘺的手術約了我主刀,我現在都進急診了。您是有什么事兒嗎?” 李文山院長愣住,“你跑這么快呢?手術要緊,你先做手術吧。你明天有空沒?” 喬知予覺得自個兒曠工被抓了,有點底虛,“明天也沒空,‘future-sce’研究院那邊的項目剛啟動,我得蹲著,疤痕組織修復那個項目是我親自帶頭的,暫時走不開!” 生怕給李文山院長留下什么不好的印象,喬知予趕緊描補道:“李院長,您放心,教務科給我排的課表我已經收到了,理論課和實驗課,我都會調整好時間的,絕對不會耽誤了學生們上課?!?/br> 李文山院長:“……行吧,你什么時候有課?記得提前和我說一聲,占用一點你的時間,我們談點事情?!?/br> 喬知予答應下來。 李文山院長掛斷電話之后還在那兒小聲嘀咕,“怎么就這么忙呢?約見你一下,比約見院士都難?!?/br> 他轉眼又說,“不過年輕人還是忙點好,太閑了沒什么出息?!?/br> ———————————————— ‘太閑了沒什么出息’的張一鶴最近心里就挺不舒服的。 他和喬知予的脾氣都還算好,平時基本上沒什么摩擦,就算偶爾拌幾句嘴,也沒人會真的放到心上去,日子過得滋滋潤潤,張一鳴每天都會發微信來酸他,還會吐槽萬商的事情太多了,那些工作一天工作二十個小時都做不完。 張一鶴十分貼心地給自家兄弟準備了滋陰補腎的藥丸子,還親自送到了張一鳴住的地方。 讓張一鶴感覺心里不舒服的是事情是——喬知予實在太太太太忙了。 如果沒事還好,喬知予基本上吃過早飯后去‘future-sce’研究院,中午飯就在那邊吃,一直待到晚上七八點才會回到住的地方,一周七天循環往復。 如果遇到一些事情,比如說京大醫學部附屬醫院急診科有遇到一些比較棘手的病人,喬知予還會被拉過去當外援專家,有可能一個手術做到凌晨,也可能半夜兩三點就打電話把喬知予給喊走了。 喬知予每天忙到腳打后腦勺,繼承了道觀的張一鶴卻每天閑的像是掉進了鹽池里,早晨九點多去藥王觀,給祖師爺上柱香,然后就窩在藥王觀里給那些微信上同他預定過藥丸子的人制藥,等下午五點一到,他就關門回家了。 張一鶴暗搓搓的統計過,自從喬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