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238
在場所有學派的學者們都表示很有興趣。他們其中的一些人對自己的算術能力很自信,還想和宿誼討教一番。但當宿誼將目錄拿出來的時候,他們有些無語。這就是最淺顯的?這也能叫最淺顯的?雖然其中許多知識他們也是知道的,宿誼的目錄只是更系統些。但這些不都是很高深的知識嗎?他們抬頭看著宿誼那嚴肅認真的表情,疑問問不出來??傆X得問出來有些不好意思。在宿天師看來,這或許真的是很粗淺的知識?這些人表示,讓宿誼給他們詳細講解一下這些大綱的知識,他們才知道怎么編寫。宿誼愁了。他總不能把九本書都用這個世界的語言抄寫一遍吧?他會瘋的。為什么系統不提供自動翻譯呢?宿誼考慮一下,決定給眾人講一遍算了。這總比抄書強吧?不過宿誼這口才,雖然在忽悠人的時候特別厲害,但講課就不成了,基本上就是照本宣科。只是這時候的人授課大部分都是照本宣科,所以底下人也都習慣了,何況宿誼即使只是照著書本念,也夠吸引這些學者了。在場的人都是有算術基礎的人,宿誼手上課本上的許多知識,比如勾股定理、質數等等,雖然現在沒有歸納總結,但已經開始實際運用。早在東漢時候便已經成熟。歷史變動動沒了劉徽,或許他還沒出生,或許他不學數學了,或許他改名了,但為做注的古代數學家們仍舊很多。在中,所涉及知識,已經囊括了不少初中數學知識,甚至還有些許高中甚至大學的知識。比起現代基礎數學,只是顯得敘述較為凌亂,彼此知識點之間,沒有一個清楚的脈絡來鏈接彼此。更偏向實用,而不是理論。宿誼的“講解”,則是系統的,從淺入深的。畢竟是后世華國研究并實驗了許多年的數學課本,專門給孩子們學的。在大部分知識在場人都懂的前提下,宿誼念完九本書(排除習題部分),花了十幾天的時間。這十幾天大多花在當講到現今沒有的知識點的時候,宿誼進行了比較深入的闡述和舉例。這群人不愧是業內的大牛,即使表示對數學不擅長的人,也都聽懂了這九本書大致內容。宿誼心想,十幾天學完九年的知識,這些古人真是牛逼透了。雖然大部分知識他們都學過。在搞清楚這九本書的內容之后,在場人都表示,完全可以就按照這九本書來編寫書,不需要多大改變。頂多將其分成粗淺、入門、高深等級別,讓人自己選擇學習。習題冊可以單獨列出來,不占用理論書籍的篇幅。他們對其中公理、定理等概念和其推導十分感興趣,并且認為在書中描述這些推導是一種創舉。知其然,還要知其所以然。若是在元之后,宿誼推廣數學會被認為是不學無術,但現在無論是朝廷還是社會對數學都很看重。在宿誼的世界中,唐宋的時候,算術還是國子監必學科目,其教材就是。在這種背景下,宿誼編書的進程很快。不過編書的人都來借宿誼手中的“天書”,那缺胳膊少腿的字他們居然連蒙帶猜猜出不少,只是那些符號讓他們費解。只是當接受那些符號之后,就跟那宿誼稱之為“印度數字”——阿拉伯數字其實是公元五百年左右,由印度數學家發明的,只是由阿拉伯人傳到西方,被誤以為是阿拉伯人發明,才叫阿拉伯數字。宿誼要推廣,自然要為其正名。不過宿誼這個文科學渣并不知道印度現在還不叫印度,所以別人也不知道印度數字為什么叫印度數字,后世便簡稱“印數”,并為其編寫了許多神奇的傳說,來解釋這名字。“印數”現在已經在青州推廣,并且輻射到華國其他地方。就像是“印數”一樣,在搞清楚數學書上其他符號之后,這些符號很快就被研究的學者接受,并且教導弟子。在他們新編寫的數學書上,也有這些符號的解釋。京城中,皇帝父子三人還在和朝臣們討論要怎么推行宿誼所說文教方面事宜的時候,宿誼這邊已經開始編書,并且在編書的過程中,“學宮”已經將新的數學知識傳出,教導學子。許多人都千里迢迢來學習新的數學知識。誰讓宿誼在介紹這數學課本的時候裝了一下逼,說那是他推算的基礎呢?一些人或許對數學不感興趣,但是對宿誼的“推算”感興趣,于是抱著學會這個說不定再看看之類,會有不一樣的收獲的想法,踏破了學宮的門檻。宿誼派人收門票,收課時費,收書本費,收住宿費等等,賺了盆滿缽滿。所以后世那些培訓學校賺錢啊,宿誼現在就嘗到了甜頭。學習粗淺的知識交費就低,學習高深的知識繳費就高;上大課交費就低,小班教學甚至讓人單獨講課收費就高。至于那些沒錢的人,沒關系,你可以自學。待我們的教材編寫完畢之后,會在各地開辦書樓。貧寒學子可以來書樓中借書抄閱,只收筆墨錢,算是公益事業了。在宿誼手下的工匠已經完善了印刷術之后,書樓已經開展起來,首先在青州州府實行。慕晏當然是打著宿誼的名號,宿誼當然又說這是皇帝的恩賜,皇帝的命令。皇帝在不知情的情況下,聲望又得到了極大提升,這次還是在極其難提升的讀書人中。不過即使宿誼說是皇帝恩賜,但他們還是知道,宿誼在其中也起了極大作用。所以宿誼的聲望也有提高。至少宿誼不僅僅是名士,已經是大家,是公認的首屈一指的學問人。宿誼表示,僅從文學上來看,自己跟著這里的讀書人比起來,真的就只比文盲好一丁點。但誰都不信,連慕晏都不信。“雖說外面是說得厲害了些,但即使不是名士,康樂你也是滿腹才華?!蹦疥痰?。宿誼道:“人貴有自知之明,我真不成。就像是你居然數學這么差一樣。明明給你講了十幾遍了,你做題還能錯一半,我懷疑你智商問題?!?/br>慕晏捂著胸口敗退。宿誼仰天長嘆。他一直以為慕晏文上是大名士,武上是大將軍,朝中是大權臣,還制定了慕家經商計劃,慕家現在已經帶著海船和假公濟私的士兵們出海經商去了,世上好似沒有慕晏不會的事。結果這次編纂昱朝的數學課本的時候,宿誼順便教了慕晏,卻發現慕晏居然數學上天賦這么差。慕晏不是背不住定理公式,也不是算術的時候不仔細,但是就是不知道慕晏平日里聰明的腦袋瓜子,在做題的時候怎么就木了。明明他作為大文豪,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