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44
,雷始收聲。二候,蟄蟲坯戶。三候,水始涸。 —— 中秋后,秋分始,晨昏瑟涼。 亦止不住天清風朗,午時仍有融融暖意,偶摻了絲燥。 晌午頭巡過,日頭偏正,慈寧宮。 入了月洞門,便見德妃只攜一貼身婢子,款款立了蓮花池旁,靜賞著肥碩艷紅的錦鯉四下游蕩。 德妃三日一來慈寧宮,陪太后誦經禮佛。然太后素來膳后要憩瞇一會子,醒來的時辰有早有晚。德妃每每會提早半柱香的功夫,若太后尚寐著,她也不允人通傳,只立了外頭候著。 這一候,便二十年如一日。一年到頭,任寒暑交替,皆風雨無阻。 加上德妃為人低調素樸,雖妃位尊貴,卻最是不喜奢靡豪侈那一套,甚得太后歡心。 “你啊,直接進來便是,何苦在那日頭底下傻杵著,哪回都不聽?!碧笞詢任堇锍鰜?,由著德妃攙扶著倚了軟塌上去。 德妃端了熱盞遞給太后,也不見外,笑答道:“老祖宗這話念叨快二十年了,臣妾要聽啊早聽了?!?/br> “可不是,偏就遇上你這么個倔性子的?!碧蠹僖忄凉值嘏牧讼滤氖直?,接過盞來瞅了眼外頭,嘆道:“這十五一過便是小年,人老了,一年比一年不禁混?!?/br> “老祖宗可不興說這些個喪氣話,您身子骨硬朗得很,臣妾啊還等著給您賀百壽呢?!钡洛锨?,替太后理了華服,接過小婢手里的團扇,輕緩打扇著。 太后不由笑她,似憶起什么,偏頭問道:“再過幾日該是去萬安寺了罷?” 太后信佛,每年重陽過后,便要去食齋飯,誦經文,潛心禮佛數日。往年萬安寺一行德妃必要陪同,今年也不例外。 德妃點頭道是。 “這年年啊,都是咱們幾個去誦經念佛,也沒甚新意,怕是佛祖都要厭煩了去?!碧竺蛄藘煽跓岵?,忽而拎著盞蓋刮茶的動作一頓,思忖著問道: “倒不如今年挑些個小輩兒,陪咱們一道去?” 德妃正欲開口接茬,卻被一道溫潤聲兒給截了去。 “給老祖宗請安,給母后請安?!眲⑶邃缘钔庀岂翘と?,風姿卓絕,眉目星朗,翩翩儒雅地拱手作揖。 太后跟前兒的人哪個不知,陛下的幾個皇嗣里,她老人家對這個老幺最是偏愛,甚至勝過東宮。 見到來人,太后慈笑連連,往身邊拍了拍示意其坐:“瞧瞧,正擱這兒念叨著他便來了?!?/br> “老祖宗可是今年想讓洵兒陪您去燒香祈福?”劉清洵坐了塌邊兒上,溫和一笑。 太后不免哧笑一聲,鎏金鏤雕的護指套點戳了他幾下,“你們幾個平日里,一個比一個忙乎,尤其是你,連德妃一年到尾都見不著你幾面,哀家還能指望上你們不成?” 話雖是這么說,可語氣卻未見半分責怪,細聽起來倒盡是寵溺之意。 劉清洵任由太后假意訓著,接過婢子手里的瓷盞,淺呷上兩口,只笑不語。 太后慈愛地拍了拍他的肩膀,繼而道:“洵兒他們總歸是想著做大事的,自然不愿與我們這些婦人啰嗦一處,何況真要讓他們侍候起來,反倒添了亂?!?/br> “那…老祖宗的意思是?”德妃接了話茬問。 “到底還須得是甄選些心量細致的女兒家?!碧笮Υ?。北北 德妃染疑,好奇道:“可陛下的子嗣中暫無公主誕出,宮中何來心量細致的小輩兒?” 劉清洵淺笑了下,“宮中沒有,宮外卻不少有?!彼瘟斯尾?,將話道出一半,點到為止。 “老祖宗所指的,可是權貴世家的千金們?”德妃聰慧,經自己兒子一提醒,立即明白過來。 太后點了點頭,“這朝中大臣所養之女,必然是懂規矩識大體的,從中選些個知書達理的妮子出來,也不是甚難事?!?/br> 德妃思來亦覺妥當,“她們年輕人有活力,話也比咱們多幾分,若隨之一路同行,陪您逗趣兒解解悶,倒也再好不過?!?/br> “只是,這名門貴族家的姑娘這樣多,卻不知一時要從哪里著手挑選是好?!钡洛毾?,又犯了難。 太后知劉清洵常年游際宮外,轉頭對他問道:“洵兒可有舉薦之人?” 劉清洵垂眼望著手中茶盞,聽聞太后詢問“舉薦之人”,幾乎不肖想,腦中便現了一抹伶俐曼妙的身影出來。 然他并未急著作答,而是仿佛略微做了番回憶,擱盞置于金絲楠的小幾上。 繼而揚了揚眉,緩緩道:“前幾日時值中秋,洵兒替父皇往鹽鐵司使府走了趟腳,正遇鹽鐵總司姜大人之女于家中?!?/br> 淺頓了下言語,他語調平緩,慢條斯理地稍一勾唇,淡笑道: “此女瞧著鐘靈毓秀,剔透玲瓏,如此想來倒是個不錯的人選?!?/br> 作者有話要說: 晚上臨時有事要出趟門,所以這章比較短小啦~下章會補上! 接下來開啟寺廟副本,愛你們~ ☆、姻緣 月尾,長香琳瑯閣。 “安兒, 這都巳時末了, 掌柜的怎地還未到呀?”洗華朝外屋又瞅了眼,心不在焉地嘟囔道。 鋪子里每逢月末, 會打外邊兒進一批上乘的錦緞絲綢,北至塔姜, 南往秦淮, 若遇上罕貴物料,陸紹人便會親自押鏢。 往常這個時辰,運貨的馬車早該到了, 今日卻不知為何, 晚了近一個多時辰。 姜檸忙著手里頭的熨帖活兒,聽聞其言,知那妮子又八成惦記著新運來的那批緞料, 嘴上還是不忘了逗她兩句。 “你若這般想他, 回頭等他來我跟他說說,往后趕上他親自押鏢之時, 捎上你一同隨行可好?”她眼也不抬地笑著揶揄。 洗華一聽,瞬即煞紅了小臉兒,跺著腳不依道:“浣月你瞧呀, 安兒她又拿我打趣!” 浣月對其二人習以為常, 只笑著搖頭,并不理她。一旁的池音比對好手里的線色,抬頭望了一眼, 不由跟著調笑:“瞧這如今都已入秋多時了,莫不是小呆瓜兒還在思春不成?” 洗華霎時羞粉著臉,追著池音笑鬧纏纏了一旁。 這時,外間終是傳來了馬蹄聲兒的動靜,姜檸收了笑意,與浣月對視一眼,叫止了洗華二人的嬉笑,一同往外走去。 外院兒里,小廝仆人們已前前后后地卸著車,動作麻利兒地一趟趟往返著。洗華等人亦跟著圍聚過去,端詳討論起新一批的綢緞。頓時,鬧哄哄的場面輕易便擊退了初秋的涼意,倒別有一番暖意融融。 熙攘喧鬧間,姜檸忽而心細地發覺,這趟護鏢的領頭鏢師竟是名女子。 只見那女子一身紫衣俠客行頭,懷中持抱一銀飾鏤雕的凌光長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