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143
必須的,這些人原本依仗著手里的錢或者權勢占有了不少土地和山澤,如今趙韓兩國的土地已經盡歸秦國所有,當然不能留他們繼續占著那些地。 扶蘇把自己的想法理了理,一五一十地和嬴政講了。 嬴政耐心地聽完,只評價了一句“還行”,就叫人送些吃的上來。走了半天,又聽扶蘇說了這么久,他有點餓了。 扶蘇已經習慣嬴政的態度,他現在覺得嬴政說“還行”,意思大概是“你說得很不錯”的意思,所以開開心心地和嬴政一起用了膳。 扶蘇和嬴政驗收過后,以韓宮客棧和趙宮酒樓為核心的新商圈算是正式落成了。 首先遷入的是原本開在東市的少府衙門直轄官營店,經營范圍包括但不僅限于筆墨紙硯、青瓷制品、白蠟制品、新鹽面粉等等,應有盡有,保證滿足各個階層的剁手計劃。 其次是對外租賃的各類店鋪,店鋪用途是早前規劃好的,面向咸陽內外的富戶們招租,搞餐飲的、賣成衣的、搗鼓手工制品,全都有一席之地,以保證新商圈的興旺繁榮。 至于那些遠離故土的趙韓富戶豪強,暫且不在招標之列,不過可以掏錢買商圈周圍的宅院入駐,往后每天出門都能看見熱鬧繁榮的故國宮室,豈不是可以慰藉一下思鄉之情? 由于店鋪搬遷的緣故,咸陽城的人們已經好些天不能去逛他們心愛的官方旗艦店了。 在少府衙門公布新商圈對外開放的日期之后,所有人開始翹首以盼,等著第一時間過去采買一波,先搶限購,再囤日耗品——反正,他們再也不想承受最近這種關店斷貨的痛苦了! 有時候習慣才是最可怕的,原本覺得普普通通的東西,在用慣以后突然沒了,簡直渾身難受! 作者有話要說: 扶小蘇:讓你們每天看看故國王宮,慰藉一下思鄉之情 趙韓兩國富戶豪強:我真是謝謝您了?。?! 第88章 唱詞 第一次燈會時,扶蘇提議肆里皆設更鼓為號,如今新設了“北市”,自也新做了幾面大鼓,分設在街口兩邊,安排了鼓手到點擊鼓,好叫百姓知曉時辰變化。 北市正式開業這天,許多人早早過來了,因著不是天一亮就開市,所以大伙到了地方仍是市門緊閉。 有小孩不懼役卒威儀,還大膽地湊上前去摸一把那簇新簇新的大鼓,滑溜溜的鼓皮,刷上丹朱色的鼓身,瞧著就喜慶。 一個小孩摸了,其他小孩也湊上去摸,因著有役卒在旁邊等著吉時到來敲鼓,他們都是摸一把就跑,不敢太過分。 役卒見了,都睜一只眼閉一只眼,沒多加呵斥,很快地,小孩子都跑去抹了把又圓又大的更鼓。好在漆是新上的,被小孩子們這么輪流摸,也沒掉多少紅,瞧著還是嶄新的大鼓一面! 吉時一到,隸卒們便都聽令而動,抄起鼓槌大力敲鼓—— 咚!咚!咚!咚!咚!咚!咚! 七聲更鼓響起,代表著七更天到了,這個點一般是“食時”也就是吃飯的時候。今天為了過來湊熱鬧,大伙都沒吃早飯,不過想到馬上能痛快搶購一通,壓根沒人覺得餓。 當然,搶購大軍之中購買力最強的還是駕著車過來的那些仆從,要不是大家集中在這一天過來溜達,大伙還不曉得咸陽城里有這么多能夠一車一車往家里采買的人家。 看著那些奉命而來的仆從如狼似虎地把貨物往自家車上搬,不少人都覺得自己挑來揀去好像不夠豪邁,要是挑慢了,一會這些家伙把貨全搶完了怎么辦?好了,不猶豫了,果斷一口氣把想買的全買了! 少府衙門那邊也按照扶蘇的要求,從俘虜里面挑了一批趙韓兩國的官員和貴族出來當店員干點雜活。 一開始大家都覺得這事挺埋汰人的,說不準很多趙韓兩國的官員和貴族會羞憤自殺,不過在選人的時候大伙都發現不是那么回事了。 秦國拿下趙韓兩國之后,唯一沒動的只有普通老百姓;工匠樂人宮婢全部納入少府,安排到指定崗位干活;商賈一個沒留,不是遷入咸陽就是征調去戍邊;剩下的那些個官員貴族,表現突出的不是死完了就是收用完了,一般般的那些既沒有過人才華又沒有實干精神,全都和兩國士兵一起當俘虜去了! 當俘虜過的是什么日子?吃不好穿不好,天天得干活,不干活就挨鞭子! 平時吃慣了苦的士兵們還好說,以前他們不也這樣過?可對于那些被俘虜的官員和貴族們就不一樣了,想想看,他們以前擦屁股都是用絹帛的,還得用織得細密柔軟的那種!現在!讓他們用竹片和茅草!還是舊得像長了毛的竹片! 這是人過的日子嗎? 每每回想以前用來鋪地扎棚搞排場的絹布,他們都會捂著腚淚流滿面:假如上天再給我一次機會,我一定會把它們留下來擦屁股! 現在,秦國朝廷決定給他們這些能識文斷字的人一個再就業機會,讓他們發揮一下余熱,跑跑腿或者結個賬什么的。 這活兒薪酬福利頭三年統統沒有,只一點好,不用去修路挖渠了!還有一點,生活物資統一配備,睡的大通鋪變成小通鋪,再也不用聞那么多臭腳了,心動不心動! 心動也沒用,還得參加統一考試,精通秦國話或者算術好的人優先。 要換以前,很多人只會說:呸!什么玩意,我就是餓死都不會干這種活計! 在俘虜堆里熬了一兩年的人卻說不出這兩種話了:他們都能為一口飯和別人干架了,能脫離苦海當然早早上岸!至于不體面,他們現在這灰頭土臉的模樣難道就體面了?! 唯一的問題了,他們服了這么久苦役,都快把自己識文斷字的本領忘光了,算術也不一定還有原來的水平,要是考不上可怎么辦? 經過為期幾天、十分嚴格的筆試和面試,一批趙韓兩國的官員和貴族們脫穎而出,成功競爭上崗,穿上了統一分發的店員工作服,開始在全新的崗位上發光發熱,比如完成十分重要的收銀工作! 這批店員原本還在心里犯嘀咕,感覺會不會有人認出自己,要是以前打過交道的家伙來嘲諷自己怎么辦?結果到正式開業這天,他們才發現自己完全是杞人憂天了! 一整天下來壓根沒人會在乎他們是誰,進店的人個個財大氣粗,一捆一捆地搬草紙,一袋一袋地買面粉,好像買慢了會虧似的!那些明顯是公卿大臣家的仆從也就算了,便是普普通通的咸陽百姓,到了店里也是這個我要了那個我要了,花起錢來眼也不眨! 秦國的百姓已經富成這樣了嗎? 同樣被震驚到的還有那些被安排在北市周遭落籍的趙國豪強富戶。 他們的家財一路上被人順走不少,可是人在屋檐下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