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11
沒什么心思哄孩子。 只是不知怎么,被扶蘇眼含淚光喊了這么一聲“父王”,嬴政心里像被什么東西撞了一下。 看來這孩子不是不想親近他,只是懂事慣了,不知道該怎么親近罷了。 嬴政抬手拍拍扶蘇腦袋,仍是將他抱在膝上,笑道:“扶蘇,你也想問鼎天下嗎?” 問鼎這事是楚莊王干的。 當年周王朝衰敗,諸侯群起,楚莊王是其中一霸,他陳兵洛水,笑著問周王鼎有多重。 楚莊王意圖很明顯,就是不想再當諸侯,想染指整個天下。 扶蘇一頓。 父王這么問,明顯是知道他與懷德感慨的那一句“黃帝鑄鼎處”。 如今周王朝名存實亡,諸侯戰亂頻繁,都想由自己一統天下。而扶蘇已經知道在十二年后,一統天下的將是他們大秦。 他父王的目標一直都很明確:成為這天下唯一的主人。 若是以前,扶蘇還會覺得自己是長子,將來皇位必然會由他繼承??扇缃竦姆鎏K已經經歷過兩次生死,對許多事都看淡了,天下是父皇打下來的,父皇要將皇位傳給誰都是父皇的事。 他想要的,不過是讓天下早日安穩下來,百姓得以休養生息。 這樣一來民怨會少一些,父皇手里的殺孽也會少一些。 扶蘇朝嬴政搖搖頭。 “孩兒不想要?!狈鎏K說。 嬴政眉頭一挑,問道:“那你想要什么?”他一個半大小孩跑去云陽縣瞎折騰,一天天東搞西搞的,還學人感慨什么黃帝鑄鼎過眼繁華,難不成還真是因為好玩不成? 扶蘇緩聲說:“我想要大秦長治久安,千秋萬世?!?/br> 扶蘇的語氣和表情都太認真,嬴政聞言先是一怔,而后哈哈大笑。 很難想象這樣的話會出自一個六歲孩童之口。 可正是因為它出自六歲孩童之口,才說明大秦必將成為天下之主,千秋萬世,延綿不絕! “說得好!”嬴政開懷地夸了一句,再次拍了拍扶蘇的腦袋,說道,“這幾日你就跟在我身邊,隨我主持祭禮?!?/br> 扶蘇乖乖點頭,并沒有提什么相沖之說。 接下來幾天,嬴政在許多人驚詫的目光中隨身帶著個扶蘇。 年底了,各種祭祀從年末舉行到年頭,主要是祈求新的一年風調雨順、兵壯馬強、國泰民安。 程邈這幾日一直在咸陽暫住,沒聽說多少宮中的消息,也沒見到自己以后要追隨的扶蘇,心中不免有些著急。 等從蒙恬口里得知扶蘇這幾天基本寸步不離地跟在嬴政身邊,在所有大臣面前大大地露了次臉,程邈一顆心才安定下來。 這說明扶蘇不是因為讓大王不喜才被打發到云陽縣。 說不準扶蘇所做的那些事全是嬴政打算做的,只是拿扶蘇當幌子,順便讓扶蘇歷練一下而已。 就是扶蘇年紀也太小了些。尋常人家的小孩在這個年紀大多還被家里千寵萬愛著,別說那么流利地侃侃而談了,怕是連字都認不了幾個。 不愧是生在王室的孩子! 不同于程邈關心扶蘇在嬴政心中的地位,蒙恬更關心扶蘇的身體。 這幾天蒙恬安排京城防務之余不忘關注扶蘇有沒有再生病,生怕徐福那相沖之說是真的,扶蘇一回到咸陽又會病倒。 好在過年這幾天扶蘇都健健康康,連個頭疼發熱都沒有。 倒是嬴政仿佛突然喜歡上當爹的感覺,到哪都帶著扶蘇,連吃飯都不讓扶蘇分桌,非要把扶蘇擱身邊,嘗到好吃的菜還要分扶蘇一口。 蒙恬好幾次看到扶蘇僵硬地張口吃嬴政投喂的東西,都覺得這從小聽話懂事的孩子渾身上下透出種“再喂我要掀桌了”的抗拒。 以蒙恬對嬴政的了解,估計就是因為扶蘇這表現讓嬴政覺得有趣,嬴政才樂此不彼地逗弄他。 到年初三,密集的祭祀活動基本告一段落。 蒙恬私底下找到嬴政,和嬴政說起對扶蘇身體的擔憂。 眼下扶蘇看起來是好了,只是不曉得到底能好多久。雖說等真病倒再送出宮也不是不成,可孩子身體弱,很多小孩病一場就沒了,蒙恬是看著扶蘇長大的,不想讓扶蘇再遭一次罪。 嬴政養了幾天孩子也沒瞧出扶蘇身邊有什么高人,反而越看越覺得這兒子順眼。 倘若真有高人,那是扶蘇運氣好;倘若沒高人的話,那說明扶蘇天資過人。 無論哪一樣都是好事,嬴政沒打算再追究下去。 既然扶蘇不是在玩,而是真的想做點什么,那他就放扶蘇去做好了。 嬴政對蒙恬說道:“明日讓你弟弟隨扶蘇去云陽縣吧?!?/br> 蒙恬本以為嬴政是想留扶蘇在宮里的,聽了這話有些意外。但是他本來就秉承著“寧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的想法,想勸嬴政讓扶蘇繼續外避一年,聞言自然領命而去。 第二日一早,得知自己可以回云陽縣的扶蘇早早去向嬴政辭行。 嬴政留扶蘇用早膳。 比起從前,父子倆親近了不少。 吃過早膳,嬴政把蒙毅分撥給了扶蘇。既然不只是想筑臺講學,而是想建個屬于大秦的“稷下學宮”,那自然不能靠扶蘇手底下那點人小打小鬧,他先讓蒙毅去組織人手把學宮建起來,一如程邈說的那樣栽好“梧桐樹”。 至于鳳凰到底來不來,那就是以后的事了。 扶蘇見到蒙毅很高興,喊了一聲“毅叔”。 蒙毅是蒙恬的弟弟,瞧著要年輕一些,很擅長處理內政。 他同樣是看著扶蘇長大的,對扶蘇在云陽縣建學宮的打算很贊同。 蒙毅雖出身武將世家,卻更愛讀書習文,自然愿意大秦將來出現更多能人志士,不必總依賴別國的學者。 朝陽徐徐升起時,蒙毅送扶蘇出宮,到宮外還拐了個彎去接上程邈。 程邈雖然已經從蒙恬那打聽到扶蘇的消息,心里卻還是不太踏實,等見到了人,他才徹底放下心來,推辭著上了馬車與扶蘇、蒙毅同乘。 馬車轆轆駛出咸陽城,三人在車上討論著學宮該如何建起來,一路上相談甚歡,不知不覺已來到別莊外。 別莊只是原本的王家別苑,規模不算太大,仿佛也算不得富麗堂皇,相對于扶蘇的身份來說算是十分簡樸的居所了。但扶蘇在此住了一個多月,別莊里的所有人都認得他了,見到他的馬車駛進來,不少膽子大的小孩齊齊跑到馬車外頭,眼巴巴地等著扶蘇下來。 要不是有大人約束著,他們早把馬車圍得水泄不通了。 扶蘇下了車,看到一張張熟悉的面孔,臉上不由帶上了笑。他伸手摸了摸一個奶娃娃的腦袋,叫人去蒸些米糕出來分給孩子們吃。 朱小六一家已經搬到別莊,只是過年期間沒見到扶蘇和程邈,心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