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269
其余軍隊更是四散逃命,還有去吳郡等地的,沒有王敦,嘴上沒毛的王應根本掌控不住父親龐大的軍隊。 最終,只有王應帶著手下殘兵回到姑蘇,聽到兵敗的消息,出兵十萬人,回來姑蘇不到一萬,王敦心灰意冷,他掙扎坐起來,用玉如意擊打唾壺,又唱起了曹cao的: “神龜雖壽,猶有竟時。騰蛇乘霧,終為土灰。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烈士暮年——” 唱到此處,聲音戛然而止,玉如意墜地,王敦氣絕。 王敦一生,從故都洛陽到新都建康,他都是充滿話題和爭議的大人物,耀眼奪目,個性獨特,有他在,上到士族,下到百姓,從來不缺乏茶余飯后的談資和笑料,他的倔強執著和才華,以及他晚年的野心,將永遠留在青史。 是非成敗轉頭空,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談中。 就像曹cao的那句,騰蛇乘霧,終為土灰。 王應將王敦草草下葬在姑蘇,然后倉皇而逃,他去荊州投靠了同為瑯琊王氏的族人王舒。王舒的荊州刺史之位也是王敦給安排的,所以王應趕去投奔。 王舒聽說王敦死了,又看王應這幅喪家之犬的樣子,知道大勢已去,以后還是得依靠王導,但是王應算起輩分,是他侄兒,他不能殺害同族。 王應跪地哭道:“堂叔,求你放過我!我知道你不能違抗皇上命令庇護我,我只求你放我一馬,送我去江北或者蜀地,逃離大晉國土,我只求保命而已!” 王舒嘆道:“可是我若放了你,也不好向皇上交差啊?!?/br> 王應繼續哭,王舒心生一計,說道:“你別哭了,我有個辦法?!?/br> 王舒命親信扛了一頭活豬,將豬的嘴巴牢牢捆扎結實,發不出嚎叫,然后裝進了厚實的麻袋的里頭,袋口打上死結,這樣看起來像一個人被捆住了手腳掙扎。 不停sao動的麻袋在眾目睽睽之下抬出荊州刺史的府邸,被扔進長江邊的一艘小船里。 王舒指著麻袋大罵道:“你們父子謀朝篡位,殘害忠良,幾乎為瑯琊王氏帶來滅頂之災!還有臉來找我!如今為了瑯琊王氏全族,我不得不大義滅親,將你沉江謝罪!” 這艘小船到了江心,兩個士兵抬起麻袋,將王應當眾沉江。 月黑風高之時,王應和十幾個心腹被王舒喬裝成漁民,悄悄送到了長江北岸。 王舒說道:“當年你父親提拔我當荊州刺史,我一直心懷感激,何況你是他唯一的兒子,我不可能讓王敦這一脈斷絕,你以后遠走高飛,不要再回來了?!?/br> 王應感激涕零,告別王舒。 王舒回到長江南岸,王應一行人向北出發,屬下問他,“世子,我們要去那里?” 王應一掃剛才在王舒面前的感激和悔意,雙目滿是戾氣,說道:“我們去趙國——劉曜的那個趙國,去投靠羊皇后,我的祖母也是來自泰山羊氏,我們以后就是趙國人了,總有一天,我會帶著你們,還有趙國的鐵騎打回來的,奪回本該屬于我的一切?!?/br> 話音剛落,一個聲音響起來,“是嗎?那你告訴我,什么東西是你的?!?/br> 那人在黑夜里穿著一身白,簡直藏都藏不住,居然是王悅! 王應一驚,“好個王舒!大義滅親和假仁假義兩頭他都要沾一沾,他放了我,轉頭就把我賣給你?!?/br> “非也非也?!毕奶斓囊估?,王悅手里輕輕搖著一炳羽毛扇,說道:“我的人盯著王舒很久了,我猜你兵敗之后會來找他,果然不出我所料。我以為他會殺了你,大義滅親,以保住荊州刺史的位置,但是他比我想象的要善良,他居然放了你?!?/br> 王應當然不會天真的以為王悅只身前來攔住他,江北多流民,他們都挺郗鑒的,郗鑒已經是皇帝的人了,王悅身后一定有很多流民埋伏著,等著抓捕他。 王應故技重施,開始求饒了,說道:“你我都是瑯琊王氏族人,堂兄,請放我一馬?!?/br> 王悅說道:“如果王敦沒有死,你和他一起逃到江北,我會放了王敦,但是我絕對不會放你?!?/br> 王應大驚失色,“為何?” 王悅冷冷道:“你不配知道理由?!?/br> 王悅將手中羽毛扇一揮,“放箭?!?/br> 霎時,箭矢如暴雨來襲,王應等人瞬間被射成了刺猬。 箭雨過后,王悅還檢查王應尸首,確認其死亡,才命人將這些尸首都搬到裝進麻袋,沉入江心,王悅親眼所見王應沉入長江,這才輕輕說道:“你居然肖想清河公主,我豈能忍?清河怕我多慮,一直瞞著我,我就故意裝作不知道,但心里不好受,就怕再次失去她,今晚你死了,我才能睡個安穩覺?!?/br> 王悅處理好一切,回到建康城,裝作什么事情都沒發生的樣子。 王舒因為大義滅親,果然保住了荊州刺史的位置,到死都不知道王應死在那頭豬同樣的地方。 王敦的尸體被運到建康,作為亂臣賊子,被擺出了跪姿斬首,人頭懸掛在朱雀橋南面。 王家堂兄弟內訌,王導成為大贏家,但是看到王敦的頭顱掛在朱雀橋上,心里很是難過,一點勝利的喜悅都沒有。 人就是這么奇怪,以前是對手的時候,王導恨不得親手殺了王敦,日夜痛恨,但是王敦死了,王導滿腦子都是王敦的好。 王導看到王敦的頭顱,又蒼老了十歲,王悅在一旁攙扶著他,王導嘆道:“他小名阿黑,我小名赤龍,阿黑經常笑談,說我們堂兄弟是紅與黑。你小時候,阿黑最喜歡你,夸贊你是王家麒麟子,他無論去哪里,都是備受關注的人物,比我有名氣多了。他到處宣揚你,所以你才年少成名,洛陽城無人不知你是瑯琊王氏麒麟子?!?/br> 王敦憑借獨特的個性和硬實的背景(王家名門以及是最受寵愛襄城公主的駙馬),是大晉意見領袖似的人物,他說的話有人聽,有人信,王敦義務為侄兒王悅狂吹各種彩虹屁,王悅沾了不少光。 王敦一死,王悅也不恨他了。 王悅說道:“父親放心,我會想法子給叔父收尸?!?/br> 不管怎么樣,王敦是瑯琊王氏的人,是這次動亂的首惡,為了避嫌,王家人不能直接給王敦求情。 王悅去了郗鑒的尚書府,次日早朝,郗鑒上奏疏,說道:“以往朝廷誅戮楊駿等人,都是先施加官方的刑罰,然后聽任親朋好友安葬。我認為王法誅戮表現公理,私人情義則體現仁德,皇上開恩,容許王敦的家屬為其收尸,這樣做成全了公理,也體現了道義?!?/br> 太寧帝是個善良的人,同意了。 王導遂為王敦收尸,將頭顱從朱雀橋解下來,縫在脖子上,為王敦正兒八經辦了一場喪事——上一次王敦沒死,王導就為其辦過一場。 王敦畢竟是個名人,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