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144
背,于是便想挑動一些人跟自己站在一邊。 然而他失敗了。 今年科舉及第的寒素子弟比往年任何時候都多,他們知道是榮平和女皇盡可能爭取的機會,從世家口中搶出來的名額,于是對榮平深懷感激,他公然站出來對抗榮平,誰還會幫他?于是場中央當即就有人喊道:“抱歉啊兄臺,我等寒素子弟并不想與你為伍?!?/br> 榮平揮手示意大家安靜,然后跟女皇回稟:“陛下,固然如陳子良所說,文字的含義一直在變化,但這變化卻是有規律,有節點可循的,而非憑空想象。上古經典艱難晦澀,日久年深,難以理解,于是才有人做注,比如早在數百年前便有周弼 和王康伯為它做主,等到后來,連注釋都看不懂了,于是便有注孔穎達再次做注?!?/br> “從古至今,意義基本保持不變的核心文字只有300個,卻占用字數量七成,而流傳的經典文獻中,基本上用的都是常見字,如詩三百,統共用字 1358 個。老子五千言,才用字824 個,如果在這些文字的理解上出現偏差,只能說考生的基本功并不扎實,落第才是正?,F象。若是連這種人都過關了,豈不是對不起其他嚴謹研究,孜孜以求的考生?” “對對對,榮侍中說得對啊”就在這時,當日負責閱卷的郭大人站了出來:“陛下,臣想起來了,臣對那張用錯了荀子文的考卷有印象,當時臣還特意把它劃了出來,想著這個舉子讀書讀的不透徹。原來這舉子就說陳子良陳相公。那臣就老實說了,這個試卷是我判落第的。陳相公,你有怨氣,就沖我來呀,不然咱倆辯一辯?你為難特使大人做什么?” 陳子良啞口無言。 榮平微微閉了閉眼。她當天晚上在監督眾人謄寫的時候,確實看到了陳子良的答卷,當時她就發現了這個錯誤,還想這陳子良這么多年竟然沒什么長進,還退步了。怎么他拿到了自己的書,竟然沒認真讀嗎? 她嘆了口氣,提筆挽袖,最后在白紙上寫了個“二” 陳子良臉紅如日,心焦如油,看到這個字,一聲冷笑:“怎么?你覺得我敗了,就可以隨便羞辱了嘛?直接寫字罵我?!?/br> 榮平搖頭,無所謂的道:“你多想了,在我心里,你已化作塵埃,你會羞辱一顆塵埃嘛?這倒是你正兒八經的補考試題。也是你今日費盡心思洋相百出才爭取來的機會?!?/br> 陳子良攥了攥拳頭,他恨急了榮平這悠哉悠哉,淡然閑適的模樣,倒好像他使盡渾身解數的運作只不過是她衣襟上的一顆灰塵,輕輕一撣,就撣掉了。 “你當我沒背過嗎?科考命題,從來都是一句,哪有一個字的?況且論語中還有那么多二?!?/br> 榮平搖頭:“不然,中二字雖多,卻只有一個二是單獨成句的。你回去慢慢翻書吧?!?/br> 她不再理會陳子良,轉過身向女皇復命:“陛下,方才種種,您已看到了??婆e取士名額有限,朝野之中或有遺賢,但這個遺賢目前看來絕對不會是陳子良?!?/br> 郭大人也站了出來:“陛下,每年科考之后,總會有落第舉子鬧事,非議考官,報復閱卷人,甚至抱怨圣上,臣以為陳子良此類應當嚴懲,否則日后定會有源源不斷的投機取巧之徒,試圖利用陛下的愛才之心,褻瀆科舉取士的神圣,這對正經進士不公,也對考官不公?!?/br> 說罷帶頭跪下,場中其他舉子也紛紛跪下,“叩請陛下圣裁” 女皇早已明了,當即頷首:“陳子良此舉,有違禮制,有違國法,是為學生之所共棄,其本人學問缺缺,眼空心大,不堪重用,自即日起,革去舉人之名,以后永不錄用。來人,趕出去!” “吾皇圣明?!?/br> 一派頌圣聲中,陳子良丟盔棄甲,落荒而逃。 ... 107.女國相12 出了點異變的曲江宴終究還是完美落幕了。榮平的故事迅速被一眾進士傳遍了大街小巷。那紅顏少女, 神情疏朗,言辭鋒銳, 學識淵博,機變暢達,真乃世間少有的精彩人物,不少人紛紛感慨榮平身上有當年老宰輔的風范。 女皇陛下的心情倒是很不錯,她回宮的路上連著看了榮平好幾次。 榮平詫異的摸摸自己的臉:“難道我沾染了什么東西嗎?” 女皇笑了:“這場熱鬧終究還是沒白看, 我發現了個人才?!?/br> 榮平不說話,心道陳子良這樣的,算什么人才, 陛下未免也太不挑食了。正想著, 女皇的手指再次出現在她額前,榮平下意識的想躲,但硬生生控制住了自己的條件反射,女皇的手指再次落在了她的額頭上。輕輕一點…… “我是你呀。心思細膩,學問通達, 為人正直又靜氣。我還真想在前朝給你封個官兒做做, 只留在內廷,可惜了了?!?/br> 榮平垂首,謙遜的笑了笑。 “不過你有一點不好” 榮平忙請女皇指點。 女皇慢悠悠的道:“挑男人眼光太差?!?/br> 她話音剛落, 陪在旁邊的林渺就嗤的笑了。榮平立即扭頭看他,林渺擺擺手:“不好意思,我剛想起來我的母孔雀生蛋了?!?/br> 榮平:“……” 她低聲道:“回陛下的話,當年他與臣相交時, 確實悟性極佳又勤奮刻苦,他得了我的書,又有三年時間學習,這次竟然還落了第,我也挺意外的?!?/br> “求學求學,學問是要求的,所以同樣一冊書,借來的往往會比自有的看著有意思,而讀書要花十年寒窗,也不是十年溫床,若為了富貴而讀書,那富貴后就不容易讀進去了。朕可是賜了他一千金呢?!?/br> 榮平恍然,確實是這么個理。 不過落第舉子這么多,也沒見哪個跟他一樣,鬧出這么多故事的。女皇當日就覺得不對,后來派人索查,果然是那個老黃頭搞的鬼。幸而榮平是把陳子良壓下去了,若不然,只怕其他落第舉子都會趁機鬧事,他們的彈劾隨后跟上,那就是榮平的改制不合理,以后就廢用了。那可真是如了黃老頭的意。 女皇生氣了,她當即下了道旨意:“既然黃老病著,那就繼續養病吧?!?/br> 從此讓他退休了。 以往每次科舉結束,士子往往會去答謝主考官,感謝知遇之恩,提攜之情,拜見一下前輩,好為自己以后的仕途鋪路??蛇@次科舉,那么多寒門子弟因為她的忽然改制而中舉,她非但不趁此拉攏人脈,建立自己的關系網,還把自己隱形了起來,將所有的功德榮耀全都交給了女皇。 女皇對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