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256
為武松也名松,就這么不見外的舉薦??!” 黃松跟著季言之做事已久,自然知道季言之什么秉性。季言之這么一說,黃松當下便明了季言之已經下了決心要好好培養且重用武松,也是笑了起來。 “和首相大人談事,還是不見外才好!” “博彥此話可真是深得我意!這樣吧,本來我是打算讓武松任禁軍職位,跟在陛下跟前護衛陛下的安全,那就改換成我的親衛如何?” 其實一旦上戰場之后,季言之和宋徽宗多半會焦不離孟、孟不離焦,入禁軍還是成為季言之的親衛明面上看起來其實很什么差別。當然私底下來看嘛,自然作為季言之的親衛要比入禁軍來得好…… 畢竟禁軍里面的彎彎繞繞也不少,武松一介布衣出生,即使是受了賞識才入禁軍,那估計也會受到冷落、排擠,哪有成為季言之的親衛,時不時還能受到季言之的教導來得更好!身為季言之培養的親信之一,黃松可是少數知道季言之當之無愧可稱文武雙全,不管文韜還是武略,都是一等一的好,就連身手也是世間少有人能及! 對武松很是賞識,自認有知遇之恩的黃松替武松道謝。正巧八十萬禁軍槍棒教頭林沖入西府求見,說是宋徽宗又開始‘調皮’了,所以派他來詢問伐遼大軍何時出發! “林教頭回去復命陛下,就說一切都有準備就緒,三日后大軍正式啟程出發!”林沖領命準備回宮復命時,季言之又道:“算了,正好我現在無事,親自走這一趟吧,免得陛下睡不安穩,半夜三更還要打發宮人來請…” 黃松聞言趕緊告退,季言之便隨著林沖到了大內,和很是坐立難安的宋徽宗談人生談理想談詩詞歌賦,總之什么都談,談到日落時分才徹底的打消了宋徽宗準備成立鸞鳳衛護衛他夜晚安全問題的‘好’想法! 由于結束談話,天已經黑了,所以季言之當夜是在宮中留宿。第二天,季言之和著宋徽宗一道兒上了早朝,便徑直回了西門府,而此時,身長八尺,儀表堂堂的武松已經等候多時! 季言之一回來,武松很懂規矩的進行了參拜! 季言之示意武松不必多禮后,作陪的西門達突然爽朗一笑,道:“慶兒,你可知這位武松、武狀元也是清河縣人士?” 季言之自然是知道的。他不光知道武松是清河縣人士,還知道他之所以和武大郎失散,是因為早年他在家鄉打死一個人,怕吃官司,所以才遠離家鄉。不過好像中,武松是逃去的滄州,躲在柴進的府上,才和宋江認識…怎么這兒…… 果然和諧翅膀煽得好,煽得呱呱妙!不止讓宋江提前落草為寇,成了名聲不好的土匪強盜,還讓武松沒去滄州,而是直接上汴京,參加武舉然后一舉奪得武狀元… 季言之心思千轉面上卻只是一瞬,季言之帶著上位者慣有的姿態,語氣卻很隨和的問:“原來武狀元也是清河縣人士,可真是他鄉遇故知,本官失禮,不知武狀元家中是否還有親人…” 武松態度恭敬的回答:“家中還有一兄,名武植,人稱武大郎,因為做得一手好炊餅,所以又被人叫做‘賣炊餅的武大郎’!” 武松這么一說,西門達頓時想起武松口中的兄長——武植是誰了! 說來西門達有個很可愛的小毛病,就是喜歡吃炊餅,特別是武大郎所做的炊餅,咸香酥脆,西門達現在想起都差點忍不住流了口水,于是西門達趕緊問武松,賣炊餅的武大郎跟著他一起上汴京沒有… 武松一聽這個問題,卻是向季言之告了罪,老實說出他因為在家鄉打死一個人,怕吃官司,所以才遠離家鄉來到了汴京的事。 季言之點頭,看在武松很老實的份上,又想著那人好像沒死,便坦言道:“這是小事,本官可以幫你解決,不過以后跟著本官做事,切記不可再魯莽行事!” ※※※※※※※※※※※※※※※※※※※※ 還有大概兩章這個故事就結束了o(* ̄︶ ̄*)o感謝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營養液的小天使哦~ 感謝灌溉[營養液]的小天使: 霖霖 5瓶;云中君 1瓶; 非常感謝大家對我的支持,我會繼續努力的! 第115章 第十四個故事 三日后, 季言之為主帥、宋徽宗為吉祥物的宋軍以凜然姿態殺向了遼國… 大宋滅遼之事一直宣揚得熱熱鬧鬧,也籌備得如火如荼,說來早就得到消息的遼國怎么也該早早的備戰吧!但是沒有,直到大宋軍隊真的大軍壓陣時, 遼帝才停止了歌舞升平的糜爛生活,不敢置信的眨了眨綠豆眼! “大宋軍隊壓鏡?宋徽宗御駕親征?你等別是在逗朕發笑吧!” 遼帝的親信大臣快哭了,連連說自己沒開玩笑。結果遼帝還是不相信,因為在遼帝的認知里, 歷任宋帝都是標準的窩里橫, 對內強硬對外寬和,說宋帝遙控指揮大軍攻打遼國他信, 但是說宋帝御駕親征, 呵,就憑胡作為非、任性到認命十二歲黃口小兒當宰相的宋徽宗, 確定不是特意跑來逗他歡喜的吧! 遼帝雙手表示不相信…… 遼國文武百官:……其實我們也不怎么相信 任憑親信大臣說得痛哭流涕,遼帝還是不相信宋軍壓鏡的事兒是真的!而且他不相信也就罷了,偏偏堅定異常的認定親信大臣多半是做夢魘住了, 發癲說夢話… 親信大臣見自己說得口干舌燥外加涕縱橫,遼帝還是不相信,得, 也不費那個勁兒再行勸解之事, 麻溜的跪安然后回家收拾行李, 準備跑路… 于是當季言之從工部庫房里扒拉出來, 命令工匠按照他的意思、進行大規模改造的霹靂炮連續轟隆一響, 遼國都所有的皇親國戚和平頭老百姓一樣抱頭鼠竄、亂做一團兒,但偏偏因為負責國都治安、安全問題的遼帝親信大臣已經跑路了,就是沒人組織禁衛軍抵御…外敵入侵… 不過就算是抵御了也沒用… 因為作為統帥的季言之并沒有采取常規的那種打戰法…… 先是副將叫陣,然后雙方斗陣,四周的小兵嘍啰們搖旗吶喊,為各自的主將提供精神上的支持, 武將勝了,乘勝掩殺而來;武將敗了,小兵嘍啰們跟著一起跑路… 所謂兵者詭道也, 季言之又沒貓兒病,自然不會采取這種傳統的作戰方式, 靠著改造過后、威力強大的霹靂炮,季言之所率領的十萬伐遼大軍就這么一路上突突突的沖到了遼國都,然后繼續突突突,突到遼皇宮都殘了一半,季言之才下令?;?,由弓箭手掩護步兵開始以地毯式搜索的模式,進城絞殺還未從炮~火轟隆聲回過神的遼人! 自從開始御駕親征,就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