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159
她就像是平常說話那樣,從幾案上抽出一張紙遞了過去,“你想看的,都在這里了?!?/br> 顧錚似乎也沒想到她的妥協來得這么容易,沒有針鋒相對,沒有反復試探,沒有質疑與被質疑,沒有承諾與約定,就這么輕飄飄地遞了出來。 但他還是第一時間伸手接過,低頭去看。 這張紙顯然是賀卿用來梳理自身頭緒的,所以寫得相當雜亂。不過該有的東西都有了。雖然亂,但顧錚卻還是迅速從中整理出了線索,并且敏銳地意識到,所有的東西組合起來,就是一個能夠獨立運轉的、全新的體系。 雖然只是白紙黑字,而且寫得十分簡略,但他仿佛已經從中看到了一個前所未有的盛世。 顧錚的腦子里掀起了千百丈的風暴。每一個字進入他的視線的,都會在這風暴之中再掀起一陣波瀾。原來這里是這樣,原來還可以這樣……在震驚之中,他那個只有雛形的小世界逐步完善,風暴褪去,露出了明媚地陽光,灑落在小世界里,一片光輝燦爛。 “殿下!”一種莫名的情緒激蕩在顧錚的胸臆之間,無數的話語爭先恐后,要從他的嗓子里冒出來,卻都堵在了一起,讓他發不出一個音節。半晌,他才終于艱難地迸出一句話,“臣愿與殿下共建此盛世!” 不是承諾,勝似承諾。 仿佛永無形的雷霆從虛空之中劈過,賀卿的神思陡然清明起來。她對上顧錚滿含認真的眸子,用力點頭道,“與卿共勉?!?/br> 人心莫測,但這一瞬間,他們覺得距離彼此是如此的近,可以將對方看得清清楚楚。 但這種恍惚只有一瞬,很快他們就從那種莫名的狀態之中抽離出來。 不知是不是為了掩飾自己的局促與不自在,顧錚掂了掂手里的紙,脫口道,“殿下的設想天馬行空,許多地方實在是出人意表,卻又合情合理,堪稱天才之想。不過,以臣看來,太過雜亂,主次不分,照這樣去執行,只怕事倍功半,徒耗功夫?!?/br> 賀卿臉上一片火辣辣,羞愧的。 ☆、第95章 五年計劃 顧錚這一番評論, 可謂是毫不客氣, 一針見血。 說得賀卿慚愧已極。 她絕大多數的知識, 都來自于那份現代的記憶。但那份記憶的主人,卻是個剛剛二十歲的大學生, 進了大學兩年,非但毫無進展,還連高中學的知識都大部分還給了老師,空空的頭腦里塞的都是各種層出不窮的。 也幸虧塞的是,畢竟她自己的知識儲備實在是太過貧乏,倒是里,作者為了給主角裝逼,總難免要讓主角干點兒實事。而這些大部分男主角都是顧錚, 也就免不了要涉及到楚朝的各個歷史事件。而為了讓女主角與眾不同,少不得還要從她嘴里向男主角透露點兒現代的知識。 賀卿之前所做的那些安排,都是吸取了里的種種經驗, 再結合實際自己琢磨出來的。 但是一來難免夸張, 很多地方在現實中根本無法實現, 二來女性向的主要內容是談戀愛, 就算寫到事業線也往往一筆帶過,含糊不明。所以賀卿能從中得到的經驗,往往十分松散零碎。 雖然她已經盡力將這些東西拼合在一起了, 但是在顧錚這樣的行家里手看來,還是主次不分,毫無重點, 甚至有些地方走偏了方向。 但不管怎么說,這么直白地被指出來,果然還是非常傷自尊。 顧錚顯然也意識到了這一點。且不說賀卿不是他的下屬,就算是,這份東西其實也已經超出預料了,他的挑剔不過是吹毛求疵。 他咳嗽了一聲,“臣的意思是,此盛世之基,千頭萬緒,不容有失,當徐徐圖之。殿下似乎太急切了些?!?/br> 賀卿這回是真的驚訝了。其實也不是她急切,只不過按照現代的經驗,幾十年內這些事情就可以完成。所以賀卿有時免不了會比照現代來要求大楚。但她又很清楚兩邊的不同,在那飛速發展的幾十年之前,也還有二三百年的蟄伏期。 如此反反復復,猶猶豫豫,便顯得賀卿自己的設想前后矛盾,有的地方踟躕不前,有的地方卻大步邁開。 在不知情的顧錚看來,就是她對某些方面太急切了。 意識到自己必定會受到現代的影響,無法相對客觀地看待這些問題,賀卿心下不由一動,“若按照顧先生的想法,又當如何?” 顧錚握著手里的紙,道,“請殿下容臣回去仔細思量,再寫個詳細的條陳?!?/br> “也好?!辟R卿點頭。這些事情要擺布開,本來就很復雜,即使是顧錚,也不可能張口就來。 這還只是初步的規劃,如果真的要實施,勢必還要在朝堂上反復磋商。之前,賀卿因為種種原因,總是下意識地避開將這些事拿到朝堂上去討論,所以大部分事情都是她自己私底下安排。但是顧錚顯然不會如此。 所以在制定計劃之初,就要考慮好如何在朝堂上通過,順利施行。 賀卿滿心期待地等著,她本以為能夠拿到一份內容詳盡,主次得當,巨細無遺的計劃書。但等顧錚的奏折送上來,她才發現,限于這個時代的奏章模式,他送上來的實際上是一篇……議論文。 洋洋灑灑數萬言,以至于一本奏折的厚度竟與旁邊的一摞等高。賀卿見了,不由暗暗吃驚。 不過,內容沒有讓她失望。 顧錚梳理了她的所有計劃和設想,重新進行安排。 在他的看法中,接下來要做的事情之中,最重要也是最基礎的,是農業上的改革。這一點,應該作為國策來推行,而不是像賀卿那樣,一直在皇莊上小打小鬧地折騰。 集整個朝廷之力投入,無論是培育種子,還是研制化肥,都可以最大限度地加快進度,在幾年之內,逐步提升糧食產量。 而根據社會發展規律,當地里出產的糧食足夠多,能夠養活更多人之后,自然就會有一部分人被解放出來,脫離生產,轉而去做別的事情。也就是發展手工業和商業。 而在那之前,朝廷可以從皇家科學院入手,培養一批人才的同時,發明制造出更多機器和工具。等到條件成熟時進行推廣,既可以引導那些離開了土地的百姓順利過渡到另一職業,也可以為他們指明正確的方向。 等到手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