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17
皇太后正名。 所以她在看到這幅畫之后,幾乎沒有猶豫,便命黃修派人去政事堂將幾位宰執都請了過來。 事情到了這一步,既然上面的人已經表態,那么朝臣們不管信不信,都只能信了。不過他們也提出,舉行一次祭祀沒有問題,但下詔讓全城百姓都出城,幾乎是不可能做到的。 楚朝承平已久,京城的人口也越來越多,甚至城市范圍都往外擴張過好幾次,如今聚居在城中的百姓有近百萬之巨。且不提很多人根本不會遵循圣旨的要求,就算他們會,那么多人也根本無處安置。 所以幾位重臣的意見很統一,“此事過于擾民,恐會引發混亂,不如免去?!?/br> “不可!”張太后是真正的知情人,聞言立刻出聲反對,“太-祖皇帝既然在夢中示警,此事必然十分緊要。倘若因為心不誠而招來禍患,又當如何?” 這是張太后第一次站出來,在朝臣面前清楚地表達自己的意見。 但當此之時,不論是上首的太皇太后,還是站在下面的幾位重臣,都并未在意。畢竟夢是張太后做的,而且做了不止一次,她自然會關注。而既然要照著做,只做一半的確難以交代。 “太后娘娘言之有理,只是此事實在非同小可?!毖χ篱_口道,“須知京城近百萬官民,要養活這么多人,必然有無數的作坊和店鋪日夜開工。叫他們出城容易,這一日的損失該怎么算?” 其他人也紛紛出聲附和,又舉了別的例子來說明,這件事實在是難辦。 這不是讓所有人出城的問題,而是要讓這座全國中心的大都市徹底癱瘓一整天,什么事都不做的問題。 它所帶來的,將會是非??植赖倪B鎖反應。 張太后聽著幾位重臣你一言我一語的解釋,也逐漸意識到,要叫百姓們盡數出城,排除過程中的千難萬阻不提,就算真的做到了,其損失恐怕也并不會比一場地震少幾分。 她和賀卿畢竟都是深宮女子,在這種大局上,難免會有所疏忽。 但這個時候,又不可能回頭去找賀卿商量。張太后心中為難,便低下頭去不再說話。太皇太后見狀,便道,“此事一時半刻,難以決斷。諸卿回去之后,都擬了折子遞上來吧,明日再議?!?/br> …… 第二天開的是個擴大會議。除了幾位政事堂的宰執之外,六部尚書也被叫了過來,此外,翰林院掌院學士顧錚也在列,顯然是太皇太后額外垂青的結果。 當然最重要的是,賀卿自己也在場。 先祖托夢的事,暫時沒有傳出去,但太皇太后卻沒有對賀卿隱瞞。 而賀卿在聽說朝臣們的顧慮之后,也明白是自己想得太簡單了。她思來想去,覺得老話說一人計短兩人計長,這件事她自己不能直接處理,一味隱瞞并沒有好處,便索性對太皇太后道,“什么災禍偏要叫全城百姓都躲出去?我聽著倒像是地龍翻身?!?/br> 太皇太后被她一提醒,也覺得很有可能就是這么一回事。 知道要面對的是什么災禍,自然比語焉不詳的托夢要強出許多,至少可以針對性的尋找對策,而不是一頭霧水到處亂撞。 因為覺得賀卿說不定也能夠給出一些有用的建議,所以太皇太后索性讓她也過來聽一聽。只不過她的位置安排在張太后身邊,并不引人注目,如非必要,也不能開口發言。 由于多了一些人,所以張太后又將自己做過的夢說了一遍,太皇太后也命內侍出示了那張太-祖自畫像。 而聽完了這些前情之后,第一個站出來開口的人是顧錚,“既然要求全程百姓避開,臣斗膽猜測,這所謂的災禍,或許便是地動?!?/br> 這話一說,不知情的人固然被他吸引住看過去,知情者如太皇太后、皇太后和賀卿,也忍不住心聲驚異,朝他看過去。尤其是賀卿,幾乎無法掩飾自己臉上驚訝的表情。 作者有話要說: 終于正式見面了。 ☆、第13章 公布出去 本來賀卿頭一回出席這樣的場合,還有些緊張,只坐在自己的位置上不說話。聽到這番推論,才抬起頭來,往下看去。 官場上最是講究資歷,能夠參加這次會議的高官們,大都年紀在五六十開外。在這一干至少年過半百的老頭子中間,年輕俊秀的顧錚,自然就十分顯眼了。 賀卿一眼瞧見,先是一愣,很快就猜出了他的身份。 如今太皇太后正要用顧錚,這樣的場合,將他也召集過來,是應有之義。 賀卿之前單知道顧錚年輕,卻沒想到會這么年輕,難怪太皇太后不放心了。不過賀卿注意到,他嘴邊一圈青色的胡茬,并未刮去。這顯然并不是因為來得匆忙未及整理儀容,而是他要留須的征兆。 有一部胡須在,整個人看上去就會成熟許多。 很顯然,這位顧學士對自己如今的處境十分了解,也在積極的尋找解決之法。留胡須是一種表現,這樣的場合語出驚人,占據主動則是另一種表現。 本來賀卿對顧錚的印象,僅限于“朝堂上的一位臣子,將來的成就很高,或可力挽狂瀾,拯救大楚于危難之間,值得扶持”。 后來在腦子里看多了,就只剩下了“他俊眉修目、長身玉立、風姿卓然”“他邪魅一笑”“他強硬的摟住她的腰,將她扣入懷中”“香囊暗解,羅帶輕分”之類亂七八糟的描寫。 到底是個年輕女孩,賀卿心下自然也對他有幾分好奇。畢竟能夠名傳后世,并被那么多人追捧,可不是容易的事。 如今真正見了面,賀卿腦海中那些念頭卻都盡數消散。顧錚固然生得風流倜儻,引人注目,但只要看到他這個人,第一眼注意到的,一定不會是他的容貌,而是通身氣度。 那是屬于一位軍國重臣的威勢,絲毫不輸于他身邊那些宦海沉浮多年的老臣們。 難怪接下來的二三十年間,他像一顆高懸于空的明亮星辰,令其他人盡皆黯淡無光,只能仰望他、追隨他。這樣一個人,有野心、有能力、有目標,又怎么會被里那些所謂兒女私情所牽累呢? 但也正是因為看到了顧錚的為人,賀卿對他的印象反而更好。 他如今還是大楚的臣子,只要能夠用好這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