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394
跟前朝選秀女一樣,四個人一間屋,叫這群郎君們暫且擠一擠,等選秀結束,也能出個章程。 家世相近的都被分到一起去了,也是最大程度的減緩可能發生的矛盾,進宮這天晚上,中書令家的小公子就問侍中家的郎君:“選秀女的時候,上殿要看容貌,問讀過沒有,咱們到了殿上,皇太女殿下會問什么?會不會繡花兒?” 這話一說完,沒等侍中公子回應,他自己就樂顛顛的笑了。 侍中公子生的明俊,人也清正,只道:“多思無益,屆時自然知曉?!?/br> 另外兩個人也只是端坐塌上,并不做聲。 中書令家的小公子討了個沒趣兒,悶悶的躺下了。 這么過了十天,該教的規矩也教完了,就正式迎來了殿選。 入選的郎君們穿著統一的衣衫,被侍從引著往含章殿去,禮官每次點五人,依次上殿接受揀選。 分住處是按照家世來的,進殿也是家世好的先去,宰相們家中的公子當然是頭一撥兒。 五個人神情恭謹的走進去,也不貿然抬頭,施禮之后便垂著眼,等待禮官唱名,接受問詢。 系統看看這個,好帥! 再看看那個,哇,這個真??! 那個好看,那個也好看,大家都好看! 它哈喇子都快淌下來了,吃著檸檬說:“秀兒別亂來,你還沒成年呢!” 燕瑯道:“再等幾年不久成年了嗎?放心吧,我有耐心?!?/br> 第一個被點出來的便是那晚跟中書令家小公子說話的侍中公子,被禮官點過名后,便正色近前,恭問皇太女安。 燕瑯便問他:“黃河連年水患,堤壩不穩,如若孤派遣你去治理,該當從何處入手?” 侍中公子沒想到她會問這個,著實愣了一下。 中書令怕自己家的傻兒子御前失儀,特意蹭了個位置來旁觀,聞言忙道:“殿下,選秀是為充實后宮,綿延后嗣,問這些仿佛不太得宜……” 燕瑯道:“如果爹是個傻的,生的孩子也未必聰明,現在不問清楚,將來可怎么辦?人太蠢的話,孤都沒興致跟他親近?!?/br> 中書令:“……” 侍中公子:“……” 站在下邊的中書令公子小聲嘀咕了一句:“粗鄙?!?/br> 他說話的聲音小,但燕瑯還是聽見了,低頭看了一眼,那小公子也察覺到了,趕忙縮一下脖子。 中書令差點被自己的傻兒子氣死:“你個小王八蛋,就你有嘴?!”說完,又趕忙向皇太女請罪。 小公子脖子縮的更短了。 燕瑯含笑道了聲“無妨”,又問侍中公子道:“可想出來了?” “是?!笔讨泄討艘宦?,不急不緩的開始闡述自己的思路,條理清晰,言之有物,因為之前毫無準備的緣故,能說出這么一席話來,已經是極為難得了。 燕瑯聽得頷首,微微一笑,禮官便會意道:“賜玉佩?!?/br> 下一個人被點了名,燕瑯又一次開口詢問,提及的卻是瘟疫之后如何治理城池,安撫民生,再下一個人,又有完全不同的問題詢問。 接連三個人都答得極好,毫無意外的被留下了,等輪到中書令家那個俊秀小公子的時候,他打定主意要被賜花落選,便梗著脖子道:“回稟殿下,臣打小就不喜讀書,大字都不識幾個,朝政民生更是一竅不通,實在不知該如何作答?!?/br> 幾個侍從忍不住笑出了聲,中書令臊的恨不能找個洞鉆下去,這會兒卻也不得不紅著臉打圓場:“這孽障是個混世魔頭,從來沒什么正經……” “無妨,”燕瑯笑著安撫他一句,道:“賜玉佩?!?/br> 小公子愣住了,吃鯨道:“殿下,臣不學無術,也不夠聰明??!” “無妨,”燕瑯笑微微的看著他,道:“你夠傻,留著逗個樂子?!?/br> 第201章 我娘是龍傲天13 小公子差點哭出來,說:“殿下,臣其實也沒有那么傻……” 他要哭了,燕瑯反倒笑了:“你要是真哭出來,孤就不要你了?!?/br> 小公子喜道:“真的嗎?” “當然不是,”燕瑯道:“騙你的?!?/br> 小公子“哇”的一聲,不顧臉面的哭出了聲。 中書令坐不下去了,擼起袖子就要過去,糾儀御史重重的咳了一聲,才算是給牽制住,中書令一屁股坐回去,留在席位上用殺人般的目光一個勁兒的瞪著自己的傻兒子。 小公子見事情不可挽回,也就沒辦法了,頂著親爹的殺人目光,眼淚汪汪的被侍從領了出去。 參與選秀的有將近百人,燕瑯依次考教過后,留下了十七個,剩下的則被發還回家,叫各自婚娶了。 中選的郎君們都被領到了儲秀宮,等候皇太女的最后安排,小公子蔫蔫的坐在凳子上,覺得人生都失去了光彩:“怎么會選我呢,怎么會選我呢?我什么都不會啊,難道真的是因為我很傻?” 一眾參選的郎君之中,就數他年紀最小,侍中公子見他委屈的都要哭了,冷淡面孔上極快的掠過一絲淺笑:“沒有你想的那么可怕?!?/br> 他安慰小公子道:“我已經問過其余中選之人,被留下的都是策論應對出眾之人,皇太女殿下既如此選拔侍君,想必不僅僅是為了聲色和后嗣,而是另有深意?!?/br> 另有人道:“退一萬步講,即便是為了聲色和后嗣,只看殿下選拔的標準與問題,便知是心中有丘壑之人,得以侍奉圣君,也是我們的福氣?!?/br> 小公子哽咽道:“可是,可是我不是因為策論應對出眾而中選的??!” 侍中公子:“……” 其余人:“……” 不好意思,我們是。 一陣難言的沉默過后,小公子哭的更傷心了。 有史以來第一場男子選秀順利落幕,京城自是幾家歡喜幾家愁,所有人都伸著脖子等待,看皇太女會給中選之人什么位分,來日又如何安排。 燕瑯也沒有吊人心思的意思,第二日上朝之時,便令侍從宣讀旨意,正式在三省六部之外,組建由皇太女直接管轄的鸞臺。 以定國公之孫為鸞臺令,位居三品,其余中選之人為鸞臺尚書,為從三品,眾人可直言國策,預聞政事,共同組建成與三省六部相對應的內朝。 這顯然是要開新制了,朝臣們對此各有思量,只是幾位宰輔的公子都在里邊兒,女帝更不曾表露異議,便也沒有出聲反對,心緒復雜的接受了這個新權力機構的出現。 這消息傳出去,民間與士林反倒極為贊許。 一來皇太女未必只會選這一次秀;二則是如果大榮不亡,有女帝和皇太女這兩個參考在,后世再出現女君的情況也絕對不會少見。 既然自己和家族后嗣都有可能參與選秀,那這個鸞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