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64
尚書換了大半,滿祿又悄悄結重賄與這些當權之人,自己則請了病假,假裝長臥在床,學董裴的韜光養晦。四喜那一屋子藥味兒,他受不了,時不時的把人叫來總能對上一張死人臉,氣得滿祿在心里罵,下面就用了力道,這人不叫不鬧,頂多咬了被角哭,時間一長,滿祿心里過意不去,知道他愛財,挑了些貴重物件放到他房里,也沒換個笑模樣,倒是添了不少懊惱。這天,滿祿正躺在榻上,枕著手臂看書,忽然聽到外面有吵嚷的聲音。剛要問,就見門從外面打開,四喜跑了進來,手上拿著個小包袱,一進屋就放到門后,然后人快速的跳上滿祿的榻,三兩下扒下滿祿的褲子,把那還軟著的東西含在嘴里唆弄。滿祿詫異的瞅他,微角微翹,仍然保持單手持書的姿勢,一動不動,嘿,這人吃了瘋藥了?什么時候變得這么熱情啦?作者有話要說:PS:相關道具貼圖在第21章,包括插圖,以后會陸續更新。天閹(第56章)內官監前任大總管丁四喜,還真是精力無限,又跑了。將軍府大管家手持藤條邁步進了書房,冷眼看四喜趴在滿祿跨間忙活,平聲靜氣的告訴滿祿,近日將軍府賒粥,光天化日的,四喜順著仆役常出入的角門明目張膽的就往外走,要不是他帶個包袱,還真不被人留意,氣得滿祿是哭笑不得。其實四喜并不想跑,只是前兩日午睡的時候,一個小廝進來收拾餐具,然后跟他說“春夫人問你身體可好?”四喜一激靈,三春要想傳進一句話進這重重將軍府必是花了不少銀子,費了不少周折,他在這兒的這段日子,可是沒少見這幫人欺軟怕硬,明進而來暗里去的,這將軍府里的陰暗把勢可不比宮里干凈多少,不要臉的家伙指不定怎么個克扣法,他才聽到這么一句話,四喜怕三春被騙,趟得半通不通的路子他一急就用上了,結果可想而知。。滿祿看著身下忙活的四喜笑得別有味道,他還真乖覺,一點兒厭惡的表情都沒有,又是含又是舔的,用喉嚨包裹著滿祿壯碩的男根往里一點點的咽。滿祿便揉著四喜的頭,頂到更深入,問大總管“應該怎么罰???”“老規矩,二十藤條,站樁半日?!睗M祿皺眉,院子里有個削尖了的棍子插在地上,平時上面放個蘋果桃子什么的,半空中垂下一枚銅錢,滿祿就玩一箭雙雕,家里有不老實的男寵,扒光了放到那上,頭上頂著個盤子或者兩手舉個缸,說是罰站樁,只要累了腿酸略微軟一軟,那個東西就插得腸子生疼。滿祿盯著書看,那些楷書都變成了蒼蠅大小黑乎乎一片,就四喜這身子骨,站樁得站死他“先罰二十藤條吧,若是日后表現不好,并罰站樁,打完了,把他拿回來放上?!?/br>大總管扯了四喜往榻下走,四喜兩手摟了滿祿的腰,嘴里換著角度的啄,大總管把四喜扛在肩上帶了出去,啪啪啪啪,啪啪啪啪,二十鞭后,大總管親自抱著四喜,掰開兩條腿,把四喜的后xue對著滿祿硬挺的男根放了下去,滿祿仰面朝上仍然看書,看都不看四喜一眼,等東西都埋進去以后,把腰往上一挺,四喜就伊伊呀呀的低聲哭個不停。下面頂得難受,四喜直起身坐在滿祿身上,任他扶著自己的腰頂撞。滿祿見四喜閉著眼睛緊皺眉頭,淚水不停的往下淌,愈發來勁,把四喜雙手背到身后,坐起來與四喜面對面的壓了下去,四喜后背倒在榻上,雖然有胳膊擋著,仍然蹭得一片模糊,染了一榻的血。滿祿在四喜耳邊說“四喜,再一再二不能再三再四,你別再跑了,若下次再跑,我就打折你的腿,扔到床上用鐵鏈子拴起來?!彼南矄柩手c頭,滿祿退出四喜體外,把他翻了個身,看到一背的紅痕與血跡,低上頭,一點點親了下去。四喜肌膚欺霜賽雪,本就嫩得怕傷怕痛,滿祿一親,疼得直顫。滿祿沿著背脊親回耳后,低聲呢喃道“瑞王爺已經糾集人馬開始聲討董裴,這王爺能忍常人不能忍,能容常人所能不能容,非尋常人物??!”見四喜眼中一亮,頓覺失言,下身用力挺進四喜后xue,搬過他的臉,邊親邊說“不過,瑞王爺再有本事,終究是個猴子,還是個沒耳朵的猴子,跳不出我的手掌心,你就別指望了?!?/br>滿祿發出這番感慨是有原因的。從刺皇成功的第二日清晨開始,滿祿已經派出幾批刺客襲殺啟人。前段時間啟人沒有動作,就是受了重傷,滿祿得意了幾日后,暗探發回密報,說啟人又神清氣爽的開始主持軍務。而早前安排在啟人身邊的內線,與暗探發回的密報又有不同,說是啟人病得甚重,已無力起床。滿祿一邊分析著各方消息的來源,一邊揣度著誰變節了,誰投誠了,誰是自己這邊的人??磥磉@瑞王爺啟人,還真有些本事,小覷不得。軒轅王朝慣例是親王不干政,遇有大事諸王可遏制諸軍。啟兆當年雖然曾握有虎符,卻不敢妄動,只因動一發而牽全身,關系利害。啟兆死后洛陽王府一萬九千親兵并未解散或另做安排,而是被宣德轉到啟人名下以示安撫,當時在朝中就有文臣諫言,宣德未做理會。啟人原本有親兵五千,再加上這一萬九千人,已是諸候王中擁兵最重的王爺。加上朝中生變,宣德無后,各路兵馬都以啟人馬首示瞻,這也是董裴厚結領國勾結靼韃的原因。原本在董裴的計劃中,是暗殺宣德,以皇位挑撥啟兆啟人兩兄弟,再伺機奪權,名正言順的竄位,沒想到一個反復無常的宣德打亂了他整盤計劃。朝內人心不穩,朝外聲討不斷,尤其是瑞王爺啟人現在是人心所向實至名歸,調遣集結各路人馬,不僅原老級將帥飛奔而至,邊疆大吏也發兵支援,就連那早應該是炮灰的何遠吉,也帶著山西叛匪投誠。蟄伏多年董裴終于發了狠,調兵遣將的安排提拔親信,江南半數城池都是董裴的心腹擔任要職。何遠吉雖然不是一個適合在戰場上馳騁的將才,卻也是個能夠翻云覆雨玩些手段的人物,帶兵打仗不行,但是御人有術,并且對火器極有研究,雖然宣德一直瞧他不上眼,啟人倒是對這位前巡撫另有看法。何遠吉是個正義感極強的人,又有自己的原則,但是并非不懂變通之人,他只是不擅長行軍做戰而已,如若當年他留在京中做個文官,現在必定也是個呼風喚雨的人物,雖然一遇到祥王爺啟兆的事就會變得心軟優柔,但是處理大事時那股暗藏著決絕的陰狠勁,是個可用之才。啟兆原本的排兵部陣是一排火銃(相當于老式步槍)攻擊后騎兵上陣,原本火銃射程不遠,并且打過一發后要花很長時間上子彈,自何遠吉來后改進了火銃工藝,火力強猛了許多不說,啟人又撥給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