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228
書迷正在閱讀:功名路(科舉)、[重生]糖水澆灌成的黑蓮花、我在七零年代刷淘寶、[快穿]成為男神的100種方式、快穿之造夢者、穿進黃版祭司與獸族戰士游戲怎么辦?(H)、我始亂終棄了一條龍、秋去冬來、殘暴守護者、嬌氣包的七零小日子
吧?后者給人的感覺好像是不會再走了一樣。拓跋燾坐在寢宮批示了一夜政務,到了天際泛白,他才熬不住,趴在床邊沉沉睡去。次日,拓跋燾醒過來,發現自己在床上。他翻身一看,黃竹背對著他坐在桌前,手中拿著毛筆,點點畫畫。——黃竹竟然真的沒有走。拓跋燾坐起來,“……你沒有走?!?/br>黃竹背對著他悠然道:“最近沒什么事——佛貍,你是不是熬夜了,聲音都嘶啞了,來喝點熱茶吧?!?/br>拓跋燾穿上鞋,給自己斟了杯茶,走到他身邊,“你在畫什么……”黃竹身姿挺拔,風從窗外吹進來,帶的他衣帶飄飄,果然是仙人豐姿。然而手下宣紙上,畫的卻是個蹩腳的小人。拓跋燾:“……”“畫的是你啊——”黃竹看了拓跋燾一樣,“嗯,六歲時候的你?!?/br>現在拓跋燾已經比黃竹高出一個頭了,不像當年那個小豆丁。拓跋燾一臉糾結:“這是個……什么畫法?!?/br>“寫實!”黃竹理直氣壯地說。拓跋燾想說什么,但是看在黃竹沒走的份上,又不忍心說了。拓跋燾喚宮人進來服侍洗漱,雖然大家都沒抬頭,但是黃竹還是感覺到了她們內心的震動,大概在漠然的外表下,全都是火山噴發一般的激動。就算再崇信道門,也要有個限度啊啊啊?。?!居然和道士抵足同眠??!眠到了這個時候?。?!拓跋燾不知道,或者說他不在意宮人們的想法,對黃竹說了句:“她們都看得到你?”“你這話說得多稀罕……我又不是鬼?!秉S竹笑了兩聲。“哦?!蓖匕蠣c不太開心地說,“你自便?!?/br>黃竹就也擦了擦臉,看看皇帝的早餐,也沒自己吃得好,于是心滿意足地只喝茶,倒不愧是最沒出息的準圣。拓跋燾吃著早餐,有人來報,寇謙之寇天師求見。因為黃竹終于出現了,拓跋燾覺得,這寇謙之沒有功勞也有苦勞,一直幫催著,于是叫人喚他進來。寇謙之進來后還未叩拜,就看到了黃竹,心中一驚,因為黃竹都是叫人傳信,他未見過黃竹,只想著這是哪一門哪一派的哪一個道士,居然在陛下跟前。寇謙之行了大禮,拓跋燾說道:“天師昨日辛苦了,想要什么賞賜?”說是昨日賜福辛苦,但是拓跋燾是為了他這些年寫青詞的辛苦。“不敢,不敢,這是貧道分內之事?!笨苤t之連忙謙虛地說道,“倒是有些好奇,陛下身旁這位道友是?”拓跋燾看向黃竹,想征求他的意見。寇謙之看陛下這神態,就知道和道人關系不一般??!他混到今時今日,還不能直視陛下呢,這道人在陛下看著他的時候,居然還穩穩當當地坐著。黃竹問答反問:“天師求見,不是有要事嗎?”寇謙之猛然醒悟,的確是有要事啊,若是先問疑似敵人的身份再說,好像顯得有些不知輕重了。這時候悔之晚矣,也不能改日再提,連忙認罪道:“險些誤了陛下的大事!陛下,昨夜貧道在夢中得太上老君指點,他老人家為陛下賜了一年號?!?/br>他心中又想,也不知這道人怎么知道有要事,他先前也沒說,難道是蒙的?你昨夜夢中遇仙,朕昨夜卻是床上睡了一仙。拓跋燾心中想著,有些得意,說道:“這是好事,近年一直有人建議朕改元,然則朕終不愿更易‘始光’。想來,老君賜的年號妙極,能使朕更改心意?!?/br>畢竟拓跋燾因兩次紅光異象揚名,他還挺喜歡這個年號的,就一直沒改了。寇謙之說道:“老君賜的年號是,太平真君?!?/br>黃竹撇了撇嘴,嘀咕道,來了也不打個招呼,太過分了……拓跋燾一聽這年號,在心底轉了幾下,十分滿意,看寇謙之更順眼了。這年號一聽便是道門的路子,這就是從逼迫貴族,逼迫僧人,到了逼迫天下百姓接受了。接受吧,日后這大魏,寶剎迦藍皆為俗宅,沙門釋種悉作白衣。從皇帝起,就是一個徹頭徹尾的道教信徒!佛教?哼哼!“好,果然好!既是老君欽此,朕便下令改元!”拓跋燾撫掌而笑,“寇天師,著你寫青詞,替朕謝過太上老君!”寇謙之正要道骨仙風地一施禮,不疾不徐地答應下來,卻被那青衣小道士搶了先。“還那么麻煩,我幫你謝了?!秉S竹揮了揮手,大方地說道,對他來說,真就是一句話的功夫。拓跋燾想了想道:“嗯,你來的確更快更方便,那就不麻煩寇天師了?!?/br>“是,是……”寇謙之都結巴了,這是什么情況?!那小道士到底是從哪里冒出來的,和陛下如此親厚也就罷了,陛下居然把寫青詞也交給他了,他這個傳話人就站在這??!還更快更方便?不是他說,寫了這么多年青詞,做了這么多年法,還有人比他更熟練嗎?寇謙之委委屈屈地看了拓跋燾一眼,可惜,陛下完全沒有領悟到他眼神中的含義,反而拈起一塊糕點問那小道士吃不吃。小道士還特別矯情地說:“不要,不好吃?!?/br>寇謙之好嫉妒??!第139章謎之丹藥宮中多了一個來路不明的小道士,寇謙之的徒弟們比他還緊張。這么多年,寇謙之也經歷過不少風浪,否則干不來這活兒。但眼前的局勢,還真是比以往任何一次都要令人糊涂,根本看不懂。寇謙之的終極目標還差一點沒有完成呢,他現在已經是天下道教領袖,但是還缺一個官稱,那就是“國師”,基本就差一步了!現在半路殺出一個小道士,很難說會不會對他產生威脅。畢竟對于皇帝來說,國師是個道士就行,真不見得一定要是寇謙之。寇謙之發動了所有力量,去查那小道士的來歷,結果忙活了幾天,連個姓名都沒得到。而宮中傳出的消息更是令寇謙之心驚膽戰,小道士被喚作“明玕”,幾日里與皇帝同吃同住,便是親兄弟也沒有這么親近的。寇謙之去找了他的一位盟友,也就是北魏朝堂上一名漢臣,清河崔氏的崔浩。寇謙之告訴他有這么回事,然后也不說自己的評價,眼巴巴地看著崔浩。崔浩是重臣,極得拓跋燾信任,他十分淡定地說道:“天師稍安勿躁?!?/br>寇謙之連忙整理了一下表情,恢復了道骨仙風,口中說道:“崔大人啊,你到底怎么看的?”“我覺得天師多慮了,”崔浩其實早就掌握了這件事,比寇謙之了解得還更詳細,“你難道就沒有想過,陛下讓明玕寫青詞,是為了敲打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