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285
臂箍住她,力道愈收愈緊,仿佛這一輩子再也不愿放開了一般。 雨勢緩和了些,雨水自夜幕里降下,溫柔地傾灑在他們周身,他什么都沒說,但她什么都明白。 懷集與宣武被這變動驚得無以復加,心知此刻已不是對敵的最好時機,當下傳令撤兵。 不遠處傳來腳步聲,程昶放開云浠,見是裴闌過來了,認真地與他道了聲謝。 裴闌道:“殿下不必謝我?!?/br> 他解釋道,“我在去垂恩宮的路上遇上了宣稚的人馬,他們與張岳的大軍對上,廝殺起來。張岳手上兩萬兵馬之眾,卻絲毫不是殿前司的對手?!?/br> 裴闌原想直接帶兵去垂恩宮勤王保命的,可是見宣稚一副胸有成竹的模樣,才知昭元帝或許根本不需要他來勤這個王。 他不知道宣稚埋伏了多少人在平南山,但殿前司可領兵馬三十萬之眾,只取半數,也在陵王大軍之上了。 裴闌本就是為陵王召集而來的,打的是臨陣叛將的主意,可是,宣稚把他要滅殺的敵兵都提前殺了,他該上哪兒效忠陛下去?到時候老皇帝秋后算賬,他難道單憑一張嘴說自己沒有幫著陵王造反嗎? 思來想去,他才想著是不是該半路折回來,救云浠于水火,順便與懷集宣武的人馬決一死戰的。 其實即使有了回來的念頭,裴闌也沒有立刻做出決定。 一來,他不知道云浠這邊的戰況如何,她是不是已經死了;更重要的是,懷集與宣武除了五萬兵馬,還有援軍,反觀自己,手上的兵馬除了兩萬是自己的,另兩萬是云浠麾下忠勇部的,這些忠勇部的人本來就厭惡他,到時候打起來,聽不聽他號令還另說呢。 回去救云浠也許會賠了性命,若什么都不做,就這么去垂恩宮,即便會遭昭元帝重罰,指不定能活著呢? 裴闌原是猶豫不決,可關鍵之時,他又想起今日臨行前,老太君千叮嚀萬囑咐的一句“既為生死同盟,必當交付性命”,當下心一橫,帶兵折返回來。 裴闌這個人雖不怎么樣,但行軍打仗還是有真本事的。 他運氣很好,在帶兵回來的路上,遇上了趕來與懷集大軍匯合的昭武校尉五千人,他看著自己士卒與敵方士卒身上一樣的銀甲,忽然心生一計,當下以迅雷之勢斬了對面四千余人,留下百余活口,押著他們到了山端,命他們鳴角與懷集傳信。 懷集與宣武等人雖早接到裴闌或許叛變的消息,但因一直沒與裴闌遇上,又擔心這是翊衛司那邊傳來擾亂軍心的假訊,所以并不很確定,加之前方的邏卒說前來集結的兵馬是昭武校尉麾下的,因此卸了防備,誤中裴闌的惑敵之計,一時間被殺得潰不成軍。 裴闌見懷集與宣武撤兵,并沒有派人乘勝追擊,他與程昶解釋道:“此前陵王接到張岳被殿前司擊潰的消息,已帶著兵馬往垂恩宮方向去了,眼下懷集與宣武大概是另擇路去與陵王匯合,探不清對方虛實,我們最好不要貿然追,陵王萬事留有后手,此前平南山西南的火|藥已經炸了一枚,不知哪里還埋著更多火|藥。殿下還是盡快與末將和明威將軍趕去垂恩宮吧?!?/br> 羅伏問:“陵王既然在山中埋了火|藥,那我們去垂恩宮的這一路上會不會遇上火|藥機關?!?/br> “這個不會?!痹其坏?,“陛下既先一步算到陵王會起兵,早已派兵駐守明隱寺與垂恩宮,只要我們不繞行,寺中山道,路上便是無礙的?!?/br> 寺中火勢已被大雨澆得傾頹不堪,他們一行人剛自鬼門關的火海里脫身,此刻行在雨中,只覺這雨是恩澤,誰也沒有抬手去遮。 程昶牽著云浠的手,走到半途,忽然頓住步子,朝夜雨如煙的山間看了一眼。 云浠問:“三公子,你在看什么?” 程昶與她笑了笑:“沒什么?!?/br> 那是垂恩宮后的一處陡崖,他在來明隱寺之前,仔細看過平南山的地圖,這里的地勢他都牢記于心。 裴闌之軍叛變,宣武張岳敗退,宣稚率軍二十萬,看來陵王今日,敗局已定了。 可是,既然這樣,他又帶兵去垂恩宮干什么呢? 他的脾氣,應該是寧死也不服輸的吧。 裴闌說陵王萬事留有后手。 也許,垂恩宮后的那片陡崖才是他真正的后手吧。 這樣也好,世間因果有報,當初白云寺清風院,他逼他跌落萬丈深淵,而今異地處之,竟該換他來嘗這滋味了。 第一五七章 中夜時分, 山間雨勢式微,陵王的人馬與張岳匯合后, 在平南山西側的彎谷稍歇了半刻。 變故來得很快,一個時辰前, 軍中先是傳來裴闌叛變的消息, 爾后云浠帶著忠勇部出現在明隱寺, 與裴闌一起擊潰了宣武與懷集的大軍。聽說他們還在兵亂當中救下了程昶。 陵王得知程昶還活著, 并不意外。 倒不是因為他有多么相信程昶的本事。 早在羅復尤傳信說昭元帝逼迫程昶留在問賢臺后, 陵王便猜到他的父皇殺意已決。 可不知怎么,他竟直覺程昶能夠活下來, 誠如他此前在白云寺的斷崖,在皇城司的火海里存活下來一樣, 他這個人, 仿佛是有佛祖庇佑的。 張岳大軍是從平南山西北撤回來的,他們在那里遇上了殿前司的禁衛軍。 陵王這才知道,原來昭元帝早料到他會謀反, 提前埋下人,打的就是將他與程明嬰一網打盡的主意。 他也是昭元帝親生的,可他這個父親似乎從來沒為他考慮過, 寧肯讓他與程昶同歸于盡,也要給程旭一個安穩江山。 不過這也無礙, 生在帝王家, 父子之情早已疏薄, 彼此沒有撕破臉成為仇人已很不錯了, 事到如今,他并不在乎昭元帝偏袒誰。 陵王從沒預想過此行會順利,太平年間起兵謀反,原本就是搏命,可是,自裴闌叛變的消息傳來后,每過去一刻,事態都在惡化,張岳幾人的部下被殿前司殺得潰不成軍,另一邊,宣武與懷集也被云浠擊退了。 眼下他在彎谷中歇腳,等宣武與懷集過來集結。 一旁張岳見雨水細了,重新點燃火把,請示道:“殿下,這幾個人要怎么處置?” 他指的是樹下幾名被捆綁著的宗室臣眷——午過火|藥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