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259
定最早上族譜也要等孩子三四個月后。 孩子能平安度過最危險的前三月,一般接下來都不會再有生命危險。 三個月后再上族譜是再好不過的了。 老族長欣然答應,對著王氏說了一些吉祥話后,老族長就回去了。 待老族長走后,謝家一家子人立馬圍起來,仔細的聽謝長義讀信。 謝行儉在信中沒用什么高深的詞,字里行間都在照顧著半文盲老爹,所以謝長義讀起來時,絲毫感覺不到別扭,順溜的很。 “六月初從京城出發來家一趟,還說了啥?”王氏半躺在床上,掰著手指問。 謝行孝將信中塞的九百五十兩銀票拿給王氏,笑吟吟道,“小寶說他賺了銀子,往家里寄了一千兩,希望爹在娘生老三的時候,拿這錢買點好的,到時候給娘補補身子,到底是小寶啊,出門在外還不忘惦念著娘?!?/br> 王氏接過銀票,眼眶微紅。 一旁的楊氏忙遞上手帕,輕輕拍拍王氏,“娘,擦擦吧,懷孩子不能落淚?!?/br> 王氏忙揪起手帕擦干淚花,一個勁的點頭,“對對對,小寶在京城大老遠寄銀子過來,就是想著我和老三能平平安安的,我可不能哭,不然小寶不安心?!?/br> 王氏疊好銀票,吶吶道,“剛當家的和外頭那些婆娘說小寶在京城謀了差事?啥差事啊,這么有掙頭?” “那是爹瞎說的!”謝行孝覷了一眼首飾盒里的步搖,這一看就是小姑娘戴的,他下意識的往他娘那邊看,王氏點點頭,說這應該是小寶買來給蓮姐兒的。 謝行孝忙招呼一旁繡花的蓮姐兒過來,笨拙的將流蘇蝴蝶步搖歪歪的插在女兒發髻上。 楊氏看男人笨手笨腳的,忙拔下步搖重新給蓮姐兒戴上,小姑娘長這么大,頭上除了紅頭繩和木簪,都沒有其他像樣的首飾。 如今戴上步搖,走起路來發出叮當脆響,步搖上雕刻的栩栩如生的蝴蝶襯著蓮姐兒小臉越發的嬌艷。 王氏將首飾盒敞開,里面還有兩塊好墨,不用說就知道是給兩個孫子的,剩下的一支盤花的吉祥發釵,顏色雖是紅艷艷的,但瞧著有些暗淡,不似楊氏這樣小媳婦能帶,王氏心知這釵是小兒子買給她的。 王氏一看首飾盒空了,再瞧瞧低眉順眼的大兒媳,心頭有點不得意。 楊氏雖然膽子小些,性子軟糯些,但叫她這個婆婆說,楊氏作為兒媳,是很不錯的。 她懷老三期間,家里大頭有當家的照看,但平日家里的做飯、浣衣全靠楊氏一人把持,除此之外,她大熱天洗澡拉撒,楊氏都毫無怨言的在做。 如果說她懷胎十月辛苦,照顧她的楊氏也辛苦的很,她懷老三很不順,吃啥都喜歡吐,最后還是楊氏跑娘家深山給她采了酸果子,有了這酸果子,她的胃口才好些。 謝長義見王氏端著首飾盒不說話,再看看王氏給他使眼色,立馬意識到小寶沒給大兒媳買首飾。 楊氏見公婆兩人眉來眼去,拉來蓮姐兒,擺弄著蓮姐兒的步搖,柔聲道,“爹,娘,小叔是讀書人,讀書人講究,我前頭跟嬤嬤學禮時,嬤嬤說大戶人家不興兄弟給親娘外的人買首飾,叫什么不合禮數?!?/br> “真的?”王氏不太相信,莊戶人家沒這說法,禮數啥的只要男女不過分就好。 謝行孝接話,“可不就是,小寶上回不是說,他和羅家大小姐結了姻緣嘛,他是大小伙子了,怕是想著避嫌,才沒給大嫂帶東西?!?/br> “對對對!” 王氏陡然一機靈,“你們瞧瞧我,懷了老三都記不住事兒了,小寶再過兩年都是要成親的人了,成親的男兒郎確實不方便給你媳婦買首飾,我還當他是個小毛孩呢!” 王氏看了一眼大孫女蓮姐兒頭上金閃閃的步搖,再看看王氏頭上光禿禿的木簪,到底有些于心不忍,便從謝行儉寄來的銀票里抽出一張,讓謝行孝得空去城里給楊氏打一根金釵。 楊氏聞言受寵若驚,忙站起身推辭不要,謝行孝搓搓手,他早就想給媳婦買一兩件像樣的首飾了,無奈他鋪子掙得銀子大頭都在他娘手里握著,他有這心思卻苦于捉襟見肘。 楊氏不好意思要,王氏就塞給謝行孝,謝行孝厚著臉皮接下,首飾一事就此翻開一頁。 謝長義拍拍桌上堆碼高高的布匹,笑道,“剛才村里的人追著我問,說小寶不是在讀書嗎,咋來得銀子買這些好東西?!?/br> “你咋說的?”王氏問。 “我逗他們說小寶在京城謀了差事,你還別說,小寶這回在信上講,他能在京城吃開,功勞多虧了這門差事,有時候行情好,一天能掙一百兩都不在話下?!?/br> “我的老天爺!” 王氏砸吧著嘴,“難怪能大老遠寄這些回來,我瞧著,他連未出世的老三都顧及到了,也是難為小寶讀完書想著、念著咱們?!?/br> “這是他該做的?!敝x行孝道,“做兒子跑再遠,心都要留半邊在爹娘這?!?/br> 王氏笑的暢快,連連感嘆自己福氣好,生的兩個兒子都是孝順懂事的人。 * 謝家自從謝行儉的家書和東西寄回去后,隔三差五的就有村子里的人抱著瓜果蔬菜上門嘮嗑,名義上說是來探望懷孕的王氏,實際上都在打聽謝行儉在京城混的如何,大概的意思是混的好能不能帶帶他們家孩子這類的話。 謝長義對于村民上門閑聊是來者不拒,畢竟他們也沒惡意,且瞧著王氏每日笑容滿面的與那些人聊天,神態比之前總悶在家要好很多。 有眾人陪王氏散心,謝長義樂的見到這種場面。 村子里的人往來無所謂,誰料十里八鄉的媒婆竟然也找上門來了,謝長義見事態一發不可收拾,便關上門謝絕會客,對于那些堅持不懈的媒婆,謝長義直言小寶已經有了,不需要再簽紅線。 媒婆的嘴比誰都會說,一聽謝長義說他家小寶定了親,當下跑出去“吧唧吧唧”的上下嘴皮子一碰,周圍村子立馬都知道這事了。 謝長義壓根就沒說謝行儉要娶的人家是高門大戶,可那些媒婆亂七八糟的瞎傳,到后來,一些人道聽途說,竟然傳成謝行儉要娶公主了。 好在這種流言不經說,有人就質疑天家的公主不可能嫁給窮小子,因而這種流言蜚語不攻自破。 還有些媒婆,愣是不管謝行儉已經定了親,硬是將如花似玉的姑娘往謝家領,腆著臉說不在乎做妻,做妾做通房都要得。 這話可把謝長義惹到了,痛罵媒婆沒良心,直言他謝家不納妾,別說是他謝家,就是整個莊戶人家都沒納妾的風氣。 可那媒婆又說了,“你家小寶是秀才,日后還要往上考,等成了進士老爺,官大爺,誰身邊不放著一妻兩妾,這叫風流曉得不?但凡做官的老爺,誰家后院只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