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414
向李菻善,便對上李菻善憂慮的眼神,王修晉樂了,起身走到李菻善的身邊,抬腿跨坐在李菻善的腿上,李菻善立刻伸手摟住王修晉,怕他坐不穩。王修晉臉上的笑容更濃了,把手搭在李菻善的肩上,“莫憂,只要我活著,旁人就別想把你搶走了。這么好的人,我可不想讓給別人?!蓖跣迺x說著還用要指尖勾著李菻善的下巴,然后被李菻善輕咬住指尖,王修晉特別大膽的用被咬住的指尖劃過李菻善的舌頭,嘴上去特別惡心的說了句,“剛剛如廁后,似乎沒洗手?!?/br>李菻善很是無奈,王修晉絕對是上天派來折磨他的,大好的氣氛就被他輕易的破壞了,好在他也習慣了,直接抱起人往床榻的方向走,不去管天是不是還有些微亮,春宵一刻,哪里能虛度。被折騰了一遍又一遍,王修晉在昏睡前最后一個念頭就是,李菻善的持久力太強悍了。被累狠的王修晉起床后,便把昨天的事放在一邊,他還沒起來,便聽到屋外面有說話的聲音,把仆人叫進來問明,方知是五皇子昨晚進宮面圣,把要改建劇場的事向皇上講明,皇子不但同意建劇場,還讓從國庫里拿錢,吩咐五皇子一定要盡快的把劇場建好,皇上要看看一幫娃子如何表達典故。五皇子派來親隨轉達皇上的口諭,并囑咐此典故也只能是皇室的人看看。王修晉明白五皇子為何這般說,在古代唱戲的人雖然受貴人富人追捧,但地位卻十分的低下?;噬夏芡庾尯⒆觽冊谂_上表現個典故已然是開了天大的恩德,并不是因為此事是王修晉提出的,而是因為到臺上表現的是典故,若是換成其他的,王修晉絕對是尋死。爬起床,王修晉換好衣服,他得進一趟學堂,拿一本著有典故的書,然后看看改編哪個,一個寓言故事都不會太長,但是一幕劇卻不能太短。王修晉盤算著今天大概要一直守在學堂里,除去拿編寫劇本之外,還要和先生們商討榮譽證書的繪制和評選的標準。匆匆的喝了碗粥,王修晉出了門,直奔學堂。王修晉進了學堂,沒立刻和先生們交流,而是去看了看正在上課的學生們,看著教室里一張張稚嫩的小臉,王修晉想不出這些孩子們以后會有什么樣的成就。轉了一圈后,才去了先生們的辦公室,尋了個地方住,王修晉直抒來意。大家聽著新奇,卻也有些擔憂,“會不會有人借此事,鬧大,畢竟在很多人眼里上臺是下三濫的行當?!?/br>“開學儀式請只會是學生的父母,進入劇場也只能是父母,仆人都要攔在門外,也就是上臺的學生,是變相的彩衣娛親了,就算是傳出去,又如何,我們讓孩子們做是孝敬雙親?!蓖跣迺x說得絕對是歪理,卻得到了大家的認同,不是先生不想反對,而是他們找不到反對的理由。彩衣娛親,只是四個字,便能堵得所有想要說三道四的人說不出話來。先生們拿著書認真的挑選合適的典故,既然是彩衣娛親,要做的劇就得貼近孝順。王修晉輕咳了一聲,“先別忙著找典故,我還有事沒說完?!蓖跣迺x又把要評選優秀生,三好生的事道出,“我們學堂里只有少部分孩子會參加科舉,我想著要不要寫個折子,把優秀生和三好重評選提高一些,學堂內每年最多可評選出十人,從這十人里選出一位和其他學堂共同競爭本地的十佳,脫穎而出,再代表本地,參加所屬城的,然后是天下的,這就要求不論品行必須出眾,評選之初公告當地,可受百姓的監督和舉報,一但品行不好,立刻撤銷資格。進入天下最佳的學子,便會得到嘉獎,甚至還可在科舉時有優先權?!?/br>先生們沒想到王修晉要做這么大,萬分驚訝的看向王修晉,“這,這,這,朝廷能同意?”“為何不同意,受大家監督的學生,人品不會差,再說只是優先權而已,若是學識不怎么樣,那么再有優先權也無濟于事?!蓖跣迺x笑呵呵的解釋,他做的無非是畫了一張大餅,會不會被咬上,那是朝廷需要糾結的事?!按蠹椰F在要做的就是拿出一個評選的規則?!?/br>先生們互相看了看,向王修晉提意,此事既然要從全天下挑選,那么就不能是他們制定規矩,還是由朝廷出面來得好,他們也就是在朝廷的規矩出來后,在后面補上一些,用于本學堂。王修晉仔細的想過后,覺得先生們說得有理,然后在心里想著如何寫折子?!斑€有一件事煩請先生出手幫忙?!蓖跣迺x可不單單要從一些市井流言來黑那位想要塞孫女進門的人,還要從文人著手,論黑人最高水準的,便是文人的罵人不帶臟字。第321章黑人,并不是今天主要的目的,他開口也是順帶的,能辦是最好的,不能辦,他也要忽悠這些人幫他辦。文人的力量在這種時候絕對比市井流言要來得強大。文人的筆有時比刑罰更有傷殺力,語言暴力比任何攻擊都恐怖,如何利用,更好的,合理的利用非常的重要,用好了便是利利刃,用不好……就如同脫韁的野馬,無法控制。王修晉從學堂出來,坐在搖晃的馬車里,眼睛瞇瞇,他相信不出兩天,那戶想要把孫女送到李家做妾的人家,絕對一臭萬年,最后是什么樣的下場,王修晉不會去想,不是不敢想,而是不愿意想,他從不認為自己是什么好人,是什么心慈手軟的人,在某種程度而言,他是十分心狠的人,只要踩到他的底線,他絕對會狠狠的反激,把人踩到無力反抗算是輕的。不能怪他心狠手辣,只怪他們作得太狠。出了學堂,王修晉并沒有去忙其他的事,而是返回李家寫折子,而府外,市井街頭談論最多的便是有人跑到李家要把孫女送進府做妾,還是要給皇商的男人做妾。大家對此事議論紛紛,有人想法當初皇上給皇商一個口諭,只要李家長孫納妾,便允許他們和離,兩人日后婚嫁各不相干。有人說是不是皇商這邊尋人做了手腳,立刻被反駁了,皇商為人仁義,絕對不會做出這樣的事,兩人還養了孩子,那孩子可是很聰明伶俐,父子倆相處的不錯,??吹絻扇肆锝?,前天還看到皇商帶著兩家人去運動場聽戲,可不是做出那樣手段的人,若是當真過不下去,皇商只會光明磊落的進宮求皇上,皇商可是皇上的眼前的大紅人,若他開口,皇上還能不同意?“莫不是李家長孫受不了皇商的強勢?”有人又提出新的猜測,立刻被人瞪了一眼。“可拉倒吧!你是沒瞧見李家長孫有多重視皇商,那就是眼珠子,前不久有人要害皇商,李家長孫早送晚接的,直到事了后,也沒斷過,這是最近皇商沒出門往店鋪或是工坊去,若不然還能瞧著兩人并肩而行的身影?!庇腥瞬淮娬f皇商和李家長孫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