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193
設算學?!泵缮秸f道。 孫番點頭,“的確如此,且還聽聞圣上對今次算學極為看中?!?/br> 這個謝青云知曉,究其根本是之前太過注重科舉八股,導致精通算學之人不多,可是六部處處都少不得會算學的人。 接二連三賦稅和國庫中的銀錢算對不上號,實在是每年結算時,那賬本太厚,整個戶部的人連續加班,只要有一個地方有錯處,下面的就全錯了。 以至于核算的時候,總是數目不對,更是讓人從中鉆空子。 宣德帝一怒之下,就將算學提上了科舉之重。 謝青云記得差不多是不久后,就有一件事讓宣德帝重視到算學的重要。 好似是什么鹽稅還是田稅出了什么問題,戶部算了整整一月,還是不知道哪里出了差錯,只知銀兩少了許多,但不知是從哪里拿走的,事情就無從查起,事情一下子陷入了僵局。 只是中,只是寫到男主時,略微的提了一段,具體的事情,謝青云也不甚了解。 不過這些事跟如今的他沒甚關系,他還只是個學生,管不到朝廷上,更何況監生不可隨意議論朝事,這是禁忌。 所以謝青云也只在心里想想,并沒有和孫番他們提。 “你們若是有不會的,隨時可以來請教我?!敝x青云本來是隨意的調笑,沒想到孫番、蒙山二人卻是認真的點頭,弄得謝青云自己倒不好意思起來。 孫番誠懇道,“我雖對四書五經熟識,但這實在是看的頭疼,只會皮毛,若是科舉真的重視起來,免不了要請教六郎了?!?/br> 蒙山跟著點頭,抱怨道,“我也是看的頭疼,不如兵法有意思?!?/br> 謝青云給自己攬了兩個算學學生,也不覺得煩,這兩人聰明,若是用對的法子一教,保準很快就學會。 日子又是到了月末,考完小考之后,在放假之前,曹學正將開設算學之事說了。 正如孫番之前在飯桌上說的,曹學正明顯對算學重視許多,更是強調了算學的重要性,監生們也跟著重視起來。 這次休沐,孫番和蒙山真跟著謝青云回了謝家。 因為每次謝青云休沐的時候,王翠花都會準備滿滿當當一桌子的菜,所以就算沒有提前報信,孫番和蒙山也是好好享受了一頓。 受到王翠花熱情的招待,吃完后兩人摸著滾圓的肚子,都有些不好意思。 謝青云笑他們,“下次再來就是,萬一等會將你們家馬車轅給壓塌了,我可不賠?!?/br> 孫番和蒙山羞惱,“還不是伯母的手藝太好?!?/br> 又是說笑了幾句,眼看著天色要黑了,接孫番和蒙山的馬車都到了門口,也不好再耽擱。 謝青云依照上次所說,回去的時候,孫番和蒙山馬車上每人都多了兩壇拌醬,一壇豆瓣一壇香菇,還有幾串臘腸。 這是王翠花硬是讓他們帶上的,那可都是兒子的同窗,國子監里的人才,當然要交好。 謝青云也沒有阻止,站在一旁看孫番和蒙山臉紅脖子粗的應付親娘,直接笑了出來,引來三道瞪視,立馬收住表情,十分嚴肅示意他們繼續。 被他這一打岔,還怎么繼續的起來,孫番和蒙山終于坐上馬車,揮手道別。 王翠花回到院子的時候,還在感嘆,真是兩個俊俏娃娃。 謝青云有些醋了,“難道你兒子長得不好?” “自然好自然好,兒子你是最好的?!蓖醮浠ㄟ@話是發自真心,卻把謝青云聽得不好意思了。 這半個月,李柏那邊報紙已經準備的差不多了,估摸著時間,就來找謝青云,問什么時候開張比較合適。 因為之前在松陵縣有了經驗,李柏這些事都還安排的妥當,三皇子也對他高看了一眼。 謝青云讓他隨意,和三皇子商量好就成,自己不插手這些事,純屬是個甩手掌柜。 索性李柏知道他的性格,也不多說。 第二日謝青云又與三皇子見了面,照例忽悠了一番,就回了國子監。 率性堂的課程因為加了,有了小小的變動。 本來每日下午的背書變成,隔日上一堂算學,然后做題,算學也是有小考,而且不和月考一起,算學每隔半月都要小考一次,若是不及格者,直接掛名在欄榜,讓國子監所有師生都認識認識。 這一招不可謂不狠了,文人本就重面子,更何況是國子監里,還是率性堂,都是不想丟面,個個卯足了勁,反正不能墊底。 第133章 第 133 章 “算學館會在今次小考后成立,學生滿額有十二人, 有能者居之?!辈軐W正例行說教了一通, 特意強調了數學的重要性。 這算學館既然要求這么高, 那如果能進去,得到自然就高, 在座的都是聰明人, 雖猜不中其中的門道, 但是萬事爭頭都是好的。 謝青云對這個也是有點興趣,他本來就是理科生,如今的算學還是能輕松掌握,正巧還要教孫番他們。 這次的小考成績公布出來,前三的名次都沒有多大變化,魏學冬的名次這次反而掉出了前十,還是讓人咋舌,照例謝青云的經義策論被貼在欄榜上, 之前降下來的熱度, 又被引了起來。 連續兩次都是他, 更多的人對謝青云這個人感起興趣。 謝青云沒有管那些, 率性堂的算學也開始了課程, 是由專研的一位助教擔任老師。 半月算學就要一次小考,率性堂的監生之前也是學過算學的,只是不甚精通, 就連前兩次小考中的算學, 都是十分簡單易懂, 所以基本沒人出錯。 如今這個時代,重科舉,重功名,若想有個好前程,先是文后武,出了官學的國子監,其實還有武學,只獨輕了算學,現在宣德帝明顯對算學重視起來,若是有那天賦之人,難免能尋個好前程來。 對謝青云來說不難,可對他們這些專攻八股文,四書五經的看來,就有些頭疼,索性助教也是從頭教起。 其實在現實歷史中,嘉靖三年,王文素所著的才是明代算學的最高水平,也是同時期世界各國的最高水平。 只是謝青云也去查了,如今的還未出來,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