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23
書迷正在閱讀:救命之恩只能以身相許(H)、原罪(H)、[ABO]命運(H)、帥哥,我內褲掉你陽臺了(H)、【全職高手】近于遠之前(H)、一個億存給你、賣rou的你來一下、談談那個穿進書里來追我的家伙、惡毒后娘的親兒子(穿書)、今天太子被廢了嗎
。 大到讓他有意無意便忽略了那一瞬的心悸,躊躇滿志地組織安排人手。 由誰當堂提出立儲,又由誰出言附和,誰假意反對又被說服,又由誰把人選引到四皇子身上。 一環扣一環,每一環都是精心的安排。 或許當真是劫數到了,迷了心智。 余尚書機關算盡,卻忽略了最重要的一環。 那就是天子本身的意愿。 不,或許不是忽略,而是對自己的安排太有信心,覺得只要四皇子眾望所歸,便是天子,也要顧忌百官的意愿。 他想的是不錯,齊覃就算再自負,也不能不顧及百官的意愿。 因為他還需要底下的人幫他干活,他再怎么英明神武,也不可能把全天下的事都自己干了。 如果底下的人消極怠工,甚至在關鍵時刻給他出幺蛾子,那他的江山,也就要亂了。 所以,最后的結果是:齊覃順應眾議,立了太子,但立的卻是元后所出的嫡長子。 也就是三皇子齊桓。 忙活了這么長時間,動用了所有的人脈,策劃了所有的細節………… 但弄到最后,卻是為別人做了嫁衣。 余尚書自然是不甘的。 但是他甘不甘心,已經不重要了。 因為,三皇子占了嫡長的名分,立他做太子,本是最名正言順的事。 從前齊覃硬抗著不立,是因為齊桓本身的性格并不適合做一國之君,齊覃是心疼自己兒子,不想他將來尷尬難處。 但被逼到了這份兒上,齊覃也不介意先拿兒子做個緩沖。 待他騰出手來,先把膽敢勾連逼迫他的那一群收拾了再說。 * 余尚書很快就被齊覃的一句話給潑得清醒了。 那一天,齊覃單獨召他商議政務。他提了好幾個建議,齊覃都不滿意。 然后,齊覃便滿臉失望地說了一句:“卿老矣!” 余尚書當時就是心頭一震,惶恐地瞪大了眼。 這句話,其實是個套路,從本朝太-祖那里傳下來的套路。 齊覃的皇考,也就是太宗在位的時候,也沒少用。 翻譯過來,意思很直白:你識趣點兒,自己告老吧! 如果不識趣,那也沒關系。 只要天子在朝堂上稍微露一點兒想要收拾你的意思,就會有無數人像聞見了血腥味兒的鯊魚一般,撲上來將他撕咬殆盡。 因為,朝堂上的高位就那么幾個,不把他拉下來,別人怎么能上去呢?,, 第15章 新城侯夫人 齊晟是在又一個初二,淑妃的母親,也就是他這輩子的親外婆新城侯夫人梁氏入宮探望女兒和外孫的時候,知道了這個重磅的消息。 余尚書告老還鄉了。 因著年紀小,淑妃無倫是和梁夫人說事,還是和心腹宮女們閑聊,都不會特意避開他。 于是,就算齊晟無意,也或多或少了解了一些朝堂上的動向。 余尚書攜眾議以挾君的事,他也知道。 當時他就覺得槽多無口。 雖然他大學的時候學的是工商管理,平日里也不愛看中央新聞。 但作為一個言情十級愛好者,當年風靡一時的清穿文,他也是拜讀過的。 他記得,幾乎所有穿越某熙朝的文里,都有一個名場面。 那就是皇帝假意讓群臣推舉太子,八皇子幾乎全票通過。 然后,大反轉就來了。 得了幾乎所有重臣支持的八皇子,非但沒有如愿做上太子之位,反而被皇帝連消帶打,爵位丟了不說,連該是皇子的俸米都給革了。 雖然沒有明說,但這擺明了是要父子情絕呀。 那位八皇子還是皇帝的兒子呢,尚且落得如此下場。 這位余尚書究竟是哪來的自信,敢干這種事兒的? 不過,他這就告老還鄉了? 哪怕這其中有天子的暗示,余尚書慫的也太快了吧? 這只能說,齊晟還是太年輕,對這些朝堂上的彎彎繞繞也不大了解。 余尚書清醒之后,就明白了:先前之所以有那么多人跳出來支持他,絕對不是因為他的人格魅力有多大,或者是他開出的條件有多誘人。 只能說,他是被人給坑了。 那些表示支持他的人,背地里的主子不一定是誰呢,而且絕對不止一個。 要不然,也掀不起這么大的風浪。 但無論那些人背后都有幾個主子,他們的目的都只有一個,那就是“捧殺余尚書”。 圣人不立儲,蠢蠢欲動的又豈止是四皇子的外家? 其他幾位皇子的母族也不是沒有心思。 特別是三皇子和五皇子這兩個,一個是元后嫡子,一個是繼后嫡子。 雖然在繼承權上,五皇子比三皇子要差一點兒,但比起其他皇子,卻又強出一大截。 所以,余尚書的心思和舉動,不滿的人多的是。 很多人抱的心思就是:嫡子還沒有怎么著呢,你們一個庶出的皇子,也敢肖想儲位? 因此,余尚書的敗落可是說是必然的結果。 他被齊覃一句話嚇醒之后,很快就弄明白了自己的處境。 此時對他來說,激流勇退才是最好的選擇。 至少他現在退了,還可以為子孫留一條后路。 若是他還霸著位置不放,說不定就要牽連三代。 此時的鐘粹宮里,梁夫人就心有余悸地感慨:“幸好咱們家聽了娘娘的話,沒有跟著瞎折騰。要不然,就不止是你父親被訓斥了?!?/br> 這次受牽連的,可不止四皇子的外家,大皇子、三皇子和五皇子還有齊晟的母族多多少少都有波及。 至于二皇子,容嬪乃是由宮娥晉升的,她母家根本就沒有官身,也算是逃過了一劫。 淑妃趁機勸道:“經此一事,父親和兄長就更應該明白,君心難測的道理才是?!?/br> 梁夫人深以為然地點了點頭,心里卻仍有一些不忿,”朝上那么多人折騰了一大圈,倒是便宜了翼國公林家?!?/br> 翼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