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306
劃分,桓容并不插手;西城劃歸為主要的商業區,遍設大小市,近來還多出兩座酒肆,招牌是三名善舞的西域胡姬,算是城內一景;南城為州治所和刺使府所在,并設有三座大營,出入最為嚴格;北城主要為百姓聚居,偶爾有商鋪夾雜期間,多是些零散雜物和菜蔬,方便百姓日常所需,無需為一把青菜就跑去西城。因盱眙商貿繁榮,往來的商隊日漸增多,尋找生計的機會也越來越多,附近的村民陸續涌來。城內實在住不開,便有人出主意,由縣衙出面,仿效建康的布局,在城外建設“里”,以供村人暫時落腳。目前已有北城外的馬頭里和常山里,西城外的石鰲里,以及正在建設的茅山里。日子久了,暫時落腳便成了常住,許多人在城內尋得生計,干脆把家人接來,就此在里中定居。因定居者越來越多,治安一度成為問題。里中合議,推舉長者和賢德之人入州治所備案,重新錄籍,方便人員管理。留下的村莊并未荒廢,有臨州趕來的流民借此住宿甚至定居,自然不缺少人氣。因要建造的屋舍太多,加上世道不太平,里外還要搭建高墻,架設籬門,所需的勞力自然就多。這便是秦璟路過村莊時,村中只剩老幼婦孺的主要原因之一。同時,臨近年尾,由州治所下令,盱眙縣衙各處張貼告示,廣告明年春耕諸事。并派里吏往各處走訪,宣告刺使德政。“自明歲起,無論家中丁口,凡開墾荒田兩畝,官衙發下糧種,免三年糧稅?!?/br>“開墾荒田五畝以上者,糧種耕具俱發。春耕期間,可以半匹粗布并一斛粟米租耕牛整月?!?/br>“開荒十畝以上者,除以上便利,明歲可憑地約至州治所市牛犢,價為粗布兩匹并粟米兩斛?!?/br>政策一經宣揚,震驚的不只是百姓,更有鄰州的治所和豪強。不提豫州,遠在江州的桓沖得知消息,特地派人前來詢問,消息是否確實。如果是真的,桓容哪來這么多的耕牛。并親筆寫成書信,字里行間暗示,看在北伐相助的份上,能不能勻給叔父幾頭?不管桓沖有此表現。對農人來說,耕牛是極其珍貴的財產?;笡_身家的確豐厚,半點不亞于桓容。但即使有錢,也不可能轉眼買來幾百頭耕牛。所以,幽州如此大手筆,不得不讓眾人驚訝,同時又有些眼紅。對于此事,桓容并未多做解釋,只是答應給桓沖一批耕牛,按照建康市價,既沒打折也沒加錢。桓沖很是感激,送錢的速度極快。同時又不死心,繼續向桓容打探原因??上Ш笳呤冀K三緘其口,明白表示,想要耕牛就最好別問原因。事實上,桓容壓根沒法解釋。難道和桓沖說,桓祎在海里撒歡,膽子越來越大,行船的距離越來越遠,竟然找到了往來朝鮮半島的商道?還是說石劭發現商機,用低得不能再低的價錢,和慕容垂做起了生意?沒有永遠的敵人,只有永遠的利益。慕容沖惦記著桓容的腦袋,對鹽瀆商隊本能抵觸。慕容垂則想進一步在高句麗穩固政權,對這筆生意很是心動。今非昔比,慕容垂不再是單純的將領,而是一國之主。想要將攻占的領土攥緊,大力收攏軍心民心,僅靠段氏和搶來的財產并不夠。于是乎,遇上石劭遞來的橄欖枝,慕容垂力排眾議,不惜和慕容德拍桌子,堅決要做這筆生意。高句麗、百濟先后被打下,只剩新羅茍延殘喘。慕容垂說服慕容德,按照石劭的要求搜集貨物,在百濟裝船。反正是無本的買賣,換來多少都是賺!通過這趟海上貿易,慕容垂得到急需的金銀和絹布,并且獲得一批燕國出產的鎧甲武器。雖說武器多數殘破,并且破得相當一致,經過修補總好過骨器和青銅器。對上秦氏仆兵沒有太大勝算,震懾高句麗和百濟不成問題。石劭借機收獲一批耕牛,以及大量的人參和藥材。運回鹽瀆之后,耕牛留下,藥材選出最好的部分,其余全部市往南地。一來一去,刨除除本錢和損耗,所得利潤高到不可思議。桓祎就此改變興趣,不再每日出海尋找大魚,而是希望能再找幾個冤大頭,為桓容多賺幾座錢山。“阿弟執掌一州,錢不嫌多!”桓容知曉此事,當即給石劭下了死命,明年四月之前不許桓祎再出海。憑借鹽瀆現有的幾艘海船,往來朝鮮半島已是足夠驚險,說不好就是有去無回。想要再往外走,不是等著被海浪拍嗎?之前只是在“小范圍”溜達,都能溜達到朝鮮半島,真讓桓祎撒丫子飛跑,難保不會跑去爪哇,甚至提前發現馬六甲。故而,無論桓祎多沮喪,桓容咬定不松口。實在看他可憐,才許他往臨近的島嶼走了兩趟。再遠絕對不行!收到鹽瀆送來的耕牛,為保證開荒順利,桓容更高價和吐谷渾達成契約,做起了人口買賣。北方的烏孫部落擅長養牛,桓容得知之后,不惜血本,硬是從吐谷渾人手里買下十幾個烏孫奴隸,帶到幽州專門養牛。至于這批烏孫人的來歷,桓容無心去問。亂世之中沒有桃花源,并非只有漢人朝不保夕。有了耕牛不算,桓容對農具很不滿意,和公輸長書信往來,提出不少建議。雖然多數沒用,少數卻能給后者靈感。公輸長受到觸動,帶著徒弟忙活數日,在長直轅犁和蔚犁的基礎上,竟然造出了曲轅犁!就外觀而言,和唐代的版本有一定區別,仍足夠輕便耐用,大大減輕了農人的負擔。新犁一經試用,很快廣受贊譽,大獲好評。可惜造犁需要用到一定數量的鐵,這對桓容來說又是個不小的問題。但桓刺使下定決心,為了幽州的發展,他拼了!不就是鐵嗎?用錢砸!砸不成他照樣有底牌,頂多多吃幾桶飯!就時下各方勢力而言,鐵多用來制造兵器。大規模打造農具,簡直想都不敢想。農具打造出來,用在自家田地也就罷了。無償分給百姓,鼓勵開荒種田,簡直是腦袋進水了!難道不怕田地開墾出來,被別人直接搶走,趁機摘了果子?縱觀整個東晉,除了桓容,大概沒人有這樣的膽子,敢下這般決心。穿過兩條長街,三支隊伍抵達西城。吐谷渾商人不是第一次來,熟門熟路的找到設在坊門附近的值房,遞交身份木牌,領取入市的憑證和交稅的的官文。隨后同秦璟告別,領著隊伍進入坊內,分別趕往牛馬市和珠寶市,打算盡快將貨物出手,再往布市市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