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22
甜得齁人的糕點,完全沒有半點抵抗力,一塊接著一塊,轉眼消滅干凈。桓容眼睜睜看著,終于忍不住開口:“阿兄可否為我解惑?”“阿弟直說?!?/br>“阿兄不覺得太甜?”桓祎咂咂嘴,道:“的確有點,不過味道甚好?!?/br>桓容:“……”神奇的時代孕育神奇的物種,他這個不夠神奇的,如何還能愉快的玩耍?臨近傍晚,南康公主自臺城歸來,隨車三箱竹簡均是晉朝皇室的珍藏。當著桓容的面,南康公主道:“官家不喜歡讀書,這些留在宮里也沒用?!?/br>“阿母,這是否有點不妥?”“哪里不妥?”南康公主挑眉,下令婢仆無需開箱,直接抬去側室,“與其便宜那三個,還不如給你?!?/br>桓容眨眨眼,親娘似話里有話?“也罷,這事早晚都要告訴你?!?/br>南康公主抬手,婢仆迅速退出內室,背身立在廊下。“官家不近婦人,皇后無所出,宮妾所出恐非司馬氏血脈?!?/br>桓容喉嚨發緊。這樣的事擱在哪個朝代都是要命。“瓜兒莫懼?!蹦峡倒餍α?,袖擺滑過膝頭,蠶布似水波流動,“官家至今未立太子,此間事早非秘聞?!?/br>也就是說,該知道的基本都知道?“不近婦人非是大事,偏要弄出那么幾個,活脫脫就是個笑話!”桓容有點不確定,親娘的意思是,皇帝龍陽沒關系,弄出血脈不純的子女絕不能忍?這是什么樣的思考回路?“你知道就好,不要對旁人說,你阿兄也不可?!蹦峡倒鞫诘?。“諾?!?/br>南康公主滿意點頭,話鋒一轉道:“我聽阿谷說,府里的幾個鮮卑奴不甚老實?”“是?!被溉輿]有隱瞞,將心下懷疑全部道出,“兒以為這幾人有些不對?!?/br>“豈止是不對?!蹦峡倒鼬P眸微瞇,未染蔻丹的手指輕輕敲在榻上,道,“此事你無需管,我會處理。你父后日抵建康,你這兩日無需讀書,將身體好好養一養?!?/br>“諾?!?/br>見桓容略有些緊張,南康公主消去冷色,緩聲道,“也就見上一面的事。他若是不留在城內,我會將郗景興留下?!?/br>“阿母,郗參軍可會愿意?”怎么說也是大司馬參軍,說留就留?“你放心,郗景興是個聰明人?!蹦峡倒髅鎺θ?,眼中卻泛著冷意。桓容眼冒紅心,有這樣的親娘不要太給力!當日膳后,阿麥帶人往慕容氏的住處,指認出四下走動的鮮卑奴,全部捆上帶走。慕容氏嚇得臉色發白,壓根不敢阻攔。得知奴仆被帶走的原因,恨不能親手將她們打殺!當初是看在同出鮮卑的份上,才將她們帶出軍營。沒有想到,這些狼心狗肺的竟是如此回報自己?!“妾實不知這幾人藏有禍心!”慕容氏顫著聲音,滿臉懼怕,“妾愿往殿下面前證清白!”阿麥當即拒絕。公主殿下豈是說見就見,以為你是李夫人?“請好生休養,以郎主骨rou為重?!?/br>語畢不再多留,將鮮卑奴押往關押罪仆處,訊問出詳細口供,再往南康公主跟前復命。桓溫抵達都城前一日,報訊的快馬飛馳入宣陽門。消息傳出,猶如冷水落入滾油,因日蝕沉寂數日的建康城瞬間又“鮮活”起來。庾希再不敢耽擱,親自將庾攸之送上馬車,叮囑護送健仆:“務必將公子安全送往會稽!”目送馬車行遠,庾希又派人給殷氏送信。這個殷氏并非殷康一家,而是現任著作郎,同桓溫有舊怨的殷涓。作為庾希陰損計謀的受害者,殷氏六娘徹底反省。可惜世事難遂愿,殷夫人幾次求見南康公主都吃了閉門羹。隨著桓溫抵達都城的時間逼近,殷夫人急怒交加,竟真的臥床不起。烏衣巷中,謝玄將上巳節諸事稟報謝安,庾希和庾邈兩支徹底被列為拒絕往來戶。其后謝玄再登桓府,送來數卷古籍,頗有同桓容結好之意。“聞聽容弟好學,更喜閱覽古籍?!?/br>謝氏底蘊非桓氏可比,拿出的古籍絕非凡品。更重要的是,這是謝氏主動遞出的橄欖枝。甭管謝安和桓溫是否對立,謝玄誠心同桓容結交,絕對是打著燈籠都難尋的好事。南康公主自然大喜,心下思量,究竟該準備什么樣的回禮。桓容臉上帶笑,心中卻在默默流淚。他什么時候喜讀書了,什么時候喜歡遍閱古籍?明明有做紈绔的條件,偏往勤學的形象無限靠攏,這發展路線還能再偏點嗎?不等他哀傷完畢,謝玄又令人送上一只木箱,上面的花紋頗似胡奴的手藝。“日前有北地故人前來,上巳節日得見容弟,極為欣賞容弟才華。此乃前朝李相親筆,特請玄轉贈容弟?!?/br>桓容鄭重接過,發現竹簡頗有年月,串聯的繩子卻相當新。展開一卷,通篇俱為小篆。根據內容推測,謝玄所謂的前朝并非兩漢,更像是一統六合的大秦。秦朝的丞相,姓李……李斯?!桓容吃驚不小,握緊竹簡又連忙松開。出手便是李斯真跡,這位北地故人到底是什么來頭?謝玄同樣有不解。但考慮到秦璟南下的目的,此舉似乎能說得通。加上秦氏底蘊,贈送一兩件珍品倒也不足為奇。送走謝玄,桓容抱著竹簡返回內室。獨自坐在矮榻邊,摩挲著古老的卷冊,緩緩的陷入了沉思。他的直覺向來很準,這次卻難言是好是壞。第十五章桓溫歸來太和三年,春三月,戊午天邊剛剛擦亮,五六名頭戴平帽的健仆便疾步登上碼頭,等候南來的商船卸貨。“今日有合浦郡的商船?!?/br>合浦南珠天下聞名,有走盤珠的美譽。兩漢時均為官采,嚴禁民間私采。漢末天下烽煙驟起,朝廷無力管轄邊遠郡縣,私采者愈多。三國至兩晉,豪商巨賈涌向合浦購珠,當地百姓不種糧谷,以采珠為業者超過千人。每逢三四月間,運珠商船會陸續抵達建康。船上不只有最頂級的合浦南珠,還有次一等的海珠和彩寶。每次交易,運上碼頭的布帛金銀都要以車計量。建康士族看不上的次品會繼續北運,要么售給氐人,要么貨于鮮卑。有膽大的商人棄船改走陸路,借路益州進入吐谷渾,只要不被蕃人劫掠,賺得的黃金半生享用不盡。天色放亮,籬門開啟,船夫爭先恐后劃動船槳。船行不到一半,平地忽起一陣狂風,瞬間有沙塵彌漫。落在后邊的商船匆忙落帆,唯恐船身傾覆,貨倉進水。狂風越來越強,半數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