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290
書迷正在閱讀:每天都在拯救銀河系、請遵醫囑、穿成死對頭的嬌軟表妹、玄學大佬在線續命、這次我真的要死了、快穿之怎么總有個人OOC、此去經年,良辰仍在、親,你畫風不對![快穿]、豪門女配她不演了、別致愛人
不管蕭明還是蕭昐,都一樣,現在他們已經勘破蕭琰最至關重要的一處關竅了。 葛賢等人大喜過望:“只要宣揚出去,繁州之困立解!” 甚至不需要一定通知到皇帝,只要廣而告之,立即斷了蕭琰的后路,他馬上就得退兵了! 不退不行啊,捷徑沒得走了,只能走反叛這唯一一條路子,繼續圍困弊遠大于利。 “沒錯!” 蕭遲冷哼一聲:“安排人從護城渠潛出即可?!?/br> 繁州有護城渠,還是活水,城里城外互通,不過因為頭頂就是矩州,這渠口早早就用鐵柵欄封死了,并使人日夜看守。 繁州渠的水頗清,之前并不適用,可連日大戰,渠水已變得渾濁不堪,在水底的柵欄開個口子,即可悄悄潛出。 今日蕭遲等人還商議著,準備遣人潛出去探聽外面消息,包括朝廷和信州的,大江現在不知什么情況,還有霍參。 現在很好,多添了一個任務,就是散播消息。 蕭遲立即把馮慎叫來,讓他仔細挑了人,他和裴月明一一叮囑過,趁著夜色,立即就出發。 待一切安排妥當,已經深夜了,外頭的炮聲殺聲稍稍平了一些,周世昌趙瑯等將前后腳進來,一身鎧甲黑灰血跡斑斑,隨手抹了一把臉,匆匆坐下。 周世昌一坐下,立即道:“這是個好時機,我們要設法趁勢殲滅叛軍!” 突破的消息他們已知道了,戰事一歇,連飯都顧不上吃,匆匆就跑了過來。 現在確實是個好時機,靖王剛死,蕭琰現在還把大公子推在前頭,矩州軍一切他還沒來得及徹底消化。 要是隨著戰事延長,他盡數排除異己,完全立穩腳跟,矩州連同叛軍上下鐵板一塊,如臂指使,到那個時候就棘手了。 朝廷再想徹底殲滅這支叛軍,恐怕得花費大力氣。 所以不能拖,不能等,難得有個這么好的機會,希望能趁機一舉擊敗并徹底殲滅叛軍。 葛賢點頭:“周將軍說得不錯!” 實際上,周世昌他們進來之前,他們正要商量這個事情。 “那有什么好的法子?” 如果蕭琰退兵了,那他們要怎么做呢? 最好,能找到叛軍一個比較明顯的破綻。 眾人你一言我一語開始商議,蕭遲卻側頭,和裴月明對視了一眼。 兩人不約而同,想起了一個人。 蕭綿。 第126章 夤夜潛出, 夜奔百里, 金銀后利重重砸下去,繁州穰州谷州, 一則小道消息迅速流傳開去。 這個叛軍首領其實另有身份, 乃京城蕭氏宗室之人,欲謀害兩皇子圖繼嗣之事, 哦, 那廢太子已經被謀死了。 不需要很明白,只需要足夠震撼。 戰事一起, 每日都有大量的百姓四散逃離,消息一經放出,即如滾水下油鍋,以燎原之勢飛速往四面八方蔓延。 即便是蕭琰腳下的繁州, 底下人聞訊火速趕至,根本就沒法捂, 甚至連具體源頭都辨不清了。 蕭琰得訊的時候, 正值傍晚, 他剛剛和牧淵等將估算完, 繁州軍備撐不了多久了。 憑空一聲驚雷乍起,震得兩人目眩神動! 蕭琰神色首次大變, 霍地他站了起身, 直接撞翻高足方幾,茶盅杯盞粉碎一地,“你說什么?!” 他兩大步上前, 揪住對方的衣領拉起,厲喝:“你再說一遍??!” 蕭琰心中之驚怒難以用言語來表述,抓住衣領的一只手,青筋暴凸。 可不管說多少遍,都不會有第二個答案。 他最重要的謀算,籌謀十幾年埋藏最深也是最大的一張底牌,已為蕭遲洞悉。 “蕭遲??!蕭遲?。?!” “戧”一聲佩劍出鞘,狠狠直接把雄鷹展翅大屏風劈成兩半,直接砸飛出去,把帳篷拉出一個大洞,“哐當”一聲巨響震天。 重重粗喘,他恨極了,恨不得當場就將蕭遲斬殺大卸八塊! “主子?” 牧淵上前一步,他神色也很陰沉。 作為知情并參與謀劃的重要一員,牧淵震撼驚怒不亞于蕭琰。只眼下不是光驚怒的時候,好半晌,他勉強收斂情緒,沉聲道:“主子,我們恐怕得另做打算了?!?/br> 不是恐怕,是一定。 外頭都以為說的是靖王大公子,但知道來龍去脈的,一聽就明白了。 哪怕現在成功殺死蕭遲蕭逸也無用了,嗣子計劃宣告失敗。 沒錯,蕭琰最后一個隱秘身份,正是蕭遲猜測的四人之一,益都王嫡長子蕭昐。 孝,好學,聰敏而朝氣蓬勃,又離京多年,和京中無牽扯。益都王府又家風清正,他“母妃”早逝,家有繼母嫡弟,正正是過繼嗣子的上佳人選。 后續都安排好了,只要皇帝三子俱亡,他有把握出繼承祧。 十幾年了。 在成功前的最后一刻,突兀告破。 蕭琰心中怒恨可想而知。 可不管他再怎么憤恨不甘,如今謀算落空,備用計劃就得馬上提上來。 再不甘,他也只得咬牙:“傳令!” 重重喘了幾口氣,蕭琰厲喝:“鳴金,收兵!” “奔赴穰州??!” …… 蕭琰迅速收攏兵馬,取道向東,直奔穰州。 必須立即建立戰略縱深,先收穰州,再取谷州,而后是池州徒州,占據大半個江南東道,據天險先穩穩立足,再伺機外擴。 江南富庶,糧草軍備源源不斷。 必須要快! 因為江水南北已有封禁不住的趨勢了。支撐了這么長的時間,把消息一鎖再鎖,往兩位皇子的爭斗上一推再推,盡可能把事態往輕里引導,但也已經差不多了。 甚至,朝廷的反應比蕭琰預料的還要快。 據報,信州大營已經動了。 信州大營常駐十萬大軍,陸師水師,戰船常年足備,兵鋒一出,強勢直指南岸。 也有可能不是京城朝廷。 蕭琰想起彭州大營,蕭遲竟能這么迅速就調動彭州大營八萬大軍,算算時間,他幾乎是一進去就點兵而去,不禁讓人懷疑,他手里是不是有虎符? 既然他有彭州大營虎符,那么信州大營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