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89
書迷正在閱讀:每天都在拯救銀河系、請遵醫囑、穿成死對頭的嬌軟表妹、玄學大佬在線續命、這次我真的要死了、快穿之怎么總有個人OOC、此去經年,良辰仍在、親,你畫風不對![快穿]、豪門女配她不演了、別致愛人
闊土沃,人口庶密,去年亦無災,兒臣擬,可征調庫糧三萬石,其中栗一萬,麥二萬;房州是中州,人口田地俱略遜于前者,兒臣擬,征調庫糧一萬五千石,其中栗五千麥一萬;唐州,瀕臨潯水,地沃民豐,兼運輸便利,…… “安州庫糧走陽西道,征用本地民夫,沿陸路五天內可至盤水,從盤水登船,轉灃水匯入黃河,抵達阜南;房州有山路略崎嶇,可先從衛營借調騾馬,七日可抵,沿潯水走六百里,轉陸路登岸,三日可抵黃河南岸;……” “諸州庫糧匯于阜南,溯河水而上,抵達同州,與西北守軍交接。若有需要,還可再押四百余里抵慶州。不過這么一來,民夫役期已超,兒臣擬每人補四錢六分的銀子。民夫可跟船還鄉?!?/br> 蕭遲說著,朝臣專心聽,不少人邊聽邊點頭。 三皇子這方案非常合理,既考慮的諸州平衡,沒有不患寡而患不均,又考慮到運輸便利,連騾馬借調和民夫返鄉都一一安排妥當。 都是經年辦慣差事的官員,哪怕平時不涉及這些,還是一聽就明白關竅。 實話說,三皇子這方案是非常不錯的。 皇帝當然滿意,他捋須大喜,“好,非常好!” “遲兒這差事辦得不錯,當獎!” 連私下稱呼都出來了,可見皇帝是真很滿意。 蕭遲抬首朗聲:“謝父皇,這不過兒臣當盡之責!” 嘴里這么說,心里卻是真高興真自豪的。無他,正如裴月明說的,這是努力工作的成果,是心血,不是天上掉也不是白撿回來的。 眾臣紛紛附和,點頭有,夸贊有,他微翹了翹唇,矜持頷首。 然就在此時,卻有一個突兀的聲音:“額,陛下,臣有一事上奏?!?/br> 眾人回頭一看,卻是楊睢。 蕭遲皺了皺眉。 楊睢掠了蕭遲一眼,心里冷哼一聲,沒想到啊,這位才入朝沒多久養于深宮的皇子,居然還真憑借這點人,把軍餉調配好了! 方案他仔細聽了,居然還真是非常合理實用,就連運輸方式和路線都沒有需要調整和修改的地方。 他心里大為忌憚。 “哦?” 皇帝一看是楊睢,楊睢是監管戶部的,他問:“楊愛卿有何事?可是這方案有需要調整之處?” 楊睢低了低頭,面上有打擾皇帝興致的局促,皇帝就道:“誒,他還年輕,思慮有欠是常事,有什么不妥的,你們正該提出來,好教他明白?!?/br> 楊睢貌似放下了心,朝御座躬身,又朝蕭遲方向拱了拱手:“三殿下調征方案非常好,臣并沒調整之處。只是……” 他頓了頓,道:“只是安州唐州等淮南道五個州去年往魏州調過庫糧,因當時情況緊急,庫糧盡調,事后是從江南東道調補回來的。 “據臣所知,江南東道處置使和底下七名刺史沆瀣一氣,以陳糧換新糧的方式謀取私利,后為陛下所誅。陛下圣明,只是這江南東道調出的庫糧卻是多年陳糧,不好多放…… “臣請奏,這次西北軍餉,宜盡出五州陳糧,調整后再重新入庫新糧?!?/br> 說的是去年黃河大決的事情了,當時緊急從安州等五個州調盡庫糧。事后,再從江南調補回來。由于前事原因,所以入庫的多年老陳糧。 吃還能吃,但真不好多放。 楊睢沒想蕭遲能將調糧差事辦得這么好,但沒關系,戶部老人有戶部老人的優勢,這些事情他經手,個中關竅連段至誠都是不知道的。 輕輕一撥,他就在調撥軍餉之上又添一件差事。 而皇帝只會夸贊他。 果然,皇帝略想了想,憶起這事,大贊:“果然!楊卿一心為公,當賞!” 錄事太監立即記下一賞,皇帝道:“此事就交給你,你盡快調整好,調令必須盡快發下去?!?/br> 楊睢躬身:“回陛下,下朝前,臣能調整好?!?/br> 他微笑接過蕭遲親筆手書的圖冊,當朝就改。只要了然于心,調整也不過十分輕易的的事罷了,不等下朝,楊睢就改好了。 皇帝夸贊:“好!此事,寧王和楊睢皆有功?!?/br> “諸位,日后也當如此,同協共力,為國為朝!” “臣等謹遵陛下旨意??!” 輕描淡寫,楊睢奪走蕭遲一半的功勞。 伏跪再起,他瞥向蕭遲,微挑了挑唇。 作者有話要說: 啊,小遲子要氣慘了??! 第47章 楊睢又看太子, 蕭遇滿意點頭。 蕭遇看向垂目而立的蕭遲, 他慢條斯理順了順袖口,上前拍拍蕭遲的肩, 貌似關懷:“三弟, 我們當同協共力, 為國為朝??!” 蕭遲驀側頭,蕭遇挑了挑唇。 多少年了,從來都是蕭遲挑釁他,輕易而舉奪去他在意的東西,如今,總算風水輪流轉。 朝散了, 百官陸續退走,這對兄弟一瞬對視, 看蕭遲噴火般的怒目,他身心舒暢得簡直像三伏天盡吃了冰西瓜。 蕭遇不以為意,暢快而走。 楊睢微笑拱了拱手, 踱步也跟了上去。 蕭遲雙拳攢緊得指關節發白,有那么一瞬,他恨不得立馬上前將二人這幅小人得志的面孔撕碎! “殿下?!?/br> 一只手覆住他的拳, 是段至誠,段至誠手用力捏了捏,“殿下,陛下來叫?!?/br> 他看見張太監了,抬抬下頜往后面示意。 半晌, 蕭遲深呼吸幾下,勉強轉過身來。 張太監已快步到近前來,躬身見了禮:“三殿下,陛下叫您呢!” ...... 蕭遲到紫宸殿御書房時,皇帝已卸下大禮服,換回一身絳紫色的團龍常服。 見了他,很高興:“遲兒來了?快來坐!” 厚厚漳絨門簾掀開,風夾雪猛灌進來,皇帝領著蕭遲繞進東次間去了,暖烘烘的,又趕緊吩咐上熱茶來。 暖了暖,父子兩人分坐在羅漢榻上,皇帝夸他:“遲兒這差事做得不錯,很好!” 皇帝笑意猶在,眼角細紋舒展,一看就知心情很好,他是真高興真自豪。 他的孩子是個聰明的孩子,長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