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23
書迷正在閱讀:每天都在拯救銀河系、請遵醫囑、穿成死對頭的嬌軟表妹、玄學大佬在線續命、這次我真的要死了、快穿之怎么總有個人OOC、此去經年,良辰仍在、親,你畫風不對![快穿]、豪門女配她不演了、別致愛人
道:“殿下先請回吧,下月再來……” …… 然后她連同王鑒行就被請出去了,登輦上車離開行宮。 全程待了也就刻鐘。 假如沒有崇館的話,裴月明相信自己能待久些的,說定吃了晚飯還能住宿。 她和王鑒在車上,你眼望我眼。 王鑒頭疼,不得主子允許哪個敢胡亂說話,可事已至此,句不給裴月明提已經不實際了。 他猶豫了很久,表情換來又換去,最后定,似乎定下主意。 裴月明眨了眨眼睛,她有預感,先前的那些疑惑她可能很快就會得到解答。 王鑒斟酌了斟酌,最后很隱晦地說:“……陛下和娘娘舊年相識,……至建安三年,娘娘進宮,……” 才聽第句,裴月明就怔,幾乎是瞬間,她憶起坊間的個傳聞。 段貴妃原是昭明太子的正妃。 昭明太子什么人? 先帝嫡長子,當今嫡長兄,自襁褓就正位東宮,后昭明太子薨,才有行五的當今登基。 也就是說,段貴妃其實是當今皇帝的親嫂,還是前東宮遺下的寡嫂。 15、第15章 段貴妃名聲真的很大。 初封就是貴妃,以僅比皇后稍次等的規格迎入后宮,從此盛寵加身,帝皇眼里再看不見第二人。自她進宮后,除了她所出的蕭遲,皇帝膝下再未添半個親生的皇子公主。 段貴妃之名于今世,即如唐玄宗時的楊妃,順治時期的董鄂氏。 這么個傳奇式的人物,十數年來,坊間各種香艷瑰色傳聞和小道消息自然是少不了。 其則有關段貴妃出身的說法是最堅.挺的。其他故事東風壓西風,你來我往,今天你這個消息,明天就會被他反駁了。唯獨這則,從來未有過第二種說法。 貴妃出身永城伯府段氏,官方行四,是已去世老永城伯的族侄兼義女。但傳說她不是,她其實是老伯爺親生的嫡長女,昭明太子妃。 伯夫人和先帝嘉妃是閨密友,伯夫人常攜長女入宮問安。嘉妃生五皇子蕭易,養育宮。 郎騎竹馬來,兩小無嫌猜,可惜待到十四欲為君婦時,卻被紙賜婚圣旨斷送戀慕情絲,少年情深就此飲恨。 有緣無分,從此個是高高在上的太子妃,另個則開府封王賜婚娶妻。個是長嫂,另個則是小叔子。 然天有不測風云,和二十四年,昭明太子薨,次年和帝崩,傳位皇五子。開始并不起眼的蕭易在最后奪嫡獲得勝利,登基稱帝。 接下來傳聞有說直相思記掛對方,也有說偶爾重遇淚斷肝腸的,反正皇帝和段貴妃壓抑不住情感,在三年后舊情復熾,發不可收拾。 在皇帝的安排下,昭明太子妃病逝,次年永城伯府靜靜收了個同族義女?;实坼忮硕嗡哪?,見心生傾慕,以貴妃位迎入宮。 自此皇帝眼再看不見旁人,年三百五十天日日都宿在九華殿,代寵妃傳奇就此拉開帷幕。 各種傳聞就不細表了,盛寵是毋庸置疑的,神馬帝妃共騎踏青溫泉傳說簡直數不勝數,甚至還有段貴妃守寡期間的幽會傳聞,半遮半掩說得是有鼻子有眼睛,仿佛她親眼看見似的。 裴月明進京也就年多時間,也被灌了耳朵,不過她從前是當卦聽的,從來沒想過去判斷真假。 只現在認真想想,昭明太子妃說還真很可能不是假的。 皇帝都壓不住的流言,你就基本能判斷它是真的了。 不管是閨閣時的段氏嫡長女,抑或昭明太子妃,見過的人實在太多太多了。僅朱皇后就和她做了幾年的妯娌,你能騙得誰? 所謂義女,騙騙后世人或許還行,當世個也瞞不過。 裴月明長長吐了口氣,聽王鑒說:“……至建安三年,娘娘進宮,次年殿下出生,……后來,娘娘欲靜修道法,陛下于洛山行宮建妙法觀,娘娘移居,……” 這是……鬧掰了? 鬧掰不鬧掰不知道,但肯定是發生了非常大的不和諧。 這么段刻骨銘心的愛情,突破了叔嫂界限,甚至甘愿冒天下之大不韙也要在起,最后怎么會這樣呢? 說不愛了,不是的。 就裴月明自己的觀察,妙法觀瓦凈墻新,擺設用度乃至宮人穿戴雖看著素凈,但都是進上的上上佳品,不管內外花木修剪細致,就連通往妙法觀的甬道都干干凈凈半片落葉不見,這絕對是非常非常用心才能做到的。 還有蕭遲的多年疼愛寬容,說皇帝不上心,那是不可能的。 可為什么會這樣呢? 裴月明回憶段貴妃之前那個難言復雜的表情,結合種種蛛絲馬跡,包括皇帝對蕭遲矛盾的態度,她大膽做出個推測,皇帝后悔了。 好比現代青年男女的各種訴苦,婚前你儂我儂酣甜如蜜,婚后油鹽醬醋地雞毛??释颓楦袥_破了枷鎖,倫理道德名聲統統不顧切在了起,鴛鴦交頸,甜蜜幸福,再到懷孕生子,時間長了,沖上頭腦的熱血難免就會漸漸冷卻下來。 其實也不是恨不得沒做過,只是人類的情感是很復雜的東西,擁有了,得到了,他耳朵眼睛難免會聽見看見其他東西。而這其他東西,他并非不在乎的。 據裴月明所知,當今很勤政,他登基以來出臺過很多于民生有利的新政,他顯然有志當個明君的。 可那會明君還沒當上,他就先強占了寡嫂。 皇帝該是快樂且自責的,通寡嫂,有遮羞布但瞞不過當世人。這個荒謬的行為他有多快樂,同時就有多羞恥。 未曾流芳千古,就先在青史添上那么筆。 隨著時日愈長,后者難免越發強烈,邊愛著,邊忍不住暗生絲悔意。 那段貴妃呢,她最終會察覺的吧? 愛郎面對流言蜚語,青史留名,隱生悔意,那她心里是如何做想的? 其實個女人,做出這種事情來,要承受的壓力本來就比男人大。裴月明回憶段貴妃表情,她應是本就覺得羞恥的,邊慶幸與愛郎聚首,邊忍受著內心那種難以言喻的羞恥感。 要是直義無反顧愛下去倒還好,可現在竟然發現愛郎心生悔意。 “自此娘娘長居行宮,帶發修行,至今已十余載,……陛下夏秋常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