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2
也產生了些微的錯亂感:那所謂的新住客——不是幼猴、野貓或者櫻花樹,正是面前這確實存在的人類。第二章新住客姓和山,來自東京。和山先生是個頗具神秘色彩的人。他沒有告知青彥他的身份、職業、偏好,甚至連吐露姓氏也顯得冷淡。青彥將和山先生帶到那間布置好的客房時,對方僅僅是沉穩地點頭道謝,隨即便拉上了門扉。從那以后連續兩天,青彥根本沒能見到他哪怕一面。只有在準備齋飯以及沐浴時,青彥才能夠從不知何時收拾好的另一份餐具、以及冒著熱氣、已經使用并清理完畢的浴桶之中,提醒自己這座寺廟里另一位住客的存在。非常奇怪。但是,不奇怪的人也不會來這種荒山野嶺做禪修吧。窄小的庭院,沒有枯山水、也沒有漂亮的參道,最重要的是——沒有禪意。青彥在高中暑期研修時去過京都的寺院,從市中心的西之本愿到洛西偏僻的山林里的苔寺,那種全然脫離實用價值、確乎為形而上的精神領域所存在的佛寺,與徑云寺這樣身處現實生活與宗教相交的外延、在人煙日稀的村落里充當功能性場所的俗世廟宇,是截然不同的。第三日的清晨,一場似有若無的春雨聲歇后,青彥提著掃帚打算去清掃庭院時,忽然注意到了院落里新栽的那株吉野櫻。對早櫻而言,由于花色淺粉近乎白,花型也相當玲瓏,其實初開時并不引人注意,往往要積累到滿枝的盛開期,才會讓路過的人“啊呀”一聲,驚嘆于那滿樹如云的櫻色。此刻,徑云寺這株櫻樹的枝頭已悄然綻開了數朵細小的花苞。那花苞荏弱如此,若非青彥正站在樹下甚至難以察覺,卻偏偏有一種稚嫩青澀的美蘊藏其中。青彥抱著掃帚駐足欣賞片刻,想起了許多古今和歌集里的句子,心中柔軟,干脆將臥房內的課程資料也拿到了本堂前,打算在賞櫻的同時。或許是因為這日常的改變,青彥意外地撞見了和山先生的行蹤。彼時和山正從本堂后側繞到堂前。他穿著寺院提供的深青色浴衣,襪刬于微微潮濕的木地板上。見到青彥時,和山挑起了眉毛,沒有搭話。他已經整理過儀容,也剃掉了那些讓人看不出年紀的胡茬,顯露出相當銳利的英俊五官——年輕得令人意外,只有深刻的抬頭紋依然保留著不相稱的滄桑感。青彥坐在本堂前抬頭望向他,隔著不遠不近的距離,聽到晨風翻動浴衣的聲響。青彥不知為何感到了緊張。他試圖以一種不失開朗的語調搭話,最后說出口的卻是連敬語都忘了使用的短句:“櫻花,開了?!?/br>“是嗎?!焙蜕綉?。他向著櫻樹枝頭那難以察覺的春意凝望良久,忽然一撩衣擺,坐在了青彥身邊。他的坐姿相當端正,深青色的浴衣襯著地板的木色,像北地一座不為人知的山。和山垂目掃了一眼青彥放在膝上的課本,隨口問道:“是學生?”“啊、對,”青彥答得略有些狼狽,“東北大的一年生?!?/br>“東北大啊?!焙蜕街貜土艘槐?。雖然禮數周全,和山先生聽起來卻并不是很感興趣,或許只是因為無聊才跟自己搭話——青彥如此想著。不過,他自己也不是善于揣度人心的類型。“文學部嗎?”“不,是法學部?!?/br>“原來如此,”和山的語氣仍然是那種略顯倦怠的漫不經心,“理想是律師嗎?或者,以后想要從政?”“想要從政……想要入閣?!?/br>在能夠咽回之前,詞句已然躍出了舌尖,青彥的脖頸一陣僵硬。就這么簡單地將不曾在爺爺面前吐露、甚至也不想告訴父母的理想與決定告知了陌生人——或許,距離正是安全感的來源。“啊,真是遠大的目標?!焙蜕讲煌床话W地評價了一句,隨即再度陷入了沉默。冷場讓青彥不知所措。他的視線先是落在那枝頭初櫻,又降到書本之上,徘徊片刻,最終遮遮掩掩地望向了和山。和山看似在賞櫻,目光的焦點卻越過了河堤的櫻樹,眺望著遠處新綠斑駁的山巒。他的表情是一種無意義的冷漠。或許是察覺了青彥的注視,和山將眼珠轉回了身側,正撞上青彥的視線。青彥嚇了一跳,肩膀也受驚似的聳動了。和山視若無睹,徑自接上了先前的話題:“難得有年輕人肯勞心關心政治,畢竟投票又不能使吏治變好。那句話是怎么說的?”和山說著,以食指指節抵住了額頭,回憶片刻,“對了,‘執政黨和在野黨,誰上臺都是一樣’?!?/br>“投票無用——是有這樣的想法。但是,放棄投票更沒辦法達成目的。執政黨和反對黨誰都一樣的話,就去做不一樣的那個……”青彥的手指稍稍握緊了資料夾的邊緣,“所謂的理想吧?!?/br>像是意外于少年人直白得近乎青澀的應答,和山微微挑起了眉梢:“為了理想,而不是為了金錢或者權力么……不錯嘛。不過,小笠原君,你認為你能蕩清污渠嗎?或者你也會被染污衣襟?!?/br>隨隨便便就把政壇比作污渠——青彥雖然也有類似的想法,卻不太習慣跟幾乎是陌生人的和山進行這樣太過輕佻的對話。他避重就輕道:“我想做正確的事?!?/br>“正確之事……”和山將這個詞咀嚼了數次,像是終于對這段談話有了興趣。他稍微調整了姿勢,手肘撐在盤起的膝蓋上,單手托腮望向青彥,問道,“什么是正確?”相當重磅的問題。青彥怔了一秒,還來不及回答,和山已經開始了毫不留情的追問:“平民百姓覺得善惡有報是正確;東大學生覺得精英政治是正確;資本家的小孩覺得血統論是正確。人類社會利益最大化——這是正確的嗎?資源絕對平均呢?”“我相信的……是道德層面上的正確?!鼻鄰┤绱舜鸬?。他原本還準備了更多關于道德驅動力的解釋,但是和山沒有追問更多了。他笑了一聲,將視線移回了庭院里的櫻花樹上。青彥于是也沉默下來,兩人肩并肩坐在本堂微微泛潮的木地板上,從晨風中汲取春意。在早櫻初放那日關于理想的匆促交談,似乎成為了和山態度變化的契機。其后的數日里,青彥見到這位神秘來客的次數漸漸增多,深入簡出的和山似乎已經決定回歸社會。他時不時出現在本堂的桌案前,有時看山,有時看櫻,有時看貓。剩下的時候,他就安靜地看青彥兢兢業業地打理寺院。雨季的猿山云霧繚繞,玻璃窗上總有一層拭不凈的霧氣。夜雨留下的積水從房檐墜落,敲打在堂前的泥土地面上——或許正是徑云寺放棄修建枯山水務實之原因。水汽與初春的寒意漸漸浸透了襯衫。青彥掖緊了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