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107
權之上。還以為這大明偌大的國土,都是靠著東林黨在支撐,而這東林黨又是靠著他韓爌在支撐。卻沒想過葉向高三朝元老,能屈能伸,少有錯漏,這才能得到朱由檢的尊重,直到他死了,這才動東林黨。韓爌當首輔的東林黨已經不是當年那個能跟魏忠賢對著干的東林黨了,至于他本人,也做不到像葉向高一樣愿意犧牲自己換取東林黨安全著陸。這樣的東林黨,更何況還是內訌的東林黨,非是朱由檢的對手。朱由檢不費摧毀之力,就在江南的處處薄冰中取得了平衡,將白陽放在了最中央的江南巡撫位置上,而且關鍵位置上,也大多都是朱由檢的人,確保了江南回到了皇帝的掌控之中。唯一的問題是……為了爭取時間,已經去守孝的范鉉超要怎么回來?然而范鉉超卻完全不想回到朝廷中去。這日,小滿帶著京城里的情報來報告。結果一抬眼,就正好對著范鉉超手中豎起的書,上面大寫的讓小滿忍不住抽了抽嘴角,最后還是假裝沒看到一樣,語氣冷靜:“京中有消息傳來?!?/br>范鉉超從書本后面露出臉,“什么消息?”“白大人調江南巡撫?!?/br>“白陽?”范鉉超興奮地丟下書本,“可是白陽???”見小滿含笑點點頭,范鉉超高興得站起來,左右走了兩步,“若是白陽,我也不擔心江南了,他們在白陽手里,翻不出花來——若是我……”范鉉超苦笑兩聲,“大概能把整個江南整得造反吧?!?/br>說到底,他不過是現代一個連工作經驗都沒有的畢業生,對歷史更是一無所知,憑著一腔熱血去做,一次兩次僥幸成功了,但要真的讓他主導一次改|革,只能落得如今這般下場。也不是哪個得到了皇帝信任的穿越者都能將整個世界玩轉在手心里的。在他把江南搞得更糟之前,換上一個更能干的,朱由檢的人選不算糟糕。白陽在山東就干得很好,白蓮教和叛軍都處理得干干凈凈。盡管這么想著,范鉉超還是一點一點陷入了失落中——朱由檢就這么直接地將他丟到吳橋來,他是成了棄子還是伺機而動的棋子,范鉉超實在沒底。雖然理智和情感都告訴他,朱由檢不可能就這么直接放棄他,但不知道從哪里冒出來的不安感緊緊揪著他的思維不放,更一拳一拳打在他心臟上。見他從興奮到失落的轉換,小滿突然才發現范鉉超并不是真像他表現出來的那么輕松、滿不在乎。“除此之外,還有皇上的密信……”“給我!”沒等小滿完全掏出來,范鉉超便一把搶過來,急不可耐地拆了信。待見到信開頭一句“甚思之”,范鉉超便覺得自己的努力和不被理解都值得了,那些無名的擔憂和不安都是杞人憂天。可是,看到接下來的內容,范鉉超又忍不住擔憂。朱由檢要求他重新組織起對后金的情報體系。自從上次向后金皇宮滲透失敗,他們在后金的關系網便一蹶不振,只能接收些外圍的信息了。可情報系統一向是錦衣衛負責……難道這是要另辟蹊徑,將他調入錦衣衛嗎?比起門外漢插手錦衣衛的情報系統,范鉉超更想利用白陽擔任江南巡撫的職務之便,開啟海運遠洋的商隊航程。——用開海禁的辦法拯救國家這個政策是經過了歷史和各種穿越文驗證過的!閉關鎖國只會導致國力越發衰弱,而只有開放競爭才能更進一步。更何況這時候,荷蘭人還龜縮在澳門呢,這簡直是最好的生意伙伴。那些茶葉、絲綢和陶瓷,在范鉉超眼中,仿佛能換成等量的金銀、大炮、火車、現代科技。不過,現在的歐洲似乎……還沒有開始工業革命吧?蒸汽機說不定還沒發明出來,火車、電報更是遙遙無期。范鉉超摸著下巴想了許久,作為一個合格的理科生,在沒有公歷紀年法的明朝,他實在不知道用什么才能將中國歷史和世界歷史對上號。即使開始了工業革命,約莫也只是第一次工業革命,照理來說,還打不過大明。不知道自己已經將世界歷史提前了近五十年的范鉉超,這時候還打算引進蒸汽機,說不定能在解決后金之后推動明朝走上資|本|主|義君|主|立|憲|制——作為一個生長在紅旗下的社會主義接班人來說,這個計劃簡直是喪心病狂、反|黨|反|人|民。不過,要是眼睜睜看著朱由檢的后人被趕出皇宮,更讓他受不了。范鉉超只能自嘲,合著他沒能改變古人的想法,反而是這十多年被古代封建思想馴化了。范鉉超當即寫了一篇洋洋灑灑千余字的信件,詳細敘述了他的想法和計劃,希望朱由檢能用皇家的力量助他一臂之力。作者有話要說: 這時候,歐洲時間線處于文藝復興剛剛結束,莎士比亞還沒死,巴洛克風潮興起,荷蘭是海上馬車夫的時代,第一次工業革命還沒來,連珍妮機都沒有,更別說蒸汽機了。大概明年歐洲就能發明顯微鏡了。畢竟范同學是個歷史渣嘛。啊,突然想讓他不要去管那些個亂七八糟,去歐洲旅游吧,和那些歷史名人文化大腕交談、留下傳說吧……作為一個文科生我也就這點追求了。☆、第89章崇禎七年,范鉉超為期三年的守孝終于結束。這三年,他雖然身在河北,可全天下都有他的大手筆。京城那邊,朱由檢聽取了范鉉超的建議,開始和葡萄牙人做生意。這可不是民間小打小鬧的生意,而是沖著兩國邦交、長期合作去的。朱由檢甚至還與葡萄牙國王相互遞交了國書。葡萄牙人租借了澳門,出行的港口自然也開在了澳門??蛇@一批批的貨物從東方運到西方,沿路至少也要做買賣的,等這些來自東方的貴重商品回到歐洲市場,又引來一連串震驚。知道了明朝終于同意做生意,自然有些人的腦子就靈活起來了。光是葡萄牙人一家發財,那不是可惜嗎?他們稱王稱霸的時代已經結束了。而此時的海上霸主——荷蘭,自然也開始動腦筋,看看能不能在這上面分一杯羹。這些歐洲商人來到明朝,自然不會在競爭對手的港口地盤登陸,他們有的在廣州登陸,有的在溫州,還有的直接北上去天津。把葡萄牙人氣得牙癢癢,又毫無辦法。朱由檢倒是從這里面賺了不少,熬過了開頭那一年的等待期,市場打開了,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