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106
鉉超正在杭州大刀闊斧、血洗江南,若是朱由檢有心改革吏治弊弊政,無論如何都應該奪情。若是朱由檢沒能頂住東林黨的壓力,這時候自然應該順勢而為,可這么做,到了三年后范鉉超再起復,等著他的是什么可就不知道了。但朱由檢一向貪心,他既想要改革吏治,一舉除去稅收的種種弊端,又想要范鉉超好好地還在朝中,所以最近被東林黨逼得幾乎無路可退。可就在這無路可退的時候,范永年居然死了!范鉉超在杭州接到消息的時候,第一時間停下所有工作,寫了折子乞求守孝三年,又換上了素衣孝服,面朝著西邊哭靈。自然有杭州的官員來走動安慰一番,不過都是些低階官員,職位高一些的,都被范鉉超抓進去了,這會兒大約正在牢里歡天喜地地慶祝呢。范鉉超并不在意那些將死之人最后的狂歡,他相信,過不久朱由檢的奪情令就會下來了。范永年去世,他自然要守孝三年,可江南這種情況,換誰來也壓不下去,更可能被攪得更糟糕。就算為了那些富可敵國的豪門大戶的稅收,朱由檢也不可能輕易放他走。但,就是這么讓人想不到。范永年三七之日,從京城吏部發出的文書到了范鉉超手上——朱由檢批了他的折子,這就要回河北吳橋守孝了!范鉉超看著那蓋著大印的文書,一時間還回不過神來。怎,怎么就同意了呢?正常不是因為再□□對,然后下一個奪情的旨意嗎?怎么就……怎么就……范鉉超心底猛然滑過那些狡兔死走狗烹的故事,心底一陣發涼。抬起頭,卻看到靜樓擔憂的眼神,笑道:“無事,多年來未曾服侍祖父左右,已為不孝,陛下成全我的孝心,我們也準備準備,回吳橋去吧?!?/br>靜樓一向只在心中腹誹,從不多言,更何況這兒都是朱由檢的錦衣衛,所以范鉉超才只帶靜樓而不是靜傳靜樓都帶上。等到靜樓下去收拾行李,范鉉超這才將吏部文書收好——他若是將朱由檢比成了狡兔死走狗烹的獵戶,那他自己是什么,還不如當個狡兔呢。—————————————————范永年去世的時機太巧合了,范鉉超忍不住猜想原因??芍钡交氐搅藚菢?,拜見了扶棺回鄉的范景文和張氏,他才知道前因后果。說來說去,根源反而在他這兒。分桃斷袖,人言可畏。自從范鉉超回到吳橋后,范景文便不愿再同他見面,張氏雖然與他相見,卻也是以淚洗面,言辭懇切,只求他早日娶妻生子。“如今連你弟弟也有功名在身,連人家也相看好了?!睆埵夏ㄖ蹨I說,“我也不求別的,只是希望你身邊有個知冷知熱的人……”張氏的話也都是老生常談了,范鉉超雖然心中知道這是母親的一片好意,可心中不免煩悶。本想告退,轉而又看到滿屋子的白幡,還是忍著坐下了。只是張氏見他一邊聽著,一邊出神,心里也知道他早就打定主意了,嘆息一聲,打發他出去。范鉉超走了,張氏這才進了后屋,見范景文還保持著剛才的姿勢坐在那兒,又忍不住嘆息道:“你有事何必呢?”范景文愣愣地出了會神,才開口說道:“這孩子從小就有自個的主意,下了決心八匹馬都拉不回來,可我本以為他過些年頭就知道好歹了,卻沒想到……卻沒想到……”腦海中記起病重的父親,聽說了那種不堪的流言,嘔出一口黑血,然后就……“他要是不是那么聰慧就好了……”既不會被注意到,如今也不會那么可惜。————————————————范永年的死,巧得連韓爌也忍不住說聲好!還未等范鉉超回到吳橋,韓爌就忍不住去詢問朱由檢:“關于江南官員的委派一事……”朱由檢打斷他,“江南那么多收獻田的官員還未查清,說什么委派?!?/br>韓爌被噎得一頓,本以為朱由檢讓范鉉超回去服孝,已經是對東林黨妥協了,沒想到還是這么硬。“江南乃是魚米之鄉,這些年未曾出過什么大災大禍,這一時之間的官場風暴無可避免地會影響百姓生活,還是及早定下來為好?!?/br>說了這么多,這不是暗指范鉉超在江南是胡搞一通,并不是整頓官場吏治而是故意制造混亂嗎?朱由檢心中不滿,但面上不說,說道:“那些官員只知道中飽私囊,受賄受收田,全然忘了國家正在同后金作戰,正需要嚴懲不貸。至于新的官員委派,還是等到清理結束之后再說吧?!?/br>韓爌繼續勸諫:“范鉉超在都南方的舉動,搞得整個江南風雨欲來,官員人心惶惶,甚至不敢辦公,多數稱病。范鉉超雖然有心,但行動太過莽撞,如今正是撥亂反正的好時候啊?!?/br>朱由檢早料到范鉉超守孝離開杭州之后,東林黨會有這番說辭,三言兩語將韓爌勸說過去之后,這才吩咐,讓吏部和刑部同理此案。韓爌終于完全打消了那一點疑惑,甚至于開始思考著到底誰能接替江南各職位才能讓自己的利益最大化。原本他們為了能將江南空出來的職位盡快填滿,沒有對人選名單多加推敲,如今朱由檢不急著江南官員任命,那他就可以好好掂量一番了……作者有話要說: 朱由檢:罵我們家范愛卿,就是在罵我……韓首輔你給我等著……☆、第88章第八十九章然而朱由檢并不打算讓東林黨就這么直接拿下范鉉超好不容易清理出來的江南官場。東林黨內部也各有派系林立,爭執推諉不下,讓朱由檢趁機以“民生事務”不得拖延為由,不留痕跡地安插了幾個自己人進去。在正式的官員任命會議上,朱由檢也大量采用了韓爌的意見,甚至很多職位都是毫不猶豫地答應了。這讓韓爌和他身后的東林黨官員們產生了一種“大局在握”的錯覺,直到江南巡撫一職的爭論。朱由檢提出了一個東林黨完全不能接受的人物——山東知府白陽。這位和范鉉超交往密切的同科,也和范鉉超一樣,不是東林黨的人,而是皇帝的人。照理來說,作為根本不想造反的官員,就算朱由檢提出了不合適的人物,也應該是以勸諫為主。但韓爌熬死了葉向高,更看多了葉向高當政時皇帝對他意見的尊重,居然以為東林黨已經可以凌駕于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