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42
書迷正在閱讀:穿成大佬私生子的媽、七零之女配每天都在變美、一天干掉一個主角[快穿]、反派變成朱砂痣[穿書]、偏執的寵、揣了霸總的崽[娛樂圈]、你為什么不穿褲子、那個瘸子太子站起來親我、一箭之隔、并非不愛
一聲,又問:“初賽的時候,他彈了土耳其進行曲?”“你還記得呀!”郁久驚喜道:“很厲害嘛藺先生!”跟著郁久,確實能了解一些古典音樂的常識。藺從安對自己從沒涉獵過的這個領域挺感興趣,掃平知識盲區的過程本身,就足夠有樂趣了。郁久的黑鍵練習曲在倒數第二個,聽完以后,藺從安依然覺得震撼。還沒等他組織好聽后感,就看見下一個小胖子,一只腳踏上了臺。藺從安果斷掏出了遙控器,摁了個靜音鍵。郁久:“……?”藺從安淡定道:“不想聽第二遍?!?/br>他倆不知道,此刻的社交網站上已經悄然掀起了一陣表情包風……無數人圈了蜉蝣雜志社,一邊黑人問號一邊感慨——聽說業余組“流行彈得真棒”耶!你們的報道也做得好棒哦!幾天前,的前線報道,用詞充滿了對專業組的追捧,對業余組的不屑。一句“流行彈得真棒”更是側面表述了業余組的水。作為國內知名古典音樂雜志,不少網友將他們視為專業的風向標,對業余組今天的表現完全不抱期待。可是聽了幾個后,觀眾們漸漸發出了困惑的聲音:…………好像還不錯???!前面幾個人,好歹還可以用“雖然有進步但總體水平仍不夠格”來形容,但是從鄭新那里開始,即便是圈外人也感到了明顯的水平差異。單就這一曲的水平,放在上一屆,已經能在專業組里排上名次了。觀眾或許說不出為什么好,但他們知道好。畢竟誰沒有耳朵呢?社交網站上,青音賽的話題里已經被黑人問號表情包刷了屏,就在大家迷茫時,郁久上臺了。有之前關注了雪萊的照片事件的小姑娘,拼命地在青音賽話題里打哈哈,說小哥哥顏好,彈到五十分jiejie就粉你之類的。可當郁久按下琴鍵的一剎那,無數抱著手機刷話題打字的觀眾,一齊抬起頭看向屏幕。太好聽了。那是能讓見多識廣的雪萊都沉迷的觸鍵。古樸中透著風趣,仿佛一杯令人身心舒暢的下午茶,融化在十八世紀暖融融的陽光下。本身不是敘事感很強的曲子,但經由郁久彈來,又是一種說不出的味道。他一身西裝禮服,氣質溫和,又是加分的外表。鏡頭在遠景和翻飛的手指間來回切換,他彈奏期間,青音賽的話題足有一分鐘沒刷出新的帖子來。半晌,等小胖子上了臺,網友們才漸漸回過神來。@江山又小雪:mama,我要舉報這里有人開掛。@成天不干正事兒:明明可以拼臉,為啥要拼才華?@我的愛豆是奇葩:汪汪汪汪我哭得好大聲,這個小哥哥是不是我們顏狗的新希望??迫不及待要等VCR出來了,我要看他說話!我要給他寫同人!我要做他的抱枕抱著睡覺??!除了典型的外行看熱鬧言論外,也有不少鋼琴專業的學生冒了泡。@秋求求秋:前年我是買票看的青音賽決賽現場,今年法村留學中只能守著電腦了,ps好卡啊這個網速……但是我不得不說,9號真的牛逼!專業學生都知道,觸鍵的深度很不好練,有彈性又有質感的觸鍵更是難得一見。我們專業以前有個學長,因為觸鍵深被全校起外號叫雷神瘋狂崇拜,我看見這個小哥哥就想到學長……真的牛逼,欽佩!這位網友的發言一分鐘得了幾千贊,然后他默默轉發了自己,艾特了雜志——@秋求求秋:@蜉蝣雜志社所以你們看業余組的比賽時是不是遲到了?只聽了流行曲?[狗頭]網友們紛紛[狗頭]嘲諷,蜉蝣雜志社的主編辦公室里,項建國和汪海對坐著吞云吐霧。煙灰缸已經快要溢出了,他倆愁眉苦臉地把手機擱在辦公桌上,鎖屏一直跳出各種微博提示,叮叮咚咚響成催命的音符。“老項,咋辦?”“問我咋辦,我能咋辦?都怪雪萊那個女人,要不是她一開始發什么照片,這個叫郁久的能被這么多人關注嗎?”“那也不一定……“汪海話說到一半,被項建國狠狠一瞪。他倆是主編沒錯,但上頭還有老板。老板前天去國外出差了,要到下周才回來。他倆只能祈禱老板出差時玩得開心快樂,就別開微博了吧。茶幾上的手機像個□□,汪海深深嘆了口氣道:“當初我們怎么想的……”能怎么想?不過就是狂妄自大了而已。青音賽前幾屆的環境,都是以吹專業,貶業余為主的風氣。專業組吹得越猛,學界的含金量就越高,是大家都愿意看到的局面——當然,業余組的水平低也是不爭的事實。他們已經習慣了這樣的觀點,不知不覺中,本能地覺得業余組不配得到夸獎。至于這次,他們也是綜合多方面的考慮才將業余組一筆帶過。因為小胖子的表演太糟糕,和郁久又是前后腳地彈一首曲子。一旦他們吹了郁久,必定要和小胖子的糟糕形成鮮明的對比。不如閉嘴。誰知道這屆觀眾這么張狂,還就把他們架到了火堆上烤呢?你們少說兩句不行嗎!當然不行。網友們吹完了郁久,還要來嘲諷一下小胖子的同一首歌——“聽了半天才聽出來,這人竟然和上一個最帥小哥彈了同一首黑鍵!”跟汪海與項建國的焦躁不同,郁久趁著小胖子彈琴的空檔,去了廚房切了點水果。弄了十多分鐘,等他端著盤子出來,發現藺先生已經靠著沙發睡著了。郁久放輕手腳把果盤放在茶幾上,坐下來后也沒有再打開電視的聲音。這片靜謐的空間里,雖靜但安寧。電視里開始放選手們的VCR,他配著字幕看著,發現意外的做得很精美,時間也不算短。第一位選手是個哲學專業的大學生,女孩子,長得很秀氣。她在短片里介紹她普通的家庭,普通的小房間,靠墻一臺普通的立式鋼琴。“我從沒想過靠鋼琴謀生,所以正常地上了高中,考了大學。但我即使高考前,也沒斷了每天一小時的練琴時間,對我來說這是放松,又像是生活的一部分?!?/br>她穿著淺色的連衣裙,靦腆地笑了笑:“能進復賽已經超出我的預料了,我只希望能把比賽的曲子彈好,別的沒什么特別想說的?!?/br>編導組又采訪了她的父親。老人家雖然白了頭,精神倒不錯,騎著一輛二八大杠的自行車往家的方向來。車簍里有條拍著尾巴的新鮮活魚。他笑著說:“閨女考了個本地大學,每天回來練的時間更多了,她彈得好聽,小區里好幾個小孩的家長問我,能不能跟著我閨女學!”他語氣中透著壓不住的自豪:“我說,等我閨女上電視呢,上了電視更多人要跟我閨女學呢!科博”簡短的VCR,選手整個人已經立體地留在了觀眾的心中。郁久分了一瞬的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