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131
書迷正在閱讀:做壞規矩、郎君如此風sao[[穿書]、美男心計、我娶了遠古老男人、快穿之拯救治愈、冷茶、天降紫微星、情傷系列、我和你不是一個世界的人、衰神登仙路
好說,長公主素有仁義之名,或許是更大的前程也未可知。 韓遂想了很多,和司馬懿笑談著,又聊起了抗擊匈奴之事,聊起長公主賑濟司隸百姓的壯舉,聊起往后并州軍隊的編制,聊起譙縣的種種新奇玩意,直和司馬懿從旭日當空聊到夕陽西下。 士兵撤掉冷菜,重新上了一遍酒菜,韓遂心中拿定了主意,終于給司馬懿說出此行目的的機會,司馬懿見此不用韓遂回答,便知他的選擇,從善如流的說了此行目的。 韓遂果然哈哈大笑的爽快應允,道,“某仰慕長公主已久,只可惜涼州離譙縣實在太遠,某投靠無門,如今仲達所言,正是某求之不得之事?!?/br> 這話也是再虛假不過的場面話。司馬懿笑著舉杯,道,“往后同為長公主效力,還要請將軍多照顧小子?!?/br> “哈哈哈哈,”韓遂又是一陣爽朗的大笑,這次是真的開懷,這是司馬懿在暗示他,他投靠長公主后職位絕對不低。 韓遂也舉起酒杯,回道,“我與仲達投契,比親兄弟也不差什么,自然要互相照顧?!?/br> 兩人隔空敬酒,賓主盡歡。 次日,司馬懿要從韓遂處去往馬騰處,特意早起來和韓遂辭行。 韓遂早就料到司馬懿還要去馬騰處勸降,故早早起來等他,此時便道,“我和壽成原也是結義兄弟,只是后來兩人同處涼州,身后又都有不少兄弟,就……唉,就發生了一些誤會,其實我心中還是把他當做兄弟?!?/br> 韓遂說得感慨又動情,好一副身不由已的難過委屈,司馬懿聽著理解的點了點頭,只等他下文。 韓遂又道,“如今好不容易有了能投靠長公主的好前程,我怕他因我之故,一時犯傻,錯過了這樣的好機會,故修書一封,勞仲達帶過去,再替我勸解勸解?!?/br> 司馬懿接過應下,道,“將軍只管放心?!?/br> 離了韓遂大營,司馬懿掏出韓遂的書信,不屑的扯了扯嘴角,說什么兄弟情深,不過是想分潤這勸降馬騰的功勞罷了。 韓遂識時務又最是洞察人心,與馬騰的賢厚勇武相比,是個十足十的虛偽逢迎的小人,但這正是司馬懿選擇先勸服他的原因。 正直的人顧慮太多,而小人只看利弊,勸降韓遂可比馬騰簡單,而勸降了韓遂之后,只一個馬騰獨木難支,如何能同占據大半個大漢天下的主公抗衡,故難度也會直線下降,而且當是時,并州那邊應該也有捷報傳來了。 馬騰接見司馬懿就要正式得多,沒有酒宴客套,直接堂中對話。 “長公主派使者前來,不知有何貴干?” 馬騰直接,司馬懿也直接,說了目的,分析了利害,又奉上了韓遂請他捎來的書信,然后請馬騰好好考慮。 馬騰先就聽得思緒紛雜,又看了書信,一時還是拿不定主意,便請司馬懿先住下休息,容他考慮幾日。 司馬懿點頭應下,自有士兵引他下去休息。 司馬懿路過校場,見場中士兵cao練勤奮,俱都高大彪悍,果然不負西涼猛士之名,司馬懿想到馬騰與韓遂截然不同的反應,感嘆馬騰英勇,到底略輸智計。 此時,有一小兵從馬騰營中走出,到校場上尋到一年輕小將,不知在稟報什么,只見那小將聽了,雙眸如鷹般懾人,瞬間鎖住了司馬懿。 司馬懿回望,只見這小將雖面目青嫩得很,但其雄壯挺拔、彪悍威猛,不下經年的老將,最重要的是長相和馬騰有幾分相似,想來是馬騰長子馬超。 司馬懿笑著,客氣溫和的和他遙遙點頭見禮。馬超勾唇一笑,也是略一拱手,而后隨那小兵去了馬騰營中。 “父親?!?/br> 馬騰見是自己最得意的長子來了,細細和他說了譙縣使者的來意,問他的意見。 馬超正是年少輕狂、意氣風發的時候,聞言斗志昂揚,說道,“父親,若是韓遂那方不降,兒子建議是留在涼州,與韓遂結盟共抗長公主,寧為雞頭不做鳳尾??扇缃耥n遂降了,長公主之勢已不可擋,咱們不如順勢而為,再隨長公主征戰益、荊、揚、交四州,以咱們父子的能力,不愁掙不出更大的前程?!?/br> 馬騰聽了有些意動,但還是沒有表態,只說他再想想,又過了幾日,并州捷報不斷,匈奴軍連連敗退,大失水準,不知是匈奴內部出了什么狀況,還是譙縣軍果真銳不可當。 馬騰思慮再三,到底還是選擇了投降歸順,自此涼州悄無聲息、無波無瀾的落入陶淘手中。 等還在為交州打破頭的各諸侯回過神來,半個天下都已經姓了陶,各諸侯看在眼里沒有不慌的,怯弱的已經在思考歸順的可能性了。 諸侯冷靜了,再盯著交州,也得留神注意著譙縣動靜,別像袁紹那三個兒子一樣,前頭打得火熱,后面被譙縣軍給爆了。 現在益、荊、揚三州都直接和陶淘領地接壤,三州連成一片,正好將陶淘領地和交州隔在一北一南兩處,故袁術、劉璋等人,一邊屯兵北邊防備譙縣軍來攻,一邊出兵南方意圖奪取交州。 揚州的情況又要復雜些,劉繇外要爭交州,內又要防備袁術,尤其袁術運道實在好,前頭剛走了猛將呂布,又來了守孝結束的孫策。 要說孫策聽聞陶淘短短時日連下并、涼二州,心中也有些迷惘,大概就是時不我待,躊躇滿志的想要有一番大作為,卻發現天下大局將定,英雄無用武之地的迷茫。 好友周瑜嘆道,“長公主大勢已成,若無意外,應是長公主問鼎天下?!?/br> 不過守孝三年,三年守孝,長公主竟就把大半天下收入囊中了,如此速度實在驚人。 各諸侯的神經沒有緊繃多久,意外很快就來了,六月丙子,京師地震;丁丑,京師地震;戊寅,京師又震。 各諸侯大喜,紛紛讓人傳言,牝雞司晨終遭天譴,這是上天看不慣陶淘一介女子染指天下,降下的警示。 至于從前那些個異象,不能證明她是什么天女,她慣會些奇巧yin技,沒準又是玩弄了什么把戲。 只看如今,她治下天災頻發,這才是上天真正的指示。 各種傳言如同燎原之火,在各諸侯添柴加火的推動下,很快傳遍了大江南北,百姓們半信半疑,這半信半疑不是以程度劃分,卻是以地域劃分的。 陶淘勢力扎根最深的豫州百姓半個字都不信,而未接觸過陶淘的益州、荊州和揚州等地的百姓深信不疑。 陶淘活了這么多年頭一次遭遇鋪天蓋地的唾罵指責,郭嘉擔心她心里不好受,日日帶她可哪兒找好吃的好玩的,荀彧處理京師賑災后續事宜,也是半點不讓陶淘cao心,賈詡近來也不陰惻惻盯著她,抽冷子提問考校了。 所以,對于這場聲勢浩大的責問謾罵,陶淘……適應還好。 各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