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130
書迷正在閱讀:做壞規矩、郎君如此風sao[[穿書]、美男心計、我娶了遠古老男人、快穿之拯救治愈、冷茶、天降紫微星、情傷系列、我和你不是一個世界的人、衰神登仙路
手段?!?/br> 誰都是惜命的,誰也不是喝露水長大的,沒有好處、看不見前途,還眼瞅著有喪命的危險,是個腦子正常的都會想要逃。 那些個英雄或梟雄的人物在卑賤未顯達之時,或是鐵血手段拿捏住屬下把柄,或是走感情路線,稱兄道弟要生死富貴與共,總之把人綁得死緊,君不見劉、關、張三個大老爺們還時常丟下妻兒同擠一張炕呢。 所以張楊既不能保證人安全,又不能給人前途,威勢不夠,感情又沒聯絡到位,偏又遇到了狠心的手下,也只能可憐的涼涼了。 陶淘的話側面的回答了賈詡問的擔不擔心楊丑、眭固等人再次弒主的問題,答案是源于自身強大的不擔心,如今天下諸侯唯獨她的勢力最大,跟著她的前途才最大。 所以才有獻帝駕崩、袁紹兵敗后,司馬防悄悄的回到了譙縣居住。 也有和楊彪一般,忠漢之心不變的,可劉璋、劉繇、劉表個個有私心,當是時宗室最德高望重的劉虞又被公孫瓚控制,最后干脆被公孫瓚殺了,便或投親,或執迷不悟的挑了劉璋、劉繇、劉表某處繼續忠漢,但最多的是選擇留在陶淘的勢力范圍定居。 賈詡點了點頭,主公有天下共主的氣魄和胸襟。 陶淘悄悄松了口氣,知道是過關了。 過關?奇怪,從幽州之行開始,她怎么總有種隨時在被考察被抽問的感覺呢?呃,說到幽州,她是不是忘了什么事了? 陶淘想了一會沒有想起來,又想著有荀彧在呢,出不了岔子,便丟到腦后去了。 議定了此事,賈詡等人便去接手處理并州之事。 輕而易舉拿下并州,陶軍上下俱是開顏。楊丑、眭固等人能抱上長公主這棵大樹,也是歡喜。并州百姓聽聞不打仗了,從此并州歸長公主治理,也是喜不自禁。 眾人皆樂,唯獨司馬懿郁郁寡歡,好不容易得了機會能隨軍督戰,想要一展拳腳,得到重視,結果并州不堪一擊,竟爭搶著來投,唉,他這一趟算是白跑了。 四月底,并州諸事落定,譙縣劍指涼州。 陶淘可憐張楊的遭遇,實在不愿意當初在譙縣見到的那對俊美高大、長相還帶著點異域風情的父子兩走上張楊的舊路,便提議道,“不若先派人去勸降,曉以利害,或許馬騰和韓遂也有投降之意?!?/br> 賈詡頷首道,“也好?!?/br> 一來能省點是點兒,二來打自己人也不好,外面的世界遼闊著呢。 戲志才道,“便讓仲達去吧?!?/br> 司馬懿聞言心中一喜,只面上沉穩著不露分毫,以免眾人覺得他年輕不沉穩,又改了主意。 賈詡看了司馬懿一眼,陰惻惻一笑,道,“正好,仲達去和涼州交涉,你我兩人留在此處主持大軍和咱們的鄰居打個招呼?!?/br> 賈詡笑了?。?! 陶淘驚了,這家伙要對匈奴下手了,她就知道他記仇著呢,不知道他心里的小本本上把哪些地方圈了進去。 司馬懿心涼了,原本以為是個能一展口才、露臉出頭的好機會,沒想到還是跑腿做工具人的。 原本若是涼州投降歸順,他這個做使者的能有八分功勞,可賈詡和戲志才這么一整,涼州更大可能是震懾于譙縣的武力而降,而不是為他言詞所動,這功勞便從八分變成了兩分。 而且這兩分也不是因他本身的才能,而是因為他的……年齡。 嘴上沒毛,辦事不牢,這么重要的事,派他這個入仕不久少年郎,而不選久經政事的老臣重臣,這說明譙縣根本不在意能不能勸降,若不能,打就是了。 他的年齡便是在透露這樣一個態度,這是在攻打匈奴之外的另一種示威。 陶淘沒想那么多,戲志才提議了,賈詡贊同,司馬懿也愿意,那就司馬懿去唄。 又說韓遂和馬騰見到司馬懿,態度反應又各不相同。 韓遂聽聞譙縣使者司馬懿到了,極熱情的設宴招待他,席上推杯換盞套交情,不等司馬懿說明來意,先把交情套了三分,笑著恭喜長公主得了并州,然后詢問譙縣攻打并州之事。 司馬懿端著酒杯,心中冷笑,韓遂表面上對他熱情重視,實際上拿他當初出茅廬的傻小子呢。 司馬懿也不動怒,如韓遂所愿,細細的講他們在并州幫張楊打匈奴所發生的讓他們也匪夷所思的事情。 司馬懿嘆氣道,“此事說來讓人嘆息,我家主公之前收到張將軍派人送來的書信,言匈奴或有進攻之意,請我家主公派兵增援,我家主公一直感念張將軍相讓河內郡之情,當下便親自帶兵趕到并州支援?!?/br> 韓遂聽著,笑呵呵的飲了一杯酒,對于司馬懿所言,自是半個字都不信,只是心中待司馬懿慎重了幾分。 譙縣從哪里挖出來的人尖子,小小年紀便已如此了不得,這份臉不紅氣不喘、聲情并茂謊話連篇的功夫,沒有足夠堅定的心智和足夠厚的臉皮,實難做到。 ☆、一起倒霉 司馬懿又是一聲嘆息, 語帶悲傷,接著道, “只是不想我家主公剛到并州,便聽聞楊丑、眭固等將軍說張將軍突發怪病去世了?!?/br> “哦?這倒真是讓人……遺憾?!表n遂同樣語帶可惜和悲傷感慨道。 悲傷自然是假的,不過可惜倒是發自肺腑。張楊可惜死得太巧,讓譙縣撿了好大一個便宜。 韓遂飲酒的動作一頓, 這也太巧了, 譙縣發兵抗匈奴是假,那這張楊暴斃又有幾分真?而且那么巧,長公主一到他就死了, 死訊還是自己部下發出的, 這里頭有東西呀。 司馬懿又道,“楊丑、眭固等將軍又悲傷又慌亂, 擔心匈奴來擊,無人主持大局,以至并州百姓受難,便求到了我家主公門下,將并州托付給我家主公,將軍也知道,我家主公最是不忍百姓受苦的,便應了下來。主公感念楊丑、眭固等將軍一片為民之心, 對他們也是委以重任?!?/br> 韓遂笑呵呵的點頭,心里還有什么不明白的,這事別聽那些亂七八糟的心理描述, 只看行動結果便是。 下屬到敵方通知了自家老大的死訊,然后被敵方老大委以重任。 多清晰明了,老大被下屬賣了人頭唄。 關于司馬懿此行的目的,韓遂也猜著幾分。長公主得了并州卻還不撤兵,必是意在涼州,此時派了使者過來,想來是要先禮后兵。 自己降不降呢,若是不降,打不過也防不住,或許能暫時抵抗一二,但長久必定落敗,敗軍首領可沒什么好果子吃,而且也難保不會有部將拿他換前程。但萬事無絕對,或許有別的轉機也說不定。 可若是降,先不提從老大變小弟的不甘,最怕長公主繳了他的兵權,往后是生是死、是貴是賤就全憑人家做主了,但這也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