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127
書迷正在閱讀:帶著日記去重生、倔石、國手難為、魔法少女曉美焰、農家上門男婿、荒島小福娃、將離、快穿之弄死劇情君、迎風咳血還能篡位成功嗎、修仙界第一丑男[系統]
堂上還能維持住起碼“君臣相得”這種面子上的和睦。 當然,私下里咬牙切齒總是免不了的。 這次吳貴妃都不掩憂心忡忡之態,她現在都還沒回過味兒來怎么忽然就天下大亂了呢!史書上引以為戒的事兒,皇帝一樣都沒做!削藩……都沒正經出手呢! 別說吳貴妃不明白,皇帝之前也是一頭霧水,或者說因為形勢急轉直下,差不多一天一個樣,他那陣子懵逼了挺長一段時間。 就像封建王朝走向末路時在位的大多數皇帝一樣,對土地兼并問題一籌莫展,當今皇帝運氣又很不好,趕上小冰河時代…… 實際上看遍史書的皇帝已經意識到了結局方法:亂世持續,百姓死上一半,土地出息能夠輕松負擔人口的時候,危機自解。然而到了那個時候江山還不是他,甚至是不是他家的,就很難說了。 得知水溶已然領命不日入關,皇帝難免惆悵,“居然能使喚得了他……不過他那里缺人,這次入關弄人走我也鞭長莫及?!?/br> 話雖如此,但神情上的輕松,吳貴妃真是一眼就能瞧出來,于是她來了句大實話,“人少些,您也輕省些?!?/br> 皇帝笑著點頭,輕輕拍了拍吳貴妃的手背。 目前對關外糧食產量的估計是基于那些尋常士紳提供的畝產數據,兩害相權取其輕,皇帝寧愿北靜王在關外再做大一點,也不想亂民威逼京城。 實在是關內關外體量差得太多了!一邊兩個億,另一邊只有一百多萬,皇帝乃至于大多數官員都覺得北靜王府真能成長到跟京城掰腕子的那一天,起碼也是十幾二十年后。 而宮里的另一位貴妃賈貴妃斷沒有這么樂觀。 元春的大舅媽,也就是王子騰之妻順順利利地把娘家侄女送進宮來,然而得封美人后莫說志得意滿地趁著年輕貌美讓兩位貴妃側目了,她就連蕭韻蕭嬪都沒斗得過…… 蕭韻曾經是水溶的未婚妻,容色勝過這位美人不止一籌,卻是靠著兩年兩次小產才晉升為嬪,做了一宮之主。 實話實說這個時候沒誰還有精力再跟肚皮過不去,蕭韻兩次小產就真是她自身原因。 原本蕭韻是想借題發揮,攀扯一下賈貴妃,卻沒想到皇帝到貴妃屋里坐了坐,第二日她便晉升自己做了主位……真到了獨居一宮的時候,蕭韻就體會到了什么叫“冷暖自知”了:皇帝半年愣是沒登門過。 卻說元春這個“表”得比較遠的表妹進宮后便是跟著蕭嬪一起住……皇帝對這位美人的態度可見一斑。 而不過三個月,這位美人便老老實實跟在蕭嬪身后,跟個禿了毛的鵪鶉似的。 元春大舅媽好歹也是一品誥命,被娘家人忽悠暈了,此時再看內侄女的處境,能有什么不明白的?再進宮來,對元春還有甄嬪更多了層敬意。 倒是王夫人得知嫂子送內侄女入宮,直接氣病了,再看到對方沒得找半點好臉兒,又難免得意。 這回寶釵入宮探望元春,替婆婆帶話兒,她如今有銀子有退路,不怎么曲意迎合,于是對著元春也有一說一:王夫人跟女兒說話的主題仍舊是幸災樂禍…… 元春聽了神色半點沒變,直接繞過她母親帶來的話,問起寶釵,“聽說家里的莊子也糟了難?” 寶釵應道:“咱家的莊子都在京城西北,西北大營和京郊大營都能夠得著,銀子使足了,今年全然無虞?!?/br> 元春點了點頭,“你是個妥當人,我最信得過?!边@是元春的真心話,大伯母和母親都是又貪又狠又蠢,鳳姐兒好些卻也不是個指望得上的,唯有寶釵見識手段一樣不缺,“往后幾年實在難說,糧食銀子存著些,夠花用就是。我前兒還聽說中原有幾個屯糧的大戶,剛亂起來最先遭難的便是這幾家?!?/br> 寶釵會意道:“咱們邊上是宗室幾位老王爺家的莊子?!笨杀葮s府的莊子更大,糧庫里存著的糧食也更多,“這會兒縱然有富余的家丁也都回了府里,以備萬一,斷不會還守著莊子?!?/br> 親身體會過祖父的勇猛霸氣,元春自然冷笑一聲,“這未免太怕死了?!?/br> “老人家門誰不惜命?”寶釵亦笑,“北靜王出關了,橫豎亂不到京城里來?!?/br> 元春立時來了精神:她知道她這個弟媳婦的堂弟得了北靜王重用?!斑@話可得準?” 當然得準了。 這會兒水溶帶兵剛剛擊敗了一群揭竿而起的烏合之眾——上十萬的烏合之眾。他故意放走了頭目和頭目的百余親兵,然后就是一股腦兒“打包”一萬多俘虜,裝上駛向廣寧的貨船。 這貨船還是薛蝌聯系來的,而負責護航的則是水溶新建的那兩艘福船以及若干小船。 然而水溶眼中的小船本身也比運貨的商船大上起碼一圈兒。 水溶對身邊的兩位將軍以及弟弟道:“知道有這兩艘大船在,皇帝估計不會在咱們回去的時候出陰招?!?/br> 因為水溶可以不走陸路而是坐船回廣寧,皇帝對此全無辦法……海灣里的水兵已經窮到不得不親自去撈魚了…… 數日后,西北大營里坐鎮的吳大將軍收到密報,得知北靜王已經驅趕賊首南下,他對身邊坐著的王子騰嘆息道,“大勢已成!” 王子騰點了點頭:心里的想法無比真實,幸好當年沒有太過得罪他。 作者有話要說: 感冒了…… 第六十八章 水溶不是不想把人往西邊趕, 而是這幫子人寧可拼命突圍,也不肯往西邊跑……為了保持沿海一帶平安方便百姓經由海路遷居廣寧,可不只能往南面驅趕了。 綜合梅非手下接連不斷遞來的情報以及小圖標匯總過的消息, 如今的西北諸省只能分為兩塊:能搶的以及搶不過的。 能搶的那部分已經經過了數次“搜刮”, 被糟蹋到快要千里無人煙的地步了;而搶不過的那部分自然是西北邊軍的地盤, 西北邊軍目前也是本朝唯一保有相當戰斗力的邊軍了。 原本西北邊軍再加上京郊大營, 讓從京城直到關外這一路相對安寧些,不久之前,還有幾十支商隊從廣寧城購買貨物,穿過山海關,再一直往西做生意。 現在因為皇帝“囊中羞澀”保障禁軍以及西北邊軍大部分能補給,其余邊軍, 包括京郊大營在內, 不僅是拿不到全餉, 錢糧不足,后勤保障更是一塌糊涂——起碼在勒緊褲腰帶過日子這方面, 水溶覺得他還不如崇禎, 如此一來自然導致京郊大營戰斗力驟減,而京郊大營靠不住, 京城外面的大片莊子,特別是中等人家的田莊, 可不就遭了秧? 這里得解釋一下,皇帝薄待甚至稱得上對京郊大營有些刻薄,自有原因。 這會兒水溶閑來無事, 便叫上弟弟,一起分享酒加海鮮的痛風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