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165
然少不了要選秀了。大清自從第二次鴉片戰爭,咸豐皇帝避走承德,已經有十六年沒有選秀過了,這么個消息爆出來,立即就在全國造成了渲染大波。一時間,京城內的綢緞莊,胭脂店,手飾鋪子各個爆滿,生意好的驚人,便連平日里只要二十兩一支的翡翠簪子如今竟也炒到了五十多兩,更不必提那些原本就頗為珍貴東珠瑪瑙,基本都是有價無市,頗有些洛陽紙貴的意味。清代的后宮,上至皇后,下到宮女,都是從旗人女子中挑選出來的。旗人,是清朝獨有的。因此,從旗人女子中挑選后宮粉黛的制度,也是清代獨有的。清朝從順治時就規定,凡滿族八旗人家年滿十三歲至十六歲的女子,必須參加每三年一次的皇帝選秀女,選中者,留在宮里隨侍皇帝成為妃嬪,或被賜給皇室子孫做福晉未經參加選秀女者,不得嫁人。各旗選送的秀女,要用騾車提前送到京城。由于眾多秀女的家庭背景不一,官宦人家尚有車輛,而兵丁之家只能雇車乘坐。因此,乾隆時規定:“引看女子,無論大小官員、兵丁女子,每人賞銀一兩,以為雇車之需?!隧椼y兩,……著動用戶部庫銀?!?/br>秀女們抵達京城后,在入宮應選的前一天,坐在騾車上,由本旗的參領、領催等安排次序,稱為“排車”,根據滿、蒙、漢排列先后的次序。最前面是宮中后妃的親戚,其次是以前被選中留了牌子、這次復選的女子,最后是本次新選送的秀女,分別依年齡為序排列,魚貫銜尾而行,車樹雙燈,上有“某旗某佐領某某人之女”的標識。日落時分發車,入夜時進入地安門,到神武門外等待宮門開啟后下車,在宮中太監的引導下,按順序進入順貞門。秀女們乘坐的騾車則從神武門夾道東行而南,出東華門,由崇文門大街北行,經北街市,然后再經地安門來到神武門外,這時,已是第二天中午了。初選完畢的秀女們在神武門外依次登上她們來時所乘坐的騾車,各歸其家。這種井然有序的排車法,是嘉慶年間的一位名叫丹巴多爾濟的額駙發明的。當應選的秀女們在神武門外走下騾車后,先由戶部司官維持秩序,再由太監引入宮中。御花園、體元殿、靜怡軒等處,都曾是閱選秀女的場所。一般每天只閱看兩個旗,根據各旗參選秀女人數的多少進行搭配。通常是五六人一排,供皇帝或太后選閱,但有時也有三四人一排,甚至一人一排的。如有被看中者,就留下她的名牌,這叫做留牌子;沒有選中的,就撂牌子。然后,留牌子的秀女再定期復選,復選而未留者,也稱為撂牌子。經復選再度被選中的秀女,還有兩種命運:一是賜予皇室王公或宗室之家;一是留于皇宮之中,隨侍皇帝左右,成為后妃的候選人。如果成為后妃的候選人,手續會更為復雜,初次“引閱”之后,屢屢“復看”,有“記名”的,這是被選中留牌子的;有“上記名”的,這是皇帝親自選中留牌子的。最后,還要經過“留宮住宿”進行考察,在留宮住宿的秀女中選定數人,其余的都撂牌子。在本次選秀之中,有兩個秀女風頭最勁。一是富察氏。富察氏早年就被家族選中,通過小選入宮,然后在慈禧與載淳面前很早就露臉了,換在別人眼中,頗有些與載淳青梅竹馬的意味。至于你說小選的不都是宮女嗎?須知,富察氏在朝中可是滿足大姓,慈禧又對富察氏頗為中意,如此種種,換個馬甲,參加大選,豈不是易如反掌?還有一位便是,阿魯特氏。阿魯特是蒙古族大姓,其父乃是九門提督,手握兵權,簡在帝心。而且,阿魯特氏外公乃是曾經的八大臣之一的端華,雖說端華乃是罪臣,但他與如今的帝師,一品太傅焦佑瀛有舊,如此種種,阿魯特氏背后所蘊含的政治力量也是無比強大。其實,對于載淳來說,美色與否并不重要。載淳原也就不是重色之人,而且他心中對于封建的一些制度早有想要改動的,所以德行與政治需求便是他所考慮的第一點。從政治角度上來說,富察氏與阿魯特氏各有千秋。一個是滿族大姓,在清廷之中根深蒂固,一個是蒙族大姓,母族手握軍權,皆是出生不凡;如此能比的便是德行了。載淳對于阿魯特氏不怎么了解,但對于富察氏還是有些知道的,畢竟是在他身邊出落八年,知根知底的人了。富察氏容貌一等,更不提那歌喉乃是一絕,位人也很聰明,這幾年在宮中口碑非常不錯,更不提在慈禧面前口齒頗為伶俐,很是把她奉承的不錯,如此種種也算是良配。所以載淳心里是有些偏向富察氏的。當慈禧得知載淳的心意的時候后,也是歡喜;富察氏算是她面前看大的,慈禧早把她內定為兒媳婦,如此兒子也喜歡,自是覺得二人乃是天作之合。第168章大興(三)原本秀女在面臨最后一輪被敲定品級之前,都會現在宮里住一段時間,按照常規,她們居住的地方多是儲秀宮的偏殿,然后由儲秀宮的一宮主位和皇后負責看護秀女。但載淳的這次大選卻是不同,一則,儲秀宮現在被定為了慈禧的寢宮,為了突顯圣母皇太后的地位,也以免打擾到太后的清凈,自然,這些秀女是不能再住在儲秀宮了;二則,如今中宮未定,名義上后宮之中最大的便是嫡母母后皇太后慈安,所以,為了便于慈安教導,如今則把這些秀女暫時遷入永和宮居住。永和宮面積頗大,屬于內廷東六宮之一,離同屬東六宮的鐘粹宮很近,位于承乾宮之東、景陽宮之南,曾經咸豐頗為寵愛的麗妃便是居住于此。永和宮為二進院,正門南向,名永和門,前院正殿即永和宮,面闊5間,前接抱廈3間,黃琉璃瓦歇山式頂,檐下施以單翹單昂五踩斗栱,繪龍鳳和璽彩畫,也算是一處頗為富麗堂皇的處所。做為秀女,按理說是不能入住一宮正殿的,那是只有嬪位以上的一宮主位才能入住的,但法理不外人情,內務府為了凸顯出這屆秀女之中,富察氏與阿魯特氏的地位不凡,便請奏了兩宮太后,把富察氏與阿魯特氏分別安排在了正殿的東西廂房。慈禧慈安也只皇后不出意外便是從這兩人中選了,自無不應允。不過,雖說名義上,富察氏與阿魯特氏二人是平分秋色,但到底富察氏在宮中經營多年,與內務府交情非凡,人脈非阿魯特氏可比,所以富察氏便入住了東廂房,而阿魯特氏入住了西廂房。如此種種有待,富察氏雖說聰慧,但到底也有些飄飄然,自覺容貌歌喉皆勝過阿魯特氏一籌,再加上她與載淳有舊,早以把皇后寶座視為囊腫之物。一時間間,與別的秀女交往中,難免會擺些姿態